G20杭州峰会:开启全球可持续发展新时代的航程
为了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刚刚闭幕的G20杭州峰会进行了创造性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三、确定增强环境可持续性在结构性改革中的优先位置
在全球经济复苏弱于预期的背景下,结构性改革是提高生产力和潜在产出的关键。简言之,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促进经济要素以及影响经济发展的外部要素处于恰当的比例关系当中,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此,杭州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深化结构性改革议程》,将“增强环境可持续性”确定为结构性改革的九大优先领域之一。G20提出的增强环境可持续性的指导原则是:一是推广市场机制以减少污染并提高资源效率。例如,G20提出了增强金融体系筹集私人资本开展绿色投资的能力等举措。二是促进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以及气候适应性基础设施的发展。G20已于2016年启动“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致力于加强现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倡议。三是推动与环境有关的创新的开发及运用。G20杭州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旨在加强创新、新工业革命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国际合作。这些创新领域的举措和成果将会成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四是提高能源效率。G20在2016年制定了《G20能效引领计划》,致力于推动更多的能效合作,鼓励G20成员根据自身需要和本国国情,积极开展能效项目,采取有关政策和措施,大力提高G20成员的能效水平。这就意味着,环境不仅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外部变量,而且是促进增长的内在动力,因此,增强环境可持续性最终会在实现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以及促进创新增长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四、加强绿色金融的发展
为了支持在环境可持续前提下的全球发展,必须扩大绿色投融资,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投融资的重点领域和专门领域。这样,就突出了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性。绿色金融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安全等可持续要求的投融资行动,来引导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向,以有效实现生态期权。目前,发展绿色金融面临许多挑战。在杭州峰会之前,在国内政策层面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国家财政部等七部委已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率先作出了示范。G20杭州峰会在这方面也有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中国将绿色金融第一次列入G20议题,由中国发起的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向杭州峰会提交了第一份《二十国集团绿色金融综合报告》和由其倡议的自愿可选措施,《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第一次将绿色金融写入G20公报中。在上述框架中,G20提出了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以下举措:提供清晰的战略性政策信号与框架,推动绿色金融的自愿原则,扩大能力建设的学习网络,支持本地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开展国际合作以推动跨境绿色债券投资,鼓励并推动在环境与金融风险领域的知识共享,改善对绿色金融活动及其影响的评估方法。作为金融政策创新的成果,绿色金融不仅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金融政策工具,而且将会成为促进全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动力。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发出呼吁:“我们决心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并结合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议程和《巴黎协定》,开创全球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事实上,G20杭州峰会已经开启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新时代的航程,再次宣示了全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雄心壮志。当然,行胜于言。关键是G20和国际社会能否克服利益藩篱、制度障碍和技术瓶颈来实现上述愿景,构筑和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张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