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深圳智库 >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

2016-12-07 21:22 来源:深思网
“以理服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明的理论特质,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面对理论形态过于多样性、繁杂性造成现代人理论认知、选择困难,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旨趣与现实状况存在一定的落差,理论教育方式较为片面、单一等现实问题。通过增强理论和学术自信,敢于、善于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战与交锋;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和阐发力,加快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创新理论教育方法,提高理论教育方法科学性和艺术性等途径来化解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所遭遇的现实问题,更好的实现“以理服人”。

习近平同志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国革命和改革的指导思想,之所以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其科学性,即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还在于其与时代发展的高度契合性,是“浓缩时代的精华”,是对时代发展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在传播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批判、借鉴他人优秀的理论成果为基础,通过生动的话语表达,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认同和接受。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些特点,才使得“以理服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明的理论特质,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以理服人”性,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也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才上演了20世纪轰轰烈烈的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运动,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学术史上经久不衰的理论之一。

一、“以理服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明的理论品质

“以理服人”是指某一理论或学说能够被广泛接受、认同和信服,使人自觉地以这种理论作为自己价值判断的标准,并进而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之所以说“以理服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明的理论品质,在于:

首先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对各种理论进行批判和扬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在相对开放的理论生成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它的形成自始至终都受到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纠缠和诘难,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通过与同时代的理论家激辩和斗争中,通过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检验中,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批判,指出了“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论断;[1]针对鲍威尔提出物质的实体(普通的人民群众)是精神发展的重要障碍,并直接导致了法国大革命失败的论调,马克思认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2]正是马克思始终站在理论交锋的第一线,对各种理论敢于、善于提出质疑、批判和回击,才使得马克思主义不仅经受住不同理论的诘难,更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以理服人”理论特质,不是依靠权威性建立起来的,更不是在封闭的环境中冥想、创造出来的,其理论构成不是某种神秘的、不可捉摸的概念、体系的封闭推演,而是建立在活生生的社会实践基础上,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以理服人”性奠定了基础。

其次,马克思主义“以理服人”理论特质在于抓住了“人的本身”。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认同和信服,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抓住“人的本身”。这里的“人的本身”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站在广大人民群众阶级立场上,“想群众之所想,说群众之想说”,自始至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表达人民切身的利益。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理论的后继者始终坚持“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之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3]马克思主义正是通过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使理论不再纠缠于概念、体系,使其不再着眼于虚无的“人性”,不再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希望寄托于“上帝和来生”,而是关注自身现实的生活与社会,通过自身的社会实践来改变自身命运和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同时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把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归结为人尤其是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这样,革命的理论才能够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转化为物质的力量,为自身和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以理服人”的理论特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说服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其选择并竭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使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广大的无产阶级所掌握,并以之指导中国的民族独立、解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再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以理服人”理论特质在于其理论话语生成、表达的生活性。通过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语言表达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奥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以理服人”的重要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诞生在以抽象、思辨见长的德国,但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并没有像黑格尔等哲学家那样,采用高度抽象、不易理解的话语来表达、论证其思想,而是采用生活化、生动化的语言,通过论证、叙事甚至是诗歌来表达其思想,如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把共产主义比作幽灵。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者,更是通过通俗易懂的话语来表达、阐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例如毛泽东用敌、友来区分中国不同的阶级,“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不可不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极其对革命的态度,做一个大概的分析。”[4]邓小平用“小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表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达到的物质、精神水平等。正是以马克思、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通过生活化、生动性的话语表达,使深奥、思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被广大的基层民众所知晓、理解,使广大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真学、真会和真用,有效地指导中国的革命、改革。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以理服人”的现实困境

随着人们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扩大,尤其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广度、深度不断加深,加之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以理服人”的理论特质遇到了一定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有:

一是理论形态的多样性、繁杂性造成现代人理论认知、选择困难。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融入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诸如“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不同的思想理论、价值形态也传入我国,并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不同的媒介得到传播。这些理论往往通过设置貌似符合逻辑的理论命题来迷惑民众,甚至我国一些学者、官员也被其所迷惑。这些理论,通过采用较为流行的“民主”、“自由”等学术话语,通过精细的理论包装,呈现在世人面前,往往带有很大的迷惑性。由于普通民众认知水平、理论素养有限,不能科学、辩证地分清各种理论的真伪、对错,仅凭感觉来判断某些理论和思潮。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各种理论、思潮通过炒作热点、“网络大V”的推送被人们所熟知,导致普通民众对某些理论是片面性、碎片化的了解,根本不知道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极容易被不科学的理论所迷惑、说服,甚至作为自己价值评判的标准。一些教育者打着学术自由的幌子,对西方的学科理论不进行选择、批判,不顾及青年学生的认知、接受和辨别能力,甚至把一些理论界、学术界尚有争议、不成熟的学术观点传授给学生,不仅造成他们对理论认知、选择的困难,甚至造成青年学生思想的混乱,引发社会动荡。

二是传统的马克思理论旨趣与现实状况存在一定的落差。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一百多年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恩格斯等理论家虽然科学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社会发展变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他们没有预料到的。比如信息技术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出现、资本主义制度的顽强生命力以及其自我调适能力等,这都出乎马克思、恩格斯等理论家当年的预料和设想。针对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出现的解释力减弱、说服力降低的情况,我们要以社会实践发展为源泉和检验标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创新和阐发马克思主义理论,让其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彰显其时代性。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出现说服力下降的情况,与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内党领导人民在学习、领会、宣扬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出现的一些错误有关。一段时期内,我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领会、宣扬和运用过度教条化,对马克思、恩格斯所描述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解过度庸俗化,诸如在宣扬时把共产主义说成“一大二公”等。但是马克思早就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共产主义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说来是必然的环节。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必然的形式和有效的原则。但是这样的共产主义并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人类社会的形式”。[5]马克思在这里把“共产主义”阐发和理解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一个阶段,而且马克思同时指出,“对未来的革命的行动作纯学理的、必然是幻象的预测,只会转移对当前斗争的注意力”。“新思潮的优点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测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6]因此,“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7]教条化甚至是庸俗化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必定导致理论与现实的一定背离,减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以理服人”性。

