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深圳智库 > 

大爱筑城,城市精神文明的新海拔

2016-09-12 11:59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文化是流动的。“爱”的文化,正在逐渐成为深圳这座年轻城市“活的文化”;关爱行动,正在逐渐成为这座城市“新的传统”。

21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的一个世纪,如何建设城市,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对此,不同的学派,有着不同的主张;不同的执政者,进行着不同的实践。但是,回顾人类50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在纷繁多样的学术主张和实践路径之中,我们似乎发现有一条隐线,一直贯穿其中,那就是,“以爱筑城”——用“爱”这一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作为城市发展的根基,用“爱”来维系市民的精神信仰、价值共识、道德认同、家园情感,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推动城市发展的进程,这是人类城市发展不谋而合的共同选择。大道至简,精妙于斯。

深圳作为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后起之秀”,得以在古今中外城市发展的坐标系上清晰找准发展的定位,较早确立了“以爱筑城”的深刻自觉,其35年的发展历程始终贯穿着“大爱筑城”的探索和实践,其中连续开展12年的深圳关爱行动,是一个生动的载体和典型的案例。“爱”的深厚根基,让这座年轻的城市不仅打造了物质文明的高地,还标示了精神文明的新海拔,成为一座受人尊重的“爱心之城”“文明之城”。深圳“大爱筑城”的探索和实践,彰显了这座新兴城市在推进城市文明进程中的眼光和抱负,传递着对未来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启迪。

以爱筑城,是人类城市发展史给我们的深刻启迪

综观人类50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笔者发现,城市内涵的最高境界,在于它为人类提供了一个“精神皈依之地”。而在人类的各种精神追求中,“爱”是一个最大的公约数。因此,以“爱”作为城市的精神图腾,维系人们的精神皈依,以“爱”来引领、推动和筑就城市文明,是城市发展的应然选择。

(一)“精神皈依之地”——城市源流的一种解读。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集中容纳了人类文明的丰硕成果。关于城市的特征和功能,学界有不同的视角和说法。其中,美国学者乔尔·科特金在其著作《全球城市史》中指出,世界各地的城市尽管有种族、气候和地点等方面的差异,但其发展是普遍性的,从其发轫之初,就带有某些共同的特征,承担着某些共同的功能,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神圣(sacred)、安全(safe)、繁忙(busy)。所谓“神圣”,属于宗教层面,广而言之是精神层面的概念,大意是城市维系着人们的宗教信仰、精神支柱、情感纽带、道义约束、市民属性认同等,是一个“神圣之地”;所谓“安全”,指的是城市能提供安全的保障;所谓“繁忙”,指的是城市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完善的商业市场。

三者比较,“神圣”即精神方面的因素是最核心的。换言之,城市之于人类,最核心的功能在于它为人类提供了一个“精神皈依之地”,这一功能既是第一位的,也是具有终极意义的。

沿用世界城市理论研究泰斗刘易斯·芒福德关于城市“磁体功能”和“容器功能”的理论,精神因素实现的是“磁体功能”,它吸引着人们汇聚到城市,开展文明创造,进而才有了“容器”盛装的内容。人类城市在形成之初,“是先具备磁体功能,而后才具备容器功能的”。

世界各大文明的早期城市,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个“精神圣地”,富含宗教寓意和精神内涵的神殿、庙宇、祭坛等成为最普遍、最主要的景观。在两河流域,代表苏美尔文明的乌尔城,留下了宏伟的乌尔塔庙;后来的古城巴比伦,其名称的本意就是诸神于此处降临大地的“众神之门”。古埃及的孟菲斯、底比斯等城市都建造了大量的神殿庙宇,包括著名的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代表古印度文明的哈拉帕古城和摩亨约·达罗古城,也把标志性的宗教建筑安置在城中心。在美洲,代表古印第安文明的特奥蒂华坎古城,其中心大道两旁有百余座神庙,其间的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尤为壮观。

