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视野 > 

“流沙手机壳机场安检遇尴尬”拷问细节安全

2018-05-08 09:07 来源:东方网
在手机壳背面设计中使用流动液体,营造灵动感的“液体流沙手机壳”,因为时尚、美观而在朋友圈中悄然走红。

在手机壳背面设计中使用流动液体,营造灵动感的“液体流沙手机壳”,因为时尚、美观而在朋友圈中悄然走红。不过,这类手机壳隐藏着一些“麻烦”。近日,王女士从成都搭乘航班回北京过安检时,工作人员要求将她的液体流沙手机壳托运,但让王女士感到疑惑的是,“之前在北京、深圳、鞍山等地搭乘航班时,都随身携带过”。(5月6日《北京青年报》)

据报道,不少商家在介绍液体流沙手机壳时表示,产品使用了“高强度后盖面板”,可以“防漏”,但多数商家在详情介绍页面,并未提醒该产品能否带上飞机、是否需要托运等信息;同时,对于这类手机壳使用的液体是什么,能否带上飞机这些问题,有商家直言“里面是矿物油”“不能带上飞机”,有的认为没有问题,有的是刻意回避。

而各航空公司对流沙手机壳也持有不同态度。以新闻中的王女士为例,之前在北京、深圳、鞍山等地搭乘航班时都可以随身携带,但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搭乘航班却遭到了拒绝。由此可见,流沙手机壳因为液体不明,且安全性能不明,极容易成为潜伏手机用户身边的“炸弹”;而航空公司安全口径不一,除了给用户带来混乱,更有可能埋下安全隐患。

根据相关规定,旅客搭乘航班时,化妆品、药品之类的液体物品,单品携带不超过100毫升,总量不超过一定量就可以。但具体到流沙手机壳上来说,更缺乏相应的细节规定。比如,如果这些流沙手机壳的液体易燃易爆液,无疑安全隐患是巨大的;即便密封不易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也有可能。毕竟,航空安全不能忽视这些安全细节。

同样,流沙手机壳中的液体究竟是何物?笔者以为,于手机用户不能一知半解,要知道随身携带的物品,安全性应是第一位的,据化学专业人士介绍,手机壳内的液体应该是矿物油加染剂制成。矿物油根据其加工工艺,质量不尽相同,优质的矿物油对人体无害,而劣质的矿物油,容易发生氧化损伤皮肤,劣质染剂也能造成皮肤过敏。

再者,对于流沙手机壳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相关部门也应重视起来。比如,对产品质量须加强监管,并督促相关生产企业,加强质量溯源,健全原材料验收制度等,在产品包装上详细标明产品的成分及使用的安全警告标识,以消除质量安全隐患;同样,对于销售商而言,也应把好销售产品质量关,谨防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总而言之,“流沙手机壳机场安检遇尴尬”拷问的是细节安全。表面看是携带流沙手机壳可能造成的乘航班不便问题,更深层次而言,伴随着时代和科技发展,对一些新兴网红产品,应该完善相关安全标准与安全监管措施,以确保消费者用之安全,更确保不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一言以蔽之,细节安全不容忽视。


编辑: 王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