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深圳智库 > 

二胎时代应探索逐步将学前教育纳入到基本公共服务范畴

2018-01-31 10:21 来源:深思网
最后是鼓励发展一些特色类的优质私立幼儿园。无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普惠性幼儿园,主要是满足家长对于学前教育的基本需求。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深入实施,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呈愈演愈烈趋势,学前教育问题也成为今年各地两会的热门话题。广东省第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记者会上,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透露,按照正常的发展速度,每年只需要增加20万个学前教育学位,但明年广东将迎来“二孩”入园小高峰,需增加30多万个学前教育学位。2017年,深圳常住人口新出生人口24万人,在常住人口的出生人数上已经超过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可能已经成为中国每年新出生人口最多的城市。可以说,未来几年,深圳的学前教育压力空间巨大。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次提出实现“幼有所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而学前教育在不同区域、机构、人群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尤为突出,由于幼儿教育目前还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政府的投入相对较少。2016年,深圳市的学前教育财政经费约为15亿元,在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比重仅为4.3%,远低于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以及大学教育的经费投入。长期以来,深圳的学前教育一直走市场化道路,公办幼儿园数量较少,比例不足4%。这种“企业办社会”的方式固然节约了政府财政,缓解了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问题,但也带来一系列其他问题,由于出于营利冲动,民办幼儿园只能通过扩大班额、压缩教师配比、降低教师工资待遇、克扣伙食等方式降低成本,不仅导致学前教育质量难以保证,而且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就是这种体制的集中表现。

相比其他教育阶段,幼儿园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身心发展尚不健全,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有限,是最容易受到伤害和最不适合市场化的群体,需要逐步把学前教育纳入到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并不意味着要实行免费教育,而是要增加政府责任,提供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即使是欧美发达国家以及北欧等高福利国家也没有完全对学前教育实现免费,日本也是在近年来才提出将免费幼儿教育作为努力方向,其他国家大都是对困难家庭或对个别年龄段(如3-4岁)提供免费学前教育。在这个意义上,为了保证幼儿园的质量,提高幼教老师待遇,甚至可以适当提高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收费标准。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解决提升学前教育的发展质量。

首先,提升公办幼儿园比例。《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增加幼儿园中小学学位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意见》中规定各地公办幼儿园占比要在30%以上,与之相比深圳相差甚远。可以通过改造、新建等多种方式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新建住宅小区要配套公办幼儿园,同时将公办幼儿园的管理从深圳市投资控股公司回归教育部门。

其次,要规范支持普惠性幼儿园。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坚持公益普惠,在大力发展公办园的同时,积极引导和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由于受条件所限,非公办幼儿园占主体地位的现状仍将长期存在,政府可以加大对普惠性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在给与资金扶持的同时,在教学和服务标准上予以严格规范,建立定期检查制度。

再次,支持发展非营利性幼儿园。国外不少幼儿园是非营利组织主办,既可以调动社会资源,同时也避免了企业的营利性冲动,是学前教育的较好补充。深圳市不仅可以鼓励非营利机构兴办幼儿园,而且可以支持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最后是鼓励发展一些特色类的优质私立幼儿园。无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普惠性幼儿园,主要是满足家长对于学前教育的基本需求。同时也应该适当降低市场准入,允许市场上存在一些收费较高的高端私立幼儿园。(作者:倪晓锋 单位: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编辑: 王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