关于中国城市的起源,目前学界主流的看法是始于新石器晚期的龙山时代,并在夏商周三代进一步发展成熟。出于“君权神授”的信仰,中国早期的城市除了作为政治权力的中心,同时也是一个祭祀中心、精神朝圣中心。考古研究显示,象征神权、君权的宫殿、宗庙、祭坛等建筑,普遍存在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早期城市中。这种特征与文献记载也是一致的。《吕氏春秋》曰:“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周礼·考工记》提出了“左祖右社”的营建国都的规制。早期的城市,就是靠这些宫殿、宗庙、祭坛来维系人们的精神信仰,从而成为“精神圣地”的。

时至今日,人们在新建一座城市的时候,仍然不同程度地延续了这一传统,先建一个精神家园,再建一个物质家园。近400年前,“五月花”号的移民到达北美的时候,就是先建教堂,再建自己的家;30多年前的深圳,也是“先生长”观念,先确立了自己的精神皈依,再“生长”高楼大厦。

在城市发展当中,精神因素所发挥的推动作用更加持久、恒定,也更有终极的意义。实际上,完全脱离精神因素,单纯靠经济等因素来发家的城市,就如同沙滩上的城堡一样,终究根基不牢,很难获得持久的繁荣。当前,但凡经营比较成功的城市,都是在一种坚定深厚的精神理念引领之下,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的产物。在这方面,秉持古典和启蒙主义理想而勃兴的西方城市(如伦敦、巴黎、纽约)如此,在儒教信仰体系和西方科学的理性主义结合之下崛起的东方城市(如新加坡)也是如此。

建构一座城市,其核心的任务就是要着力培育城市精神,把城市建设成人们的“精神皈依之地”,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一个支撑理想信仰和价值追求的精神支柱,一种维系社会共识和道德秩序的精神纽带,一个提供心灵慰藉和情感归属的精神家园。

(二)“城市应当是一个爱的器官”

“精神皈依”需要力量的牵引,这种牵引力就是“爱”的精神。“爱”,源于人们内心的一种充满善意、去除功利的深厚情感,是人们普遍的精神追求。古人认为“爱”是“仁之发也”,包含着“亲、恩、惠、怜、宠、好乐、吝惜、慕、隐”等多种情感。“爱”,能引导人们怀着一颗无私忘我、真诚利他的心去待人、接物、处事,让人们相互亲近、彼此怜恤、包容和睦、团结奉献,它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情感基础、精神动力,也是人类精神情感的一个最大的公约数。因此,以“爱”作为城市的精神图腾,维系人们的精神皈依,以“爱”来引领、推动和筑就城市文明,是城市发展的应然选择。

深察之,“爱”,是人的基本情感,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由于“爱”的价值具有普遍性、美好性特征,通过对“爱”的信奉、推崇,以“爱”为出发点和途径,达到精神的超越、解脱和觉悟,是世界各大宗教信仰、各大文明中共同蕴含着其民族个性和历史特征的关爱精神,这也正是决定人类城市终将选择“以爱筑城”的内在依据。

世界三大宗教中,一个重要精神就是倡导对“现世”众生的尊重、关怀和爱护。无论基督教的“爱神”“爱人”,还是伊斯兰教的“敬主爱人”,抑或是佛教主张的“普度众生”“慈悲为怀”等,都把对现实社会大众的关爱阐发到了博大而无私的境界。也正是基于此,无数信众在这里找到了他们最美好的心灵慰藉和最安详的精神归宿。

在中国的儒家和道家思想文化中,“爱”也是其共同的思想内涵。儒家倡导的“爱”,是一种“推己及人”的爱,主张先从爱自己、爱亲人,即“仁者自爱”、“亲亲”入手,进而推广到爱他人、爱万物,即“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最终达到“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和谐境界。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对这种推己及人的“爱”的践行方式。相比之下,道家对现实人生的态度和情感更加超越,它是一种“物我无别”的爱。道家主张“齐同慈爱”,“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即平等对待万事万物,顺应自然本性,按照本性自由发展,不干涉、不强求、不刻意、不做作,以达至物我无别、和谐共生的良好状态。应该说,这是一种基于对大道本性的深刻领悟而对人与自然的呵护。

