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干净的钱更容易引起善意行为

2018-05-08 09:51 来源:深圳特区报
周欣悦让学生在多位菜市场摊主的身上重复实验:先用干净的钱,再用脏钱。回去后再称一下买回来的东西是否缺斤短两。

尽管不少人误以为市场中会发生“劣币会驱逐良币”,但真实的历史上,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在市场条件下发生过。真实发生过的,只有“良币驱逐劣币”,或者良币劣币并存,且分别定价。

最近,浙江大学的周欣悦教授获得了第七届菠萝科学奖心理学奖。周欣悦做过不少心理学实验,其中一个是“干净的钱更容易引起善意行为”。

周欣悦让学生在多位菜市场摊主的身上重复实验:先用干净的钱,再用脏钱。回去后再称一下买回来的东西是否缺斤短两。周欣悦的研究认为,摊主的行为存在一个“微小但可靠”的转变:接触脏钱与过度收费存在联系。

这是一个有趣的实验,对经济学者也有大启发。

摊主在收到脏钱时,更容易缺斤短两,收到干净的钱时更不容易缺斤短两,周欣悦认为这是因为“干净的钱更容易引起善意行为”。如果周欣悦理解经济学的道理,她就应该明白,这其实是因为摊主对不同的钱给了不同的评价。

保存脏钱其实存在不小的成本:不卫生可能带来疾病,脏钱的外表也让人心里不那么舒服。所以人们一般不愿意接受脏钱。但是,人们也不愿意陷入“不接受法定货币”的纠纷,那多少会带来一些麻烦。所以,摊主们的明智做法是,接受脏钱,但是少给点菜。也就是说,摊主们暗中给脏钱更低的评价。

收到干净的钱时,摊主们更不容易缺斤短两,这不是因为干净的钱引发了摊主们的善意,而是因为摊主们对干净的钱评价更高。

所以,表面上看,是善意的不同,其实,是成本的不同。

很多人都知道“劣币驱逐良币”这句话。“劣币驱逐良币”是说,人们会把良币藏起来不用,只用劣币,良币慢慢退出了流通,市场上只剩下了劣币。很多人常说,市场经济容易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但是他们完全搞错了。因为,交易是双方意志共同决定的。的确,买主更愿意用劣币,但问题是,卖主不愿意接受劣币,所以,“劣币驱逐良币”根本就不会实现。

“劣币驱逐良币”另有一个称呼——“格雷欣法则”。但是原版的“格雷欣法则”是有一个重要的前提的,那就是强制规定兑换比例,也就是说,强制卖主接受。只有卖主没有选择时,才会接受劣币。所以,“劣币驱逐良币”不会发生在市场上,而是会发生在干预下。

法定货币都带有强制接受的属性,但即便如此,如果不是特别严格,市场也会出现有趣的变化。

干净的钱是良币,脏钱是劣币,如果按照人们对“劣币会驱逐良币”的错误理解,所有人都用脏钱,干净的钱就会退出流通。

但是周欣悦的实验表明,当市场上同时存在劣币和良币时,人们会对劣币和良币分别给予不同的定价。这个不同的定价甚至很难让人察觉,要通过反复实验才能发现。

为什么我们只能偶尔收到脏钱,大部分脏钱还是退出了流通呢?

正是因为这种暗中的不同定价。想想看,拿着脏钱比拿着干净的钱成本要高,买到的东西又相对要少一点(尽管人们没有明确地觉察到),使用脏钱也常常会受到卖主的抱怨,于是,不少脏钱消失了——大部分脏钱被拿到银行换成了干净钱。

在古代,经常会同时流行良币和劣币。拿白银来说,古代白银并非成色一致的。一些成色更好银两,能买到的东西更多,而成色差的白银只能买到更少的东西,这都是买卖双方都遵守的规则。比如民国时期流行墨西哥银元(又称鹰洋),由于墨西哥银元铸造更精,含量优且稳定,所以它的购买力更强,流通更广。

可以说,尽管不少人误以为市场中会发生“劣币会驱逐良币”,但真实的历史上,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在市场条件下发生过。真实发生过的,只有“良币驱逐劣币”,或者良币劣币并存,且分别定价。

即便在政府强制规定接受的情况下,劣币也难驱逐良币。比如,朱元璋搞纸币的通货膨胀,尽管一时间有用,但他搞的纸币体系最终还是崩溃了。到后来,明朝根本就不再搞纸币了。又比如,蒋介石搞金圆券,强制收缴民间黄金,强制民间接受金圆券。蒋经国“上海打虎”还被传为“敢斗权贵”的美谈,其实就是强制推行金圆券劣币。最后,不仅金圆券被良币驱逐,蒋介石自己都被驱逐了。

(作者系财经学者) 


编辑: 王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