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穿旗袍“亵渎”了中国文化?
相信大多数人不会想到,一个年轻漂亮的美国高中女生就因为在毕业舞会上穿了一件红色的中式旗袍,就引发了西方社交媒体上的一轮激烈论战。许多人言辞激烈地指责她是在“消费”和“亵渎”中国文化,是对中国文化的“不尊重”和“冒犯”。
其实,乐衷于穿中国旗袍的老外何其多也?即便是万众瞩目的好莱坞巨星们也没少被旗袍的魅力所俘获。安妮·海瑟薇在电影《一天》里,穿了一身蓝色的旗袍;妮可·基德曼被誉为最适合穿旗袍的欧美女星;"小赫敏"艾玛·沃特森曾穿了一身白色旗袍出席英国温布尔登网球赛开幕式。当时怎么没人说这些明星在“亵渎”和“冒犯”中国文化?莫非名人有“特权”?莫非普通外国人没“资格”穿中国旗袍?
穿个衣服而已,真的不值得上纲上线扯到什么“文化欺凌”与“种族歧视”上。今日之中国早已不是许多年前那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了,犯不上外国人有点什么风吹草动,咱们就反应过度。正如哲人所说的那样,如果一个人在“自尊”上过度敏感,只能说明他骨子里存在“自卑”。对于那么多“亡我之心不死”的外部势力我们都能坦然笑对,还能怕老外穿件旗袍给中国人造成什么伤害?
再者说,中国人向来讲究兼容并包,从来不是喜欢把自家好东西敝帚自珍的小气民族。我们乐于看到老外张嘴闭嘴吟诵中国古诗词,我们乐于看到老外咿咿呀呀学唱中国戏曲,我们乐于看到老外看到中国美食就双目放光,我们乐于看到老外为中国美景如痴如醉,同样我们也乐于看到老外喜欢我们的民族服饰和其背后所代表的历史文化。让更多老外通过传统文化成为中国人的朋友,这不是一件大好事吗?我们又何必过于敏感以至于总觉得“有刁民想害朕”?那岂不是太可笑了?
让人骄傲和欣慰的是,当这一争论从西方社交媒体传播到中国的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后,绝大多数中国网友的表现却异常地“淡定”。有的说“这位美国小姐姐穿上旗袍很漂亮啊”,有的说“很高兴看到外国人也喜欢中国民族服装”,有的说“这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有的说“希望看到更多外国朋友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和西方社交媒体上那些反应过于激烈的网友相比,中国网民表现出了一种大国国民才有的自信与从容,有了这样的心态,中华之崛起与复兴也就有了心理基础和精神准备,值得浮一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