对“爱”的普遍主张,使“爱”能在最广的范围内达成共识,引发共鸣,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因此,城市的建设者们若要使城市的发展拥有最坚实的基础、最可靠的推动力,必将选择“以爱筑城”的发展路径。

远观之,在古代城市中,书院的教诲、寺院的布施、教堂的福音都传播着人类互敬互爱的精神,展示着爱的精神在城市结构中的神圣地位。

随着人类社会进步以及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人们在祈求神灵之护佑的时候,也越来越多地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包容和关爱。今天,在世界城市里,集中宣扬“爱”的,既有教堂之类的神圣之地,更多的是遍布整个城市的各种“爱”的社会组织和人们的善行。

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开启了一个划时代的城镇化进程,短短200多年的时间里,世界大多数人口从农村涌向了城市。这个轰轰烈烈的进程,在催生了星光璀璨的城市文明的同时,也衍生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社会冲突等等,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城市的发展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从来没有被提上如此重要的议程,现在,它成为世界上多数人所要面临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作为人本主义的城市规划理论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对工业时代以来城市的无序扩张,以及由此引发的诸多问题表达了深深的关切和忧虑。他主张城市必须回归丰富人性、发展人的潜能和提供心灵栖息场所的意义,认为“在我们的时代,城市如果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恢复古代城市(特别是希腊城市)所具有的那些必不可少的活动和价值观念”;他强调:“城市应当是一个爱的器官,而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应是关怀人和陶冶人”。

让城市变成一个“爱的器官”,以“爱”来筑就城市文明,这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一种现实路径选择,也是应然的路径选择。因为最终人们选择城市,不是选择了一群高楼大厦、一个生存的场所,而是选择了一个“爱”的家园。“最终,一个伟大的城市所依靠的是城市居民对他们的城市所产生的那份特殊的深深眷恋,一份让这个地方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独特感情。”只有用“爱”来维系市民的精神信仰,让人们在“爱”当中找到价值共识、道德认同、情感寄托、精神皈依,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和建设热情,推动城市发展的进程。

“爱”,是人们普遍的精神追求。尽管各种宗教、文化对“爱”的具体阐述不尽相同,但“爱”本身无疑是人类精神追求中的最大公约数,它可以成为市民精神信仰中的一个核心元素,成为城市构建“精神皈依之地”的重要突破口。

“以爱筑城”,让城市变成一个“爱的器官”,这既是对城市“爱”之根基的回归,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应然愿景。

近观之,“爱”是我国政府、社会和公众共同倡导和践行的价值信条。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动员人们助人为乐、关爱他人为主旨的“学雷锋”活动在全国全面展开,一直持续到今天。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思潮趋于多元化,但是以倡导“爱”、践行“爱”为核心的活动一直蓬勃开展,绵延不绝。从上世纪80年代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到90年代开始兴起的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本世纪初以来的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学习宣传系列活动,各级党委、政府,各类组织和各方民众都在倡导和践行以“爱”为核心的价值信条,包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城市、爱家园、爱事业、爱社会、爱他人等等。

现在我们大力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所提出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从深层次看,都蕴含了一种“爱”的深刻主张、“爱”的深厚情怀。只有出于对国家的爱,我们才会推动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只有出于对社会的爱,我们才会推动实现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而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更是直接要求人们心怀爱国之心、爱岗之情、爱人爱己之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需要大力倡导和弘扬“爱”的精神。

对于城市文明建设而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根本的任务,究其根本的要求,是要把核心价值观作为城市的精神根基,市民的精神信仰。而“以爱筑城”,是符合这一根本要求的正确选择。深厚的“爱”,必将会动员全市上下精诚团结、砥砺前行,积极推动实现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真心拥护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努力践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最终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兴旺、中国梦圆的美好愿景。因此“以爱筑城”,以“爱”来引领城市发展的航向、蕴蓄城市发展的动力、汇聚城市发展的势能,这是推进城市文明建设、推动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要求、大势所趋。

