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大家 > 

十大网络用语值得玩味

2017-12-21 14:26 来源:东方网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作为“汉语盘点2017”活动最具网络特色的组成部分,2017年12月18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7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作为“汉语盘点2017”活动最具网络特色的组成部分,2017年12月18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7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本次发布的十大网络用语依次为:“打call”“尬聊”“你的良心不会痛吗?”“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皮皮虾,我们走”“扎心了,老铁”“还有这种操作?”“怼”“你有freestyle吗?”“油腻”。(12月20日东方网)

就在十多天前,媒体也曾公布过“2017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你有freestyle吗?”“扎心了,老铁!”“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尬聊”“你的良心不会痛吗?”“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请开始你的表演”“还有这种操作?”“戏精”“皮皮虾,我们走!”等。真假李逵,事实难辨。

同样都是“2017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比较一下,不难发现其中有不少差别。其中七个网络用语是相同的,还有三个网络用语不同,占了30%,十大网络用语的排序差别较大,例如,“你有freestyle吗?”,之前排在第一,而现在则是排名倒数第二位。

认真查阅一下不难发现,两种不同版本“2017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原来出处不同,一个是根据人民日报微博发起的小调查,有近3万网友参与票选得出来的。另一个则是基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网络媒体部分),采用“以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为主,以人工后期微调为辅”的方式提取获得的。通俗地讲就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到的。不同方法得出的十大网络用语相似度不小。网友票选的网络用语主观性比较强,大数据分析得出的则相对比较客观,反映相对真实,3万网友和全部网民相比还是一个小众,如果参与票选的网友越多则与大数据分析的结果越接近。

鲁迅曾经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笔者看来,网络上本没有什么网络语言,只是使用的人多了,也便成了网络语言。

网络用语幽默风趣、特点鲜明、灵活多变,深受网民的喜爱。网络用语其辨识度和使用度都极高,是当前网络生活的代表性特征之一,“2017年十大网络用语”自然也不例外,这十大网络用语或来自于电影、电视综艺节目,或来自于直播平台,无不生动描绘着网民一年来的关注关切和喜怒哀乐,反映着网民的语言文化生态,反映了网络的变化。一年网事尽在其中。据最新统计,中国网民的数量高达7.51亿,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中国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可想而知,网络语言也是大众化的语言,不妨从“2017年十大网络语言”中读出人们的网络生活和内心世界,网络生活折射现实。“2017年十大网络语言”也可以反映百姓的真实生活,值得揣摩和玩味。

 

编辑: 王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