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论见 > 第四期 > 

中国诗词大会缘何广受追捧?

2017-02-27 11:17 来源:环球网
2月7日晚,《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在央视播出,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16岁选手武亦姝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获得冠军。”

中国侨网图为彭敏(右)和武亦姝在比赛现场。 (视频截图)

2月7日晚,《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在央视播出,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16岁选手武亦姝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获得冠军。据央视数据显示,这个节目全部10期累计收看观众达到11.63亿人次。

“最近全家都迷上了《中国诗词大会》”,春节期间,朋友圈里常可以看见有人在发这样的状态。在微博上,节目相关话题的阅读量更是超过了1亿。这样一档主打中国传统文化招牌的节目为何能如此受观众喜爱?随着节目的火爆而人气高涨的选手们又有何种体会?

2月8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彭敏及相关专家。

选手直呼“没想到”

“我们一直以为文化类节目的火爆是会有天花板的,所以的确没想到,这一季的诗词大会能到这一程度。总决赛的收视率,估计达到了《新闻联播》的水平。”作为亲身参与其中的选手,彭敏感到惊讶。

作为一档以古诗词竞技为主要内容的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收视成绩出人意料。数据显示,其在2月7日播出的第二季总决赛收视率占比超过12.3%,为同时段第一。而除了收视率高,节目更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在豆瓣网上,两季节目评分均超过8分,网友盛赞其为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

彭敏认为,节目“爆火”的基础首先在于有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强势平台力推。在春节假期的黄金档期,节目连播10余天,既有趣味,又增长知识,特别适合全家老少一起观看。

其实,在诗词大会之前,就已经有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一系列节目。它们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既满足了人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需求,又改变了以往文化宣传高高在上的姿态,寓教于乐,赢得普遍认可。“虽然现在娱乐节目很多,但像这样精致有神韵的节目还是会受欢迎的。”彭敏说。

靠诗词也能“一夜成名”

节目火了,参与节目的人也火了。

彭敏的本职工作是《诗刊》的编辑。他说:“从前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学了多年中文,有时觉得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参加成语大会和诗词大会的比赛后,走在路上也会被人认出来。”

普通的学生、白领、工人、农民,都可以在诗词大会这样的文化类节目中一展才华,收获自己的粉丝。来自上海的“00后”高中生武亦姝,在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夺得冠军,被网友们盛赞为“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全部幻想”。40岁的河北邢台农民白茹云,早年为给患病的弟弟背诗积累了诗词底子,而今自己身患重病却淡定参赛,感动了全场。65岁的内蒙古农民王海军,只读过4年书,却热爱诗词,现在他摆摊修自行车贴补家用,但在修车间隙也不忘写诗。

在互联网时代,普通人一夜成名也并非难事。但与各类选秀节目、真人秀节目以“专业造星”为目的不同,在文化类节目中脱颖而出、一战成名的选手在火了以后,往往会回到自己的生活轨迹中。武亦姝在夺冠后表示,自己还会继续好好读书,目标是考上北京大学。彭敏也还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勤恳工作着。他认为,成名本身带有昙花一现的可能,这对普通人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学会应对非常重要。

提升民众文化参与感

对于传统文化类节目给社会大众带来的影响,彭敏非常乐观:“节目对传播传统文化肯定是起到了正面作用,比如节目题目的设置难度适中,所以很多观众会边看边想,‘哦,这个题我也会回答,下一次我也可以试试报名参加’,这就形成了一个好的循环。”

彭敏认为,文化类节目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提升民众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很多中国人会认为文化在实际生活中是无用的。而这些节目向公众传达出了传统文化的神韵和魅力,让普通百姓知道传统文化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习的,更是值得尊敬、敬畏的。”

像武亦姝这样的年轻选手夺冠,也引起家长和教师对当下语文教育的讨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姜健认为,文化类节目给自己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启发。当下虽然还在寒假期间,但姜健已经把节目赛程设置的“飞花令”借用过来,在微信群里与学生们线上“飞花”互动起来。“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特别高。”他笑着说。

编辑: 王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