当一座城市选择以“爱”为根基,把“爱”作为一个支撑价值信仰的精神支柱,一种维系社会共识和道德秩序的精神纽带,一个提供心灵慰藉和情感归属的精神家园,必定能激发全体市民的无限创造热情与强大建设合力,深入推动城市文明进程。

大爱筑城,是深圳多年坚持不懈的探索和追求

深圳自立市以来,对“爱”的重视,对倡导爱、表达爱、付出爱的投入程度,一点都不亚于对“创新”的追求,对创造物质财富的激情。呼吁全城奉献爱心、多行善举,已经成为“深圳观念”的重要内容,成为这座城市有着远大人文前景的坚实基础。

在引领特区发展的“深圳十大观念”里,关于“爱”的观念就有两条,即“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来了,就是深圳人”,它们在深圳观念中占据了重要的分量。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源于古印度谚语的话,充分表达了人们在帮助他人当中感受到的精神愉悦,在爱的奉献和付出中所收获的心灵上的丰盈回报,它所展示的是一种豁达睿智的境界、一种澄澈宁静的情怀。

“来了,就是深圳人”,则是一个年轻勃发的移民社会,人们在怀揣梦想、昂然聚首中所共同缔造的一种价值观念。这句简单质朴的口号,充分表达了人们对家园归属的共同吁求,对和谐秩序的共同主张,就像北美大陆的先驱者们所签署的“五月花号”公约一样,在寥寥数语当中坚实奠定了人与人之间平等包容、和谐共处的关系基础。

在广泛传播这些“深圳观念”的同时,深圳还积极面向世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价值观。由深圳精心创作的大型儒家交响乐《人文颂》,在联合国总部等世界各地奏响,高声歌唱“仁、义、礼、智、信”,其中的“仁爱”篇章,积极倡导和呼吁“仁慈之心,如同大地,包容人类成兄弟。善待他人就像自己,不分种族和地域”,引起了强烈的国际反响。

这些集中包含了“爱”的观念,赋予了深圳对“爱”的深厚人文情怀,激发了这座城市从“爱”出发的一系列战略举措。

比如,出于对国家之爱、对人民之爱,深圳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市民普遍走向富裕的同时,坚持奉行“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的战略决策,积极辐射带动各地发展,回馈全国人民支持。每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深圳总是第一时间作出响应、伸出援手。对口扶持粤北、黔南、毕节,对口支援陇南、林芝、喀什,千里驰援汶川、玉树、雅安,深圳无不表现出无悔的担当。

出于对市民之爱,深圳在文化建设领域,在全国率先叫响了“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口号,率先实施“文化立市”战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潜心打造创新型、智慧型、包容型、力量型城市主流文化,积极加强“图书馆之城、钢琴之城、设计之都”建设,基本建成了普惠型、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连续开展15届“深圳读书月”,持续推进全民阅读,被联合国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深入开展“市民文化大讲堂”“创意十二月”“外来青工文化节”“鹏城金秋艺术节”等大批市民文化活动,创作了歌曲《走向复兴》、电视剧《命运》等大批文艺精品,极大满足了市民文化权利。

同样是出于对市民之爱,深圳在民生领域明确提出建设“民生幸福城市”的战略目标,把社会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完善加强社会建设政策体系,市级财政在九类重点民生领域投入的比例超过60%,用以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民生实事,有力保障和改善了民生,获得了“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等诸多赞誉。

出于对家园之爱,深圳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关于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保护自然环境的一系列战略举措,在全国率先实行“生态文明考核制度”,着力提升大气、水环境质量和绿化水平,全市空气质量在环保部公布的全国74个重点城市排名中位列前十,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6.5%、98.6%,城市绿化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分别达45.07%、41.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6平方米,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可以说,深圳30多年的城市发展历程,贯穿了“以爱筑城”的理念和实践。《易经》云:“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如果说“自强不息”是深圳在经济建设上锐意创新、开拓进取的真实写照;那么“厚德载物”可以说是深圳以“爱”来浇灌城市精神土壤、铸就城市文明的高度概括。

