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使用国家地图被罚”是堂警示课
国家工商总局日前公布2017年第三批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其中,上海一广告公司在广告中使用中国地图时,因未完整展示中国地图,被罚款100万元。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信息,某公司在航机杂志上设计广告时,使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未将国界线完整、准确地表示,损害了国家尊严及利益。(12月26日《北京日报》)
从法律角度而言,利用国家地图作为广告元素,虽法律并不禁止,但最基本的应将国界线完整、准确地表示。而该公司,在已知其广告地图绘制错误的情况下,仍未将我国领土表示完整、准确,客观上持续了违法行为,放任了危害后果的继续发生。此行为违反了《广告法》第九条规定,广告不得损害国家的尊严或者利益,泄露国家秘密。因此被判罚不冤。
其次,从情感角度而言,任谁看到不完整的国家地图,被用在产品广告宣传方面,都会心生愤怒。中国地图是为明确中国版图而绘制的地图,无论整张地图的大小是多少,最基本的须保证国界线完整与准确,而不应肆意裁剪,从而破坏地图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所以,对于有爱国之心的公民而言,对此是难以容忍的。
再者,从广告传播而言,不完整或出现错误的地图,极容易引起误导。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人而言,这样的广告宣传品更是一种“负面教材”。而一旦这样的广告宣传品走出国门,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不容小觑。尤其是,网络传播速度迅捷的当下,这样不准确、不完整的地图,其影响力、破坏力更大。
同样,在生活中,许多广告、展览、宣传品、名片等都经常使用中国示意地图,这些看起来是无关紧要的小事,但是,无论是地图,还是示意地图,虽然表示得比较简单,却具有非常强的政治性。“问题地图”不仅会产生不良影响,更或直接触犯法律。为了维护国家版图的尊严,以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就须规避不合规地图的出现。
实际上,为了规范中国示意性地图的使用,国家测绘局专门印发过《关于正确使用中国示意性地图的通知》(国测图字[2007]3号),其中就提出,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生产、经营、科研、教学、宣传等活动中,公开展示、登载和使用中国示意性地图,都必须完整、准确反映中国领土范围,保持国界线的形状特征,不得随意删减或用其他图形遮盖。
因此,“不当使用国家地图被罚”是堂警示课,一方面
对于后来者而言,即便将国家地图用于广告、展览、宣传品等,也应注意地图的准确性、完整性;另一方面,这也提醒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地图市场的监管职能,对“问题地图”坚决依法惩处;再者,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理应站在爱国的高度,对中国地图多些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