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西南联大何以创造教育奇迹

2017-11-15 16:48 来源:深圳特区报
梁思成接过图纸,喉咙哽咽住了:“你知不知道农民盖一幢茅草房要多少木料?你给的木料连盖一幢标准的茅草房都不够!”

这所学校因战乱而生,却创造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这所又穷又破的学校只有8年多,却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8年时间,培养毕业生3343人,其中诞生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73位“两院”院士。这就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西南联大。

今年11月,西南联大建立80周年,参加纪念活动的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南联大物理系1938级校友杨振宁说,西南联大在昆明开学是1938年,结束是1946年,前后只是八年的时间,但自己很幸运在这八年之间曾经有七年是在西南联大学习、做研究。“这七年的时间对于我后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7年发生了“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保护文化和教育,高校南迁长沙,1937年11月1日,由清华、北大、南开三校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后因日军快速南下,战火漫延至长江沿线,长沙告急,当时的教育部又决定将三校撤到云南。1938年3月,三校师生分三路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云南昆明,其中最大的一支陆路学生队伍有300多人,在部队的护送下,穿过崇山峻岭,越过炮火横飞的战场,经过两个多月的跋涉,行程3600多公里,一个都没有少地来到昆明,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长征。新组建的西南联大于当年5月4日开课,8年来,它继承和发扬了清华、北大、南开三校的优良传统,名师荟萃,人才辈出,成为举世公认的学术重镇、人才摇篮和民主堡垒。

西南联大何以如此成就巨大,“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清华大学校长、后来实际主持西南联大工作的梅贻琦的这句话道出了其中的真谛。

梅贻琦在政府位高权重,但他卖掉了汽车,辞退了司机,为了组建承揽工程与项目的学生服务社,以赚取外快贴补教师们的困苦生活,他几乎卖光了自己所有值钱的东西。有时,梅家常连青菜汤都喝不起了,偶尔吃一顿菠菜豆腐汤就是过节。

到昆明后,西南联大没有校舍,主要租借民房、中学、会馆上课,学校把大部分经费用来购买了图书和设备。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来到昆明后,校长梅贻琦请两人为西南联大设计校舍。一个月后,一个现代化大学跃然纸上。但这个一流设计方案立马被否,因为学校拿不出这么多经费。此后两月,梁思成把设计方案改了一稿又一稿:高楼变成矮楼,矮楼变成平房,砖墙变成土墙。

当梁思成夫妇交出最后一稿时,联大建设长黄钰生满脸无奈地说:“除了图书馆屋顶可以使用青瓦,教室、实验室可以使用铁皮之外,其他建筑的屋顶一律覆盖茅草,砖头木料再减一半,麻烦您再作一次调整。”梁思成忍无可忍,冲进校长办公室,对梅贻琦说:“改!改!改!你还要我怎么改?茅草房?每个农民都会盖,要我梁思成干什么?”梅贻琦把图纸一张张收好,歉疚地说:“思成,以你的大度,请再谅解我们一次。”

梁思成接过图纸,喉咙哽咽住了:“你知不知道农民盖一幢茅草房要多少木料?你给的木料连盖一幢标准的茅草房都不够!”

梅贻琦喉结上下滚动,声音颤抖:“思成,等抗战胜利后回到北平,我一定请你来建世界一流的清华园,算是我还给你的……行吗?”

半年后,一幢幢茅草房铺满了西南联大校园。

可就是这所茅草房大学却迎来了大师云集,看看这些在现代学术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学校常委会由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三位组成,中国文学系有朱自清、胡适、刘文典、闻一多、沈从文、王力等,外国语文学系有吴宓、钱钟书、朱光潜等,历史学系有陈寅恪、傅斯年、钱穆、吴晗等,哲学心理学系有汤用彤、冯友兰、金岳霖等,算学系有陈省身、华罗庚等,物理学系有吴大猷、叶企孙、周培源等……几乎每个院系、每个学科,都不乏如雷贯耳的大师,他们在各个领域,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因战争而生的西南联大,教授们生活简单困苦,但学术研究十分活跃,为常人所难以想象。物理系教授吴大猷为给病妻治病,每天不得不化装成乞丐,到菜市场捡剩骨头为妻子熬汤。费孝通的女儿是在凌晨寒风中出生的,那一夜,日寇飞机埋葬了他所有的家产。身无分文的他,从农民家里为孩子乞来了一件件小破衣褂。数学大师华罗庚的屋子被炸后,只好到西郊找了个牛圈,把牛圈上头堆草的楼棚租下来。闻一多不得不挂牌治印,补贴家用。可就是在这样生活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这些知识分子以学术为志业报效国家,他们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拿出了可以与国际学术比肩的学术成果,保留了读书的种子,传承了文化的基因。

西南联大在学术方面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西南联大虽然成为过去,但它的精神仍然值得尊敬与学习,正如冯友兰在西南联大简史中所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这就是一所大学的担当与责任。西南联大奉行的“教授治校”、“通识教育”、“中西会通”、“文理会通”、“古今会通”等治学经验,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如何培养人才,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直是我们所孜孜以求的目标,钱学森提出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成为一个时代的“钱学森之问”,看看80年前的这所茅草大学,或许能从其中找到一些答案。(作者系文化学者)

编辑: 王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