关爱行动,深圳“大爱筑城”的生动实践

源于“以爱筑城”的早期探索和丰富积累,深圳从2003年起,每年在全市组织开展“深圳关爱行动”,动员各界人士以各种方式奉献爱心,共襄善举。至今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12年,先后推出了2.1万余项爱心活动,吸引了上千万人次热情参加。经过多年发展,关爱行动已经成为深圳人携手共赴的爱心之约,成为深圳“大爱筑城”的生动载体。

一条条关爱理念,如同空气,无处不在,让市民在吐纳之间焕发出“爱”的圣洁之光。

关爱行动在其发展过程中,直接孕育了许多以“爱”为核心主旨的精神理念:

它积极倡导“助人者最乐,行善者最美”,勉励人们心怀善念、多行善举,在助人中享受人生的快乐,在行善中绘就人性之美。

它积极倡导“阳光·辛勤·感恩”,勉励人们以阳光心态面对人生,以辛勤劳动创造生活,以感恩情怀融入社会。

它积极倡导“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心感动每个人”,勉励人们在每时每刻、对每人每物都秉持爱心、奉献真情。

它积极倡导“日行一善”,勉励人们怀大爱心,做小事情,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汇集小爱,成就大爱,积累小善,臻于至善。

这些“关爱”理念,如同空气一样,弥漫在城市上空。它使生活在其中的市民,日日吐纳之间,蕴蓄了丰富的精神力量、深厚的人文情怀,脸上焕发出“爱”的圣洁之光。

这种圣洁之光,集中地体现在大批可亲可敬的爱心人物上——倾其所有、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的“爱心大使”丛飞,远赴贵州支教、为贫困学生多方奔走寻求援助的“文明使者”孙影,从医六十余载、终其一生都在治病救人的“苍生大医”郭春园,坚持10余年扎根云南、用镜头抢救和弘扬民族文化遗产的“爱心艺术大使”李亚威,英雄儿子追凶负伤变成植物人、大爱父母18年悉心照料不言弃的“英雄巡警陈文亮家庭”,以及“爱心孝媳”李传梅、“爱心港商”承明、“爱心留学生”罗海岳,等等。在他们背后,我们仿佛看到了德蕾莎修女倾力救助贫弱的不懈努力、南丁格尔悉心护理病患的动人身影,看到了“仁者爱人”“大慈大悲”“齐同慈爱”的人生真谛和华彩光辉。

一个个关爱项目,如同阳光,普照各方,让这座城市充满温度。

爱之阳光,庇寒恤孤,让各类需要帮助的人士免于困苦。关爱行动自创办以来就积极致力于关爱各种有困难、有需求的人,从低保困难群众、因遭遇重大疾病和意外事故而陷入困境的市民群体,到来深建设者、未成年人、残障人士、英模烈属,以及环卫工人、教师、医生、警察等特殊职业群体,再到边远贫困地区的人们,等等。其间,“结对帮扶”系列活动为困难家庭提供了经济、生活等方面的援助;“青年驿站”为初到深圳的年轻人提供了方便的“落脚地”;“资助来深建设者春节返乡”活动为劳务工送上了急需的返乡车票;“燃料行动”为地中海贫血症儿童送上了免费输血的“燃料卡”;“关爱环卫工人行动”“白衣天使关爱工程”让特殊职业群体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在深圳城外的远山,“募师支教”项目先后招募了17批共1150名支教志愿者,奔赴全国各地500多所学校教书育人,惠及20万余学生;“爱心小书桌”项目累计向贫困地区发放1.9万余套桌椅,改善当地学生的读书写字条件;“妈妈食堂”项目在甘肃、重庆、西藏、贵州、云南等地的乡村学校建成15座爱心食堂,改善孩子们的饮食条件。各个爱心项目所汇聚的爱心能量,激励着人们在工作、生活的困厄中奋力前行,使“人”的价值和尊严在“爱”的烘托中得到了突显和张扬。