三是理论教育方式较为片面、单一。通过一定的理论教育,使广大的人民群众知晓、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以理服人”的前提。但是采取何种理论教育方法以适应现代人的接受习惯,是至关重要的。长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上,片面、过度使用“灌输”教育法,在教育形式上过多采用会议、文件等形式,在教育话语上还是采用“革命性”的批判话语,导致人们对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使一部分群众甚至是青年学生、党员干部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假、大、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多此一举”,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空中楼阁”,而使一部分党员干部“嘴上讲马列,心里信鬼神”。尤其是在信息化和全媒体时代,人们了解、掌握的理论信息更加多元化、信息来源渠道更加多样化,片面、单一的理论教育方法和形式已经不能适应人们接受理论教育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果不通过正确的方法、合适的途径让人民群众了解、认同和运用,那理论中蕴含的精神力量也就不能得到激发和释放,也就不能形成人改造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力。时下,社会风气浮躁,人们学习理论的功利性大大增强,要求“理论要新、见效要快”,这就给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提出了新的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者如果不能保持高度的理论自觉,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理论教育方法和形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有被边缘化的风险,甚至被新的理论、学说所覆盖。人民群众一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失去兴趣,早先建立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一旦解构,重建对其认同就会异常艰难。

三、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以理服人”的应有之道

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以理服人”的理论特质,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力量,就需要敢于面对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推进和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改善理论教育方法,最终重塑、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以理服人”的理论特质。

一是要增强理论和学术自信,敢于、善于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战与交锋。新形势下,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以理服人”,使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接受、认同和信服,就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学术自信,并敢于、善于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战和交锋。马克思主义理论者的理论和学术自信,一方面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性,是科学、正确的理论,另一方面来源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取得的丰硕成果,尤其是在其指导下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8]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自信,不是盲目、不切合实际的自信,而是基于实践活动。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样,发生如此巨大的作用,产生如此广泛影响。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学术自信,就是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不可否认,当前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充斥着理论界、学术界,对于理论问题和难点,对于其他理论提出的诘难,只有不回避、不退缩,敢于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战与交锋,在论战与交锋中详细、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并指出其他理论的不足和错误之处,只有这样,才能化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怀疑、诘难,同时吸收其他理论的可取之处,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自我丰富和完善。

另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不仅敢于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论战与交锋,还善于与其论战与交锋。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利用形成和掌握的理论话语优势,通过各种途径和载体攻击和诋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当性和科学性,借此攻击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不仅要研究好、研究透马克思主义理论,更要对其他理论了解,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同时增强在网络和全媒体环境下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的能力,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实与虚拟场域的存在,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能够指导新时期我国社会的改革发展实践,同时能够领航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以理服人”的理论特质,也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二是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和阐发力,加快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和阐发力就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对当前中国社会改革和发展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理论以及现实问题,“答疑解惑”,比如在改革开放初期对“社会主义本质”、“市场经济姓资姓社”的精彩解释和阐发,只有这样才能清楚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理论困扰,使他们以更加积极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和阐发力,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理性,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的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的立场和观点,不能“望文生义”,更不能“断章取义”,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要不断加深对中国实际情况的了解,深入农村、工厂等基层调研,理论研究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增强理论对社会现实的关照。

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不仅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即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还要使人民群众自觉养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分析和解决在社会实践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水平。“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9]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性和一定的抽象性,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易被人民群众读懂和掌握。因此,通过精炼的话语对马克思重要的原理进行高度概括,并用现代化、生活化的语言加以阐发,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者不仅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还要深入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载体,通过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言说习惯来解释和阐发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以理服人”性。

三是要创新理论教育方法,提高理论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创新理论教育方法,提高理论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提高马克思主义“以理服人”性的关键。创新理论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就是针对不同的理论教育对象,提高理论教育的区分度。简而易之,就是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社会群体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不太注重受教育者尤其是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习惯,从小学到大学甚至是研究生教育阶段,都以一种教育形式尤其是“理论灌输”的形式来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些中学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吃不透、讲不清”,讲解、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简单化、庸俗化,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和掌握化解为简单的词句,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物质意识”,就是“矛盾发展”。这种理论教育方法,不仅没有起到理论教育的效果,反而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不仅没有为以后大学阶段开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奠定基础,反而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掌握成为“夹生饭”,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兴趣不高,甚至用其他理论形态来质疑马克思主义理论。

因此,要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以理服人”的效果。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不仅要区分不同的理论教育对象,尤其是要加强对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认同和信服。通过转变“权威式”、“灌输式”理论教育模式,转换“革命式”“夸张式”的理论话语表达,改进“口号式”、“标语式”理论宣传方式,增强“隐性教育法”、“生活教育法”的应用,来提高理论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广度、深度的“以理服人”。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63.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

[3][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52;416.

[4]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1.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8]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

/2012-11/19/c_123967017.htm.

[9] 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3.

(作者简介: 高飞,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4级博士研究生。)

编辑: 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