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大数据不能解决“知识”问题

2018-07-31 14:42 来源:深圳特区报
​数据,信息和知识三者的关系是“人们利用知识,处理数据,获得信息”,这种关系不能倒过来,也就是说,数据本身不意味着信息,也不意味着知识。大数据虽然有用,但它至多只是个体选择目标或手段时的一个辅助工具。

数据,信息和知识三者的关系是“人们利用知识,处理数据,获得信息”,这种关系不能倒过来,也就是说,数据本身不意味着信息,也不意味着知识。大数据虽然有用,但它至多只是个体选择目标或手段时的一个辅助工具。


自从马云说出“大数据将使计划经济越来越大”以来,很多经济学家都做了批驳,指出“大数据乌托邦”的谬误。但最近笔者发现还是有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为此,笔者觉得有必要再写一篇来澄清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大数据乌托邦”的观念将可能是导致改革停滞甚至后退的一个因素。


我们认为,假如我们理解了数据、信息和知识这三者的区别,那么“大数据不能导向计划经济”这一结论是很容易理解的。而且,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确实没有弄清楚这三者的区别,往往会把这三种混为一谈。


我们把数据视为客观的符号,是人们行为的历史记录,由数字或文字组成,数据可以是经过处理的,也可以是没有经过处理的。相比之下,信息是主观的,信息意味着相关主体获得了某种认识,数据是否构成信息,构成什么样的信息,都是因人而异。把一堆经济运行数据放在经济学家面前和放在医生面前,对他们来说,这堆数据的信息蕴意是完全不同的。同样,医疗数据对经济学家和医生也意味着不同的信息,这不仅与他们专业能力的差异有关,也与使用数据的目的有关。最为明显的例子是“价格”。在“价格”这种数据面前,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买进,有的人卖出。显然,同样的价格数据对不同人而言有不同的含义。


以上的论述表明,数据要通过个体的头脑,经过他的理解才能转变成他的信息。数据变成什么样的信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也因时而异。数据转化成什么信息,又与个体的知识有关。也就是说,在个体使用数据,将数据变成“他的信息”之前,必须事先拥有某种知识。那么什么是“知识”呢?我们说,“知识”可以理解为“因果关系的逻辑”。比如市场的成交量是数据,但帮助他从成交量中得出某个结论的逻辑是知识。


个体运用他认为有助于达到他目的的知识来处理数据,获得信息。由于知识必然与“他认为是否有助于达到他的目的”相关,所以,知识也是主观的。知识是被个体“调用”的,他用什么知识,不用什么知识,都与他自己的判断相关。换句话说,知识不是由他人塞到他脑子中,然后由他人来决定他应该使用什么知识的。概而言之,个体运用他的知识来使用数据,将数据变成信息。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获知相关关系,但数据分析不能自动地揭示因果关系,后者是个体通过经验和理论方面的学习得到的。还有,因果关系作为知识,是与特定情境相关的,在不同的情境下,个体会使用不同的因果关系来达到他的目的。相关关系不会告诉个体在特定情境下他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因果关系。换句话说,有关因果关系的知识并不是以“客观的”方式存在于个体头脑中的。


举个例子,比如开水烫,不能喝,这是有关因果关系的知识。一个口渴的人,面对一杯热的开水,他会怎么做?他可能会等一段时间,等水凉了再喝,也可以对着开水吹气,使之快点凉。那么,个体究竟会选择哪一种方法呢?大数据能给出答案吗?我们说,虽然通过大数据或许能够得知这个人喜欢喝凉开水,不喜欢喝热开水,但无从得知他究竟会选择哪种方法,因为这牵涉到他在那个情境下对凉开水的需求有多迫切。假如他很急迫,他或许会选择后面这种方法,相反,假如他不急迫,那么他会选择前者。


这种有关“他是否急迫”的知识是主观的与个人的,也是大数据无法收集到的。比如,他突然想起医生说的话,要多喝凉开水,这样他就会等待更长时间,或吹更长时间。知识的主观性和情境性使大数据无能为力,比如在这个例子中,大数据不能事先判断出他是否会突然想起医生的话。每个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中使用他自己认为重要的因果关系去解决他们当时的问题。所以,个体在特定情境下会遇到什么问题,或他想解决什么问题,大数据并不能给出回答。这意味着大数据永远都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辅助手段。可见,大数据本身不构成“思维”,“思维”总是“人”的思维,比如某个人的思维,数据本身不会思维。


大数据不能解决“知识”问题,其原因还在于自然界的因果关系和人类社会的因果关系具有不同的性质。我们可以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获知自然界的因果关系,但对于人类社会的因果关系,却不能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获得,而要通过对人和人的行为的理解才能获得。


概而言之,数据,信息和知识三者的关系是“人们利用知识,处理数据,获得信息”,这种关系不能倒过来,也就是说,数据本身不意味着信息,也不意味着知识。大数据虽然有用,但它至多只是个体选择目标或手段时的一个辅助工具。(作者系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