爱之阳光,泽被自然,让小草绿树、花鸟虫鱼自由生长。市委、市政府实施提升空气质量的“蓝天工程”;万科等企业发起清扫珠穆朗玛峰垃圾的“零公里行动”,并在全国200个社区推广垃圾减量分类。此外,各类民间环保组织纷纷行动,推出了大量关爱自然的公益项目,如“行动亚洲动物保护团队”的“生命关怀”“拒绝皮草”活动,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的“黑脸琵鹭及栖息地保护行动”,观鸟协会的鸟类生态保护活动,珊瑚保育志愿者联合会的保护珊瑚系列活动,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的校服回收活动,等等,得到了广大市民群众的热情响应和踊跃参与。

爱之阳光,关照心灵,不断提升着人们的幸福感。关爱行动在其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升华为对人们心灵的滋养;人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幸福程度,逐渐成为活动关注的焦点。其中,在精神关爱层面,各界推出的“美丽星期天”“戏聚星期六”“万场电影惠百姓”“新春艺术关爱”等大批公益文化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丰盛的精神文化盛宴。在心理关爱层面,“心理关爱大篷车”开进了社区,“青工减压坊”走进了企业,“心理健康进校园”惠及师生;“心理关爱网”组织了100多名心理专家在网上值守;“心灵119危机干预平台”组织了200多名心理专家志愿者深入市民群众化解矛盾。在幸福提升方面,成立“‘爱心与共’幸福促进中心”,推出300多场“幸福人生大讲堂”,以及“幸福社区”大学堂、“幸福家庭”亲子营、“幸福之友”读书会、“幸福做自己”沙龙等大批公益活动,弘扬了积极向上的幸福观,提升了市民群众的幸福感。

一方方关爱力量,如同雨水,聚成江河,为爱心之城供应着永不枯竭的水源。

新闻媒体“施雨降水”。关爱行动中,新闻媒体不仅是爱心活动的宣传者、报道者,还是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推动者,深圳市关爱办就设在深圳报业集团。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所属各媒体先后推出的“募师支教”“公益金百万行”“明星爱心物品慈善拍卖”等爱心活动,成为关爱行动的重要品牌。每届关爱行动中,媒体都会组织开展爱心人物、爱心家庭、爱心社区、爱心企业以及优秀项目系列评选,对全年的爱心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和盘点;举办“感动深圳”表彰活动,让市民群众在了解爱心故事、学习爱心典型的过程中,接受一次深刻的“爱的洗礼”。媒体的活动和宣传,唤起了社会各界对关爱行动的强烈关注,吸引了人们对关爱行动的积极投入。

爱心企业“掘井蓄水”。众多爱心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热心投身公益慈善事业,或成立专项公益基金会,或资助关爱行动重点项目。有些爱心企业,还直接发起了一批有创意、有影响的爱心活动,如中航集团的“蓝粉笔”乡村教师培训公益行动、富士康集团致力于推动助老、助弱、助残、助洁、助行、助学及义务献血的“6+1”公益慈善系列活动,等等。一个个爱心企业,如同一口口爱心之井,为关爱行动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和物质支持。

