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论见 > 第四期 > 

传承传统文化要激情更要理性

2017-02-27 11:17 来源:中国文明网
伴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和武亦姝的夺冠,中国传统文化掀起了新热度,中国风元素成为了消费新热点,背诗也成为了近来的新潮流。=

伴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和武亦姝的夺冠,中国传统文化掀起了新热度,中国风元素成为了消费新热点,背诗也成为了近来的新潮流。

传统文化回归大众视线,在新时期成为了新风尚,这是一件令国人欣喜的事情,但在欣喜之余,我们也应慎重。就如背古诗来说,16岁的武亦姝因夺得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一时之间成为了朋友圈的宠儿,既满足了人们对于古代才女的想象,又成了“别人家的孩子”的典型。男男女女们爱那吟诗时的一抹风流,纷纷念起了“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家长们爱那信手拈来的淡定从容,也给孩子购入了《诗三百》、《唐诗三百首》等一系列诗歌集,还在社交软件上晒起了孩子背诗。轰轰烈烈的“诗词热”迅速地感染了很多人,但在经历了喷发式的霸屏后,这样的热度却不一定能够继续维持。距离《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的播出已有大半个月,有曾经立志要熟读《诗经》的男女突然对此失去了兴趣,有曾经说要让孩子“读万卷书”的家长悄然选择了放弃,一时激情过后,不少人又回归了原有的生活步调。

有意识地想要通过背诗来传承传统文化固然是好事,更重要的却是要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武亦姝就曾在自我介绍中说,她从小喜爱读诗词,只要是一聊到古诗词就会抑制不住地兴奋,她的父母对此也非常支持。正是这种源自内心的热爱,使得她能够长年累月地坚持着读诗词,达到了2000余首的古诗词储备量,这与很多为了背诗而背诗的人可谓是有着根本的区别。很多家长以武亦姝为典型,要让孩子做第二个武亦姝,这种“别人家的孩子”式的教育更是给还在成长中的孩子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坚持的最好动力。就如《论语》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大概也是武亦姝说出“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我还喜欢诗词,只要我还享受诗词带给我的快乐,就够了”时的内心。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才是学习最好的动力,才能使人锲而不舍地学习。对于传承传统文化而言,不仅有背诗一种途径,学习传统乐器、学习民俗文化、学习书法等等也都很好的传承方式,而当退却激情、唤回理性、找到个人的兴趣所在之后,传承也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最重要的是能够从中收获更多的快乐与满足。

编辑: 王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