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深圳智库 > 

领略深圳的“城格魅力”——关于深圳的文化特征

2016-09-12 15:20 来源:深圳商报
历经25年的岁月洗礼,深圳已不是昔日的青春少年,她抖落身上的春风夏雨秋岚冬雾,出落成风华正茂的年轻才俊,显示出独特的个性气质。

历经25年的岁月洗礼,深圳已不是昔日的青春少年,她抖落身上的春风夏雨秋岚冬雾,出落成风华正茂的年轻才俊,显示出独特的个性气质。而这种“城格魅力”,就是她的文化特征。城市的文化特征不仅是城市文化的风景和魅力所在,而且是城市的活力和生命力的体现。

那么,风姿绰约的深圳又是如何在世人面前展现她的“城格魅力”呢?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谈到:“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样的,人是文化的载体和目的,文化也是环境的产物。这种环境是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物质基础、城市性质、人文传统、人口构成、社会氛围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历史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深圳的现实环境,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生态,呈现出鲜明的文化个性。

移民文化

“老家是哪儿的?”这是深圳社交礼仪最常用的口头禅,诚如内地人平时见面时所说的“吃饭了吗?”我想,这大概就是人们进入深圳这座移民城市的文化密码。

现在工作和生活在深圳的1000万人口中,95%以上是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后来到深圳的新移民,或者是“深圳土著(native)”的后代。如今的“深圳人”包括了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新移民,而且成为北京之后第二个聚齐了全国56个民族的城市。

于是,在这片热土上,京腔粤韵、吴侬软语不绝于耳,湘音川调、东北嗓门儿萦绕在旁。以语言为纽带、以乡情作维系的各种同乡会、联谊会林林总总。全国各个地方戏种在这里都能觅到它的知音。

文化的发展在于流动,流动是更新和创造的过程。所以,尽管新移民与原居地那种牵系丝丝缕缕,剪不断理还乱,但他们在完成人生的另一次选择的同时,已经为深圳带来了劳力、智力、技能和资金,带来了东西南北、五湖四海的文化观念、文化习俗、文化背景,他们所携带的这一切对于一个全新的城市来说是多么宝贵的资源,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打破了旧有的秩序,激活了潜在的能量,使城市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窗口文化

深圳与香港山水相连,有32公里的陆域接壤,有200多公里的水面相通,有12个口岸衔接。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深圳成为了祖国内地连结香港与海外的桥梁与纽带,成为中外文化的交汇点。

从上世纪八十年初到现在,出入深圳各口岸的香港同胞日渐增多,至2004年出入境人数高达1.5亿人次,每天平均达40万人次。港人携着花花绿绿的大包小包进来,带入了香港社会形形色色的文化信息。深圳人趁着“自由行”熙熙攘攘地出去,也成了内地文化的传播使者。

两地间的血肉联系,体现在密切的经贸关系上。迄今,港人已在深兴办“三资企业”10000多家、“三来一补”企业7000多家。深圳引进外资的300多亿美元中,港资占了65%左右。深港两地成为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深圳的出口产品逾七成经香港转口贸易。

很多香港人还在深圳购房置业,成为深圳房地产最大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之一,靠近罗湖、皇岗口岸的许多住宅小区,深港居民相安而居,和谐相处,住宅区内的港式茶餐厅、美容店、商场、房产经纪部、宠物店鳞次栉比,甚至报摊上也有香港的报刊和马经。那种氛围,有时会使人直把深圳当香港。

同时,两地新闻传媒交相覆盖,在内地还禁止收看香港电视或还没有通过有线电视系统接收香港电视信号时,香港2家主要电视台的4个频道节目早已进入深圳的寻常百姓家。香港各家广播电台的电波则一直在深圳乃至珠江三角洲的上空飘荡。香港20多种主要报纸和数十种杂志通过不同渠道流入深圳。同时,深圳电视台、电台的节目也覆盖香港部分地区,深圳电视上星后,又为港人了解深圳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上世纪90年代末,深港两地合办的《深星时报》,成为内地第一份与境外媒体合办的报纸。本世纪初,深圳报业集团在香港接手了《香港商报》,以大量的版面向港人报道深圳和内地的情况,也标志着深港两地文化交流的空前活跃。