广大市民“润心掬水”。关爱行动以其强大的规模和声势,感召着深圳人积极投身于爱心捐赠、救急救灾、无偿献血、低碳环保、文化服务等各类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活动,为“爱”贡献着点滴力量。在此基础上,人们不断深化拓展“爱”的内涵,倡导推行爱心善举,努力在生活中做到“日行一善”。多年的实践养成,使深圳这座年轻城市形成了众多“爱”的传统民俗——每逢春节将至,人们就会走访慰问困难家庭,给他们送去一份温暖的“爱心年夜饭”;每到元宵节,社区里的人们就会一起欢度“社区邻里节”,共叙邻里情谊,共享温馨家园;每年3月,成群结队的义工、志愿者、热心人士就会齐心携手,参加“义工节”系列活动;每月的第一个星期天,数万名“日行一善”亲子志愿者们就会分赴全市上百个社区,参加“善行活动日”系列活动。在这些传统习俗的熏陶下,各种充满“爱”的善行义举——日行一善、每周做一次义工、月捐一元、垃圾分类、旧衣物随手捐、绿色出行、乘车让座、开车让人……正在逐渐转变成深圳人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公益组织“修渠引水”。各类公益组织积极发挥专业资源优势,策划实施公益项目。如深圳成立的中国第一家民间公募基金会“壹基金”,推出“联合救灾”“温暖包”“海洋天堂”等项目;作为中国第一家由互联网企业发起成立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了“月捐”“乐捐”“筑梦新乡村”等爱心项目。统计显示,从2008年到2014年,深圳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从599个迅速增加到1880个,年增长率达21%。这些公益组织及其爱心项目如同修筑了一道道明渠,把社会的爱心引流到有需要的群体中,使他们打开水龙头,就能喝到甘甜的泉水。

关爱行动“建库调水”。面对社会无穷的爱心资源和众多的求助需求,深圳市文明办、深圳市关爱办在关爱行动中,积极搭建平台,“建库调水”,为民间公益组织、公益项目与政府、企业、基金会等资助方以及公众之间牵线搭桥,汇聚公益信息、整合公益资源、扶持公益组织、孵化公益项目。

一项项制度安排,如同土壤,孕育良善,让“爱”在这座城市扎根发芽、枝繁叶茂。

在关爱行动的多年推动下,一系列爱心项目和举措逐渐固化成了长效的制度安排,如“燃料行动”推动“地中海贫血症”纳入了少儿医保,关爱劳务工的一系列活动推动深圳设立了“来深建设者关爱基金”,社区各类爱心活动促进了“善行银行”的推广建立,关爱行动本身也成立了“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

有一些善行义举,则带动了相关领域的立法进程,促进了《深圳经济特区无偿献血条例》、《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深圳市义工服务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出台。而这些法律规定和制度性安排,又进一步为无偿献血、器官捐献、志愿服务、见义勇为等善行义举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使其发展成为整个社会的良好文明风尚。

12年的关爱行动,在深圳“大爱筑城”的探索实践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体现了深圳人的精神和品格。研究显示,近年来,深圳的“关爱指数”有了大幅的攀升,目前市民群众对关爱行动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分别达86.5%、84.5%,越来越多的深圳人愿意加入关爱行动的行列,为“爱”添砖加瓦、加油给力,用满满的“爱”推动城市文明进程。

关爱行动向我们表明,凡财富聚集之地,必有乐善好施之人。在一个市场经济发达的城市里,一群善于创造财富的人,在摆脱自身的物质匮乏后,也更善于用财富造福他人。

关爱行动向我们表明,凡包容多元之处,必有美德善行之举。在一个大家都来自天南海北的移民城市里,人们更容易在多元的文化中,达成“爱”的共识,更懂得在平常相处中,相互温暖、相互帮扶。

关爱行动向我们表明,活的文化,必将孕育出引领风尚的新的传统。文化是流动的。“爱”的文化,正在逐渐成为深圳这座年轻城市“活的文化”;关爱行动,正在逐渐成为这座城市“新的传统”。

今年初,深圳经中央文明委复查审核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这也是深圳自2005年以来,连续第四次获得这个称号。一个只有35年发展历程的年轻城市,却拥有10年的文明城市历程,实属莫大的荣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一骄人成绩的获得,是深圳全市上下坚持不懈攀登精神文明高峰、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水平的结果,是深圳以大爱铸就城市文明的丰厚回报。

最后,让我们用《人文颂》里的一段唱词,来总结全文:

仁慈之心,

如同大地,

包容人类成兄弟。

善待他人就像自己,

不分种族和地域……

编辑: 王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