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无人驾驶创新一点宽容和时间
5日的Baidu Create 2017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乘坐一辆百度和博世一起开发的、基于Apollo技术的自动驾驶汽车前往会场,在前来参会的路上。在五环上,李彦宏向大家描述了乘坐自动驾驶汽车的实时体验:“现在车非常的多,但是还是很平稳,感觉非常不错。前面也有一个屏幕可以展示出来自动驾驶汽车探索的周边的情况,我们的车处在自动驾驶的状态。” 不过随后老司机App联合创始人韩路在微博上表示,“无人车实线并线啊……这很不安全外加也违章了”, 目前北京交警已经介入调查此事
这是一个很令人兴奋也令人有点沮丧的事件。
对于李彦宏和他的团队及支持者来说,乘坐自动驾驶汽车驶入五环,既检验了自动驾驶汽车的性能,又给2017百度AI开发者大会作了一个很好的广告。在年初的《最强大脑》节目上,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度”战胜一众尖端选手,让观众颇感震惊,现在百度和博世一起开发的自动驾驶汽车如此拉风上路,也标志着我国无人车智能创造方面又取得了新的进展。
然而,无人车被指违规并被交警部门调查就给此事泼了一大盆冷水。各种议论随之而来。有批评李彦宏不遵守交规的,有人追问无人车上路是否得到批准的;有说无人车技术不行的,还有各种冷嘲热讽,段子手们很忙。
现行法规并不允许无人驾驶上路,双手不触碰方向盘也涉嫌违章,无人车上路并实线并线的确违反了交规,交警部门也是依法行政。
有人说,百度公司应该具备规则意识,在上路之前应该报备交警部门,然而,依据现行法规,不允许无人驾驶上路,百度的无人车也无法取得牌照,若向交警部门申请上路,交警部门批准不批准?若批准,恐有选择性执法之论,也怕其他人效仿,若不批准就不上路,无人车恐怕只能待在深闺孤芳自赏了。
需要明确的是,国内的无人驾驶技术,已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智能车未来挑战赛已举办多届,上海已首建了全国第一个“无人驾驶区”,更重要的是,百度公司已经取得了美国的测试牌照,只是北京地区尚无此先例罢了,综合来看,此次李彦宏直播无人驾驶车性能测试,与某些“公众人物”“网红”飙车耍酷违反交规有着根本的区别,归根结底是技术创新与现行规则的一次“碰撞”。
李彦宏和百度的尴尬不能只当笑话看,从机械化到自动化再到人工智能,每一次技术的变革和进步都给人类带来便利和福利,同时也给现行法度和民众习惯性认知带来挑战。
“几年前微信刚出现的时候,相关方面不赞成的声音也很大,但我们还是顶住了这种声音,决定先‘看一看’再规范。如果仍沿用老办法去管制,就可能没有今天的微信了!”6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举此例,要求政府部门对待各类新业态、新模式要有“包容审慎”态度。腾讯的微信如此,百度的无人车为何不能如此呢?
电商、第三方支付、共享单车、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变革与创新,因为处于探索、磨合阶段,在现实中难免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一些问题,生产力变了,如果没有适配的生产关系会阻碍发展。各有关部门要善于抓住市场瞬息变化的趋势,从大局出发,坚持“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积极探索审慎监管和社会共治的管理格局,以科学合理的监管,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健康发展。
就无人车来说,以后很可能大规模应用于快递、物流等方面,发展前景远大,因此并不是百度一家之事。有必要学习日本、美国,早日制定一个无人车上路测试规范,研发单位和交警部门加强沟通,给无人车划定一个特殊路段,予以测试、放行,既不失监管职责,也利于驾驶安全,还可以推动无人车技术的进步,岂不善哉?
新技术带来新变革,需要好制度给予保驾护航,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的创造力,继而驱动新技术和新规则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进步,给人工智能创新一点宽容和时间,用充足的准备面对技术变革浪潮,它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巨大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