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论见 > 

单选题变“双黄蛋”, 高考试题能否建立纠错机制?

2018-06-26 09:21 来源:衢州日报
高考试题揭晓之后,正面回应和解释,同样也是应有之义。据报道,高考结束后,针对上述试题,网上就出现了“选A还是选B”的争议。不过,此事也引发了对一个问题的思考:高考能否建立和完善纠错机制。

高考结束没几天,一道高考题突然“火”了。据多家媒体报道,2018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全国I卷第8题(选择题)出现了两个答案都正确的情况,引发热议。使用该套试卷的包括河南、河北、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安徽、山东、山西等10个省份。所有省份的教育考试主管机构均发布公告,称经专家评议,考生单选A或B均给6分。

据报道,高考结束后,针对上述试题,网上就出现了“选A还是选B”的争议。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一项,按照各省考试院给出的参考答案,应选A,多数考生也认为A错得明显,此题为送分题,但也有不少家长和考生,甚至包括一些大学教授都认为B同样错误,选B也应当得分。在高考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6分的差距,可能将两名学生拉开很大距离,甚至可能关系到考生能否考上心仪大学。因此,争议之声十分激烈。

众所周知,高考命题是一项极其严肃的大事,而确保试题的严谨性,是重中之重。一道单项选择题,出现两个正确选项,一定程度上说,确实有失严谨。

好在各省教育考试院没有机械教条地遵照参考答案,而是对舆论声音高度关注,并立即组织有关专家,对该试题进行分析,最终认为考题本身无问题,但不同群体从不同角度,对B项选择有不同的理解。最终综合各方面意见与高中教学实际,作出了合理调整,可谓在维护高考权威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考生权益。

这样的担当精神值得点赞,良性互动也足以消弭舆情风暴。不过,此事也引发了对一个问题的思考:高考能否建立和完善纠错机制?

为了确保命题质量,每年的高考都要设置多道监督防范机制。通常情况下,命题工作分为命题组和审题组两部分,相互制衡。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参与命题审题工作的专家学者毕竟人数有限,谁都不能保证永远不会出现差错。倘若考前发现差错,或许还可以弥补。但考试之后被考生或广大中学老师揪出某些疏漏,如何回应,目前并没有一定之规。相对而言,理科试题的是非对错,比较容易辨析,因此各省教育考试院才能及时予以回应。但是,如果全靠临时性回应,未免太被动。尤其是文科类试题,往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倘若没有相应机制,确实很难分省单独回应。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纠错机制,以防万一。

在机阅时代,高考之后,试题的扫描处理需要一段时间。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在阅卷之前进行纠错。譬如,可以在高考之后统一设置一、两天的反馈环节,充分吸取广大师生的意见看法,而后召集相关专家进行分析讨论,并且在阅卷前做出公开统一回复。

每一部法律的出台,最高法都要字斟句酌进行司法解释;高考试题揭晓之后,正面回应和解释,同样也是应有之义。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很多质疑都往往经不起推敲,但并不代表所有的意见都是没有价值的。认真审阅,有错必改,才能最大限度地让考生放心,保证高考公平。

编辑: 王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