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论见 > 第十二期 > 

谨慎对待“花钱实习” 树立理性就业观

2017-11-03 09:14 来源:东北新闻网
只有这样,求职者才能将更完美、更优秀的自己呈现在用人单位面前,而不是只递交一份与自身素质并不匹配的华丽简历。

近年来,应届毕业生的实习经历愈发被用人单位看重,不少用人单位明确要求求职者须具备“名企实习经历”。实习岗位本该是求职者凭借自身努力来获取的资格,然而却有中介对实习岗位明码标价,许下“保进”承诺,以此吸引众多求职者的关注。(新华网)

实习经验本是毕业生求职的一块“敲门砖”。求职者具备名企实习经历或较丰富的实习经验,会使用人单位在筛选简历时眼前一亮,“实习中介”正是利用了求职者的这种心理而从中获取利益。在毕业生求职时,除实习经验外,用人单位还会比较看重毕业生的校园经历、社会实践经历等各方面内容。为求得好工作,篡改甚至杜撰校园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这样的求职者也并不在少数。此外,还有些大学生花费很多时间精力来考取各类证件,成了“考证专家”,然而专业知识与技能却并没能真正掌握多少。这些现象所体现出的,是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错误就业观念。花钱买一段名企实习经验、考一堆专业技术资格证,这样的做法看似能为简历增光添彩、为求职增加筹码,但却有些“为了找工作而不得不完善履历”的意味,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并非出于主观自愿。

其实,无论是“花钱实习”,还是考取各种资格证,抑或是参加各类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做法本都是十分有助于个人的能力素质提升的,关键在于求职者如何看待这些经历、如何真正从这些经历中收获意义。从这一角度来看,“花钱实习”也并非不可:倘若花钱的确能换来一份高质量的实习工作,这既有利于求职者自身增长见识、积累经验,也能为个人履历添砖加瓦,进而提升求职成功率。但求职者在选择“实习中介”时,不能被求职压力和焦虑冲昏了头脑而作出盲目选择。必须先通过各种途径对“实习中介”进行谨慎考量,保持理智、审慎对待,不轻信其各类承诺。此外,若发现中介有“猫腻”、或自身权益受到侵犯,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曝光中介不法行径。

另一方面,求职者也不应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花钱实习”这条“捷径”上。求职者应树立良好就业观,关注自我价值的提升,关注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对文化素养的积淀。要想真正增加求职筹码,必须将实习、社会实践等经历真正内化为个人能力和素质。只有这样,求职者才能将更完美、更优秀的自己呈现在用人单位面前,而不是只递交一份与自身素质并不匹配的华丽简历。

编辑: 王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