这是一种地缘文化学的现象,其“剪不断、理还乱”的文化牵系,丝丝缕缕地联结着两地社会生活的神经,产生一种潜在的相互影响的效应。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西文明比较》中所说的:“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

青春文化

青春亮丽是深圳另一个动人的城市表情,人们一踏足深圳,就会发现到处是新的路、新的楼、新的桥。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城市舞台上演出的主角——城市居民,大多是青春洋溢的创业者。曾有数字显示,深圳市人口平均年龄是27.4岁,这个判断的基本依据是在深圳的人口构成中,外来打工者有600多万之众,他们都是18至25岁年龄段的青年。正如深圳的打工者作家安子所说的:深圳是他们的“青春驿站”。更必须关注的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深圳汇聚了“文革”后恢复高考以来一批又一批的学子,据说通过各种渠道最后流入深圳的研究生、博士生占到了全国的10%以上。

现代文化

按照现代化研究权威人士塞缪尔·亨廷顿先生的说法:“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以及教育水平、富裕程度、社会动员程度的提高和更复杂的、更多样化的职业结构”。国内的一些专家也指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人口城市化进程和非农业化过程完成、中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中坚、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建立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环保生态平衡得以实现等。

对比上述标准,深圳跻身现代化城市的行列显然已不是梦。其一,随着宝安、龙岗两区取消农村户口、撤镇建街,以及土地转公,深圳的农村城市化进程已经基本完成。其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资金不断积累,市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04年全市人均GDP已达7000多美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7596元,恩格尔系数31.6%。其三,经过20多年的探索创新,深圳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几大要素市场初步成型,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其四,通过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深圳追求绿色GDP,注重生态环境保护。2005年8月,由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局局长陆新元一行13人组成的考核评估小组,对深圳的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评估,对照《全国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评估标准》,最终给深圳打了97分的高分。

事实上,深圳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深圳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是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其产业结构是以高新科技、物流和金融业、文化产业等现代化大生产的前端产业为支柱的,其生活方式也是紧趋时代潮流的,是名副其实的“时尚之都,动感之城”。

任何文化都是由其形而下的表层和形而上的内核构成的。应该说,无论是移民文化、窗口文化、青春文化,还是现代文化,都还只是深圳文化的外部特征,虽然它们是形成深圳文化精神的基本要素,是滋长深圳意识形态的现实土壤。而最能代表城市文化特征的,是其主流意识和城市精神。

创新精神

当深圳经济特区逐步迈向而立之年时,她清醒而理智地提出了“特区新内涵”,也就是“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笔者理解:特别之为,就是创新之为、创造之举,它是深圳特区25年来能够“杀出一条血路来”的绝招,也是深圳特区25年来逼出来、炼出来的本领。

1987年12月1日,深圳敲响了中国土地拍卖的第一槌,这一锤可谓石破天惊,因为此举在当时是“违宪”的。但事隔一个多月,也就是1988年1月3日,广东省人大就颁布了《广东省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把特区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成果及时以立法形式确定下来;3个月后,全国人大依据深圳的改革实践正式修宪,在有关条款中加进了“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转让”的条文。短短15个字,却是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一大跨越。

翻开深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史,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创举比比皆是,充分体现了深圳人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人们为了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来到了深圳,如果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他们就不会“闯深圳”了。美国史学家H·S·康马杰在研究美国移民时谈到:“他们野心勃勃,甚至最不着边际的计划他们也认为能够实现。他们终于得到这样一个信念: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

拼搏干劲

深圳人的拼劲,不仅是主观的能动,而且是客观的要求,是环境逼出来的。所以,这种拼搏干劲更持久有力。

1984年3月15日,中建三局一公司在建设高160米、共53层、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深圳国贸大厦时,创造了3天一层楼的建筑史上新纪录,成为了“深圳速度”的象征。此前,主体工程的施工速度,深圳一般是6至8天一层楼,香港是7至9天。这项工程的惊人速度,来自于工程人员的拼搏精神,而这种拼搏精神,又来自于“奖金不封顶,工程早封顶”的管理模式。建设单位给施工单位承诺,提早一天封顶,奖励一万元,推迟一天竣工,罚款一万元。“爱拼才会赢”在这里找到了最好的注脚。

