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 亿万用户如何才能不“裸奔”
重大预警!多家国家机关、金融机构Wi-Fi密码被窃,9亿用户如同“裸奔”。(2018年03月29日央视财经)
Wi-Fi,家中、办公室、车上、商场,现在无处不Wi-Fi。
Wi-Fi全称叫做无线保真,属于在办公室和家庭中使用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这本当是给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以便利,名曰“无线保真”,但却不保用户信息安全,连国家机关、金融机构Wi-Fi密码都被窃,更何况普通百姓用户?原来,消费者花钱购买Wi-Fi设备,缴纳电信流量费用,设置属于自己的登录密码,实际上,自己的Wi-Fi密码,可能早就被人悄悄地偷走了。这个责任该谁负?
购买和使用Wi-Fi,9亿用户却如同“裸奔”,想一想,这该是何等尴尬的事情,用户的信息安全还有何可言,自己花钱买Wi-Fi,却如同自己花钱卖自己。现实中,因为个人信息泄露,不仅使得自己的生活遭骚扰,更因为信息泄露导致一些人蒙受重大经济、财产损失,甚至导致其他的安全问题。如此重大的问题,岂能任其发展?
国家机关、金融机构Wi-Fi密码被窃,亿万用户成“裸奔”,只因一个“万能钥匙”,这究竟是何神器?据观众的举报,《经济半小时》记者打开手机软件商店,无论是安卓手机系统还是苹果手机系统,软件商店里都有一款叫做Wi-Fi万能钥匙和Wi-Fi钥匙的免费软件。它的下载排名非常靠前,销售业绩非常火爆,它的图标如同一个电波发射信号,寓意着无论你身在何处,Wi-Fi都可以一键链接。而这两款软件会将所有的Wi-Fi信息放进它编织的后台程序里,只要消费者下载并使用,这个消费者的手机就自动成为了这个软件的一个流动间谍。
很显然,用户信息裸露,鬼就出在这个所谓“万能钥匙”身上。那么,如何才能保证Wi-Fi信息不裸奔,自然,有鬼就得“打鬼”。编制“万能钥匙”者是谁,网信部门必须列入“净网行动”,严查严处,还用户一个明白。再是电信部门,用户花钱买Wi-Fi,相互间就形成了契约关系,你就有义务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换句话说,电信部门不可只卖Wi-Fi流量,不管用户安全,更不能“万能钥匙”软件编织者同流合污。
信息网络社会,在电子信息无比发达的时候,用户却成为了任人宰割的羔羊,现在随意打开一个软件,下载一个内容,首先就是声明将暴露个人头像、手机号等信息,看似自愿,实则是绑架,你拒绝就什么也不能干,同意,就意味着自愿出卖自己的信息,此实属让人无奈,但不能容然。
必须强调的是,层出不穷的互联网技术,本是为了让大家的生活更为便利,无论Wi-Fi钥匙也好、Wi-Fi万能钥匙也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是真。如果不经对方同意,用一把钥匙,瞒天过海的偷偷打开所有人的Wi-Fi大门,这就是偷窃,就是违纪违法。打开Wi-Fi大门的“万能钥匙”,肆无忌惮地获取他人密码,让所有人随意地进出,其隐患堪忧,对此,用户很无奈,相关部门必须堵住这些互联网上的黑洞,避免恶性事件发生,切实维护好消费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