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大家 > 

对大学生“学习不刻苦”不能简单乱套法律

2018-03-12 10:52 来源:东方网
懂法才是对法律的最好尊重,对法律来说,个人理解容易产生歧义的东西还要谨慎让公众分享。

近日,一则关于“大学生学习不刻苦涉嫌违法”的消息引起不少热议,起因是有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看到了“应当刻苦学习”的字样,不少网友在抱着娱乐心态转发的同时也在询问,按照法条的规定大学生学习不刻苦真的涉嫌违法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十三条内容为“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尊敬师长,刻苦学习,增强体质……”但这不是强制性条款,更类似一种宣誓性条款,代表国家的倡导与希望,意在鼓励、支持、期望高校学生将刻苦学习作为自己的一项义务,使之努力践行并遵守。所以整部《高等教育法》甚至其他相关的法律,都没有有关违反“刻苦学习”这一规定的法律后果的表述,因而可以从法理上认定“刻苦学习”条款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法律规则。当然,大学生“学习不刻苦”不是没有后果,这个后果是可能是要承担成绩不好、拿不到奖学金甚至毕不了业等学业上的不利后果,但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所谓法律规范,必须由法律关系与法律效果组成。从法理上讲,只有当一个行为危害到他人之利益或者公共之利益时才应当被限制,大学生不刻苦学习是否对他人利益产生侵害这或许是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但尚未严重到要通过法律来规范的地步。这个时候,对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更要针对不同原因辨证施治。

这就要求,就学校而言,给大学生设立“助跑线”,通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让课堂更加吸引大学生;让大学生明了“终点线”,通过引导帮助大学生做好就业前景规划,让大学生自觉刻苦学习应对未来;为大学生成立“啦啦队”,通过更科学的奖惩措施,鼓励大学生刻苦学习。而就政府而言,要给大学生一个“推进器”,采取更加有效的就业保障措施,完善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政策。就社会而言,要给大学生求职设立一道公平公正的起跑线,杜绝萝卜招聘和歧视性招聘。

总之,大学生“学习不刻苦”,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和社会的原因,仅仅把责任推到大学生身上,甚至试图简单粗暴的套用法律吓唬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懒政。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新生事物的知识分享平台也需要相应的规范,绝不是谁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回答公众疑问。大学生“学习不刻苦”涉嫌违法,就是国内某知名知识分享平台上的一条针对“在中国生活,有哪些行为可能涉嫌违法却鲜为人知?”问题的回答。结果这两三行字的传播范围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他的回答被网友截图后在社交网络中得到了大量的转载,同时也饱受质疑。懂法才是对法律的最好尊重,对法律来说,个人理解容易产生歧义的东西还要谨慎让公众分享。

编辑: 王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