宽容胸怀

当深圳一幢普通的住宅楼里能住下十几个省份的异乡人,一节地铁车厢能有好几种方言在嘀嘀咕咕时,人们不难理解这座城市的兼容性。事实上深圳的兼容性不仅来自于她是移民城市,而且咎源于她是开放的边境城市。在深圳,特定的地域文化不占绝对主导地位,不可能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狭隘心理对待异质文化,当东西南北的各种文化季风吹来时,她必须敞开自己的胸襟,迎接八面来风。

我们可以留意一下周冰先生的《多元化与深圳的高科技产业》,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命题:“如果光从传统的技术、资金、人才三要素出发,很难解释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原因。这就需要新的视角——文化的视角。”从这个角度窥析,他认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是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独特的移民文化背景,深圳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多元性,既保持各自的个性又相互包容相互借鉴。

兼容性既体现了海纳百川的胸怀,也包括了宽容失败的态度。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2005年3月在市委工作会议上讲到了:“大力营造既崇尚成功,又宽容失败的宽松氛围,把深圳打造成为一个创业者的乐园。”

务实态度

去年6月,《西安日报》发表了《深圳调速与求真务实》的评论。文中称,深圳原计划200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市委发现在42项指标体系中,有14项已于去年完成,有5项可望2005年实现,但有23项指标将很难如期完成,特别是“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等指标进展明显滞后。因此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由市人大表决通过后决定,推迟实现现代化时间表。据我所知,推迟实现现代化时间表者,在全国只有深圳一个地方。所以,说它是“全国特大新闻”也不为过,深圳这种做法的深刻意义在于,它体现了胡锦涛同志最近突出强调的求真务实精神。

深圳文化与市场和经济生活的结合度高,文化发展要服从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创新,加上“以效益为核心”的香港文化的濡染,不尚务虚,讲求实效必然地会成为深圳的一种社会价值取向。

在2002、2003年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深圳文化竞争力和文化氛围两项指标先后在国内大中城市中名列首位。这说明了深圳的文化特色已经构成了一定的文化优势,形成了一种城市文化力,成为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但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土壤所滋生的文化现象不可能完全是正面的,深圳的现实条件和环境中出现的负面的东西,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是浮躁的情绪。移民文化使这座城市充满活力,信息快捷使人们充满憧憬,大家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奔忙工作。同时,期盼成功、急于求成的情绪也弥漫在空气中。都说深圳人节奏快,好像走路都要快一点,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许多深圳人,显然无法掩饰其心中的浮躁之情。譬如,在现实生活中,某些机关部门和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短期行为,热衷于一些“短、平、快”的操作,重于目标而轻于过程。又如,深圳在实践方面常有创新之举,应该是出理论的地方,但深圳学术气氛却不浓。深圳没有大师,那是因为大师需要心平气和地修炼,需要天长日久的积累。由此可见,浮躁之气归根结底是文化积淀较浅。浮躁还容易派生冒险精神,走到一定的极端就是铤而走险,这对深圳社会稳定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

二是凝聚力的欠缺。诚如深圳社科院的乐正先生所说的:移民也使深圳文化的“养分”复杂,带有许多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地域辽阔的中国,各地风俗不同,城市人员流动快,文化整合难度大。移民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缺少共同的历史,难以建立稳固的信任关系,加之建市时间短,原有的城市文化资源有限,20年来,深圳虽开始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文化特性,但总的来看,外地人对深圳的城市识别系统和深圳人对自身的城市身份认同尚未完全建立,深圳常被认为是一个“欲望的城市”、“暂居的城市”、“别人的城市”。现代城市文化研究表明,城市识别和身份认同是影响城市文化形成与否的核心要素,家园感、归属感、向心力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深圳主流文化的形成。所以,“同在一方热土,共创美好家园”,应该持久地成为这座城市响亮的口号。

青春亮丽是深圳另一个动人的城市表情,人们一踏足深圳,就会发现到处是新的路、新的楼、新的桥。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城市舞台上演出的主角——城市居民,大多是青春洋溢的创业者。(李小甘)

编辑: 王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