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论见 > 第十七期 > 

“春节自救指南”,可否泯然于一笑间

2018-02-09 16:33 来源:光明网
虽然说,引发共鸣的“春节自救指南”切合了现实,道出了烦恼,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种泡沫化、夸大化的情绪渲染。

2017年的第一首神曲,比往年来得要早一些——昨日,一首名为《春节自救指南》的歌曲横扫朋友圈,这首被称为“春节回家·舌战群戚·自我救赎·必备良药”的歌曲简直有如醍醐灌顶,让不少年轻人表示有同感,甚至不少人呼吁希望能在央视春晚上听到它。(1月18日《深圳晚报》)

既然称之为神曲,显然情节夸张而不太靠谱。网络的快餐化,带来了精神层面的简单化,自救指南实为一种矫情的表达,若不能透过现象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对“神曲”一笑而过,仅有精神层面的消遣,那么就无疑会放大内心的恐惧,让自救成为一种行为上的指南。

网络营造了一种宽松的氛围,让交流变得更为方便快捷,不过也容易助长情绪上的泡沫。近年来,与“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倡导相对应的,则是“逼婚恐惧”下的“恐归”。孩子平时看望父母的时间就少,然而逢年过节,有了时间也不愿意回家团圆。其所谓的理由,要么就是“父母逼婚太烦”、“亲朋问收入太难堪”等理由。与回家的团圆的传统延续和情感需求相比,无论无如也不能成为羁绊的各种理由,反倒占据了上风。于是乎,在感叹“人情冷落”和“节味不浓”之时,却无视了自身在其间扮演的不光彩角色。

近日,有媒体报道,浙江大学生杨国中深圳睡桥底、捡纸皮流浪10年,因“混的太差”不敢回家面对亲人。一个原本听话懂事、靠勤工俭学读完大学的孩子,何以“无颜见江东父老”,确实具有样本解剖的价值。虽然这仅是一个极端化的个案,不过却跟整个社会弥漫的“神曲”价值导向有关。当“自救”式的恐惧成为一种主导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有多远,一个人有勇气就会丧失得有多快,并因之把逃避作为最好的“自救方式”。

虽然说,引发共鸣的“春节自救指南”切合了现实,道出了烦恼,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种泡沫化、夸大化的情绪渲染。

当恐惧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情绪之后,人就往往变得极为脆弱而矫情。在特质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精神上的疾患反倒日益严重,抑郁、精神病患者井喷式增长,自杀率也居高不下,其间原因值得深究。样本显示,2016年一项权威的调查表明,河北省各类精神疾病的患病率达140.47‰,这意味着每百人中就有14个人患有精神疾病。压力大是造成精神疾患的主要原因,而解决之道就是要“释放压力”,多一点“常回家看看”式的“心灵鸡汤”,少一点“舌战群戚·自我救赎”式的“自救神曲”,才能不被不良情绪所左右,并把“神曲”奉为“神明”。

真正的自救,还在于要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唯有将心比心和反求诸己,淡看名利而保持冲和淡定,才不会被假象所蒙蔽,也不会因浮躁而迷失。(堂吉伟德)

编辑: 王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