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论见 > 

罪罚不当 则正义不彰

2018-08-23 11:15 来源:中国青年网
铁路部门的处罚,虽然人性而及时,却失之于柔、失之于宽。

是非不分,则规矩不明;罪罚不当,则正义不彰。


泼皮无赖式的高铁“座霸”,突破了舆论对秩序和规则的底线想象。考试作弊也好、论文抄袭也罢,乃至深扒出的诸般诡异桥段……固然有着私力救济的“人肉”之祸,但更指向法治对“座霸”惩戒之软。恶意霸座、丑恶调戏、拒绝纠错、以耻为荣,这一波“神操作”,虽是个体德行之溃败,更是对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挑衅之肆无忌惮。

公共场所里的这出戏,如果没有警示收场,“座霸”岂非要傲娇上天?又该会是怎样的恶示范?

坦白说,铁路部门的处罚,虽然人性而及时,却失之于柔、失之于宽。第一,所谓载入征信记录,究竟是几个年头?至于限制其购票乘坐火车的“一定期限”,是否过于语焉不详?如此罚则不明,难免叫人浮想联翩。第二,此前济南铁路局方面回应男子高铁“霸座事件”时称,涉事男乘客的行为属于道德问题,不构成违法行为。这样的表态,疑似过于轻率。道理很简单,比方说就合同法而言,乘客购买火车票,承运方和乘客就形成了合同关系,车票就是合同内容。据此,座位号就是合同条款,乘客有权依照合同享受对等服务。“座霸”属于侵权行为,涉嫌违反《侵权责任法》。当然,从最后的定论来看,铁路部门也认同了“霸座事件”的违法定性。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及时有力的依法惩戒才能让公众看到有形的公平与正义。

“座霸”之所以激起民愤,追根溯源,大概两个原因:第一,它触发了公德免疫层面的“耻感”,与传统价值背道而驰。更直白点说,这种“找抽”的行为,但凡有底线的人看了都免不了要“路见不平一声吼”。第二,它衍生出条件反射的焦虑——谁来保护我的座位权?如果座位随便就可以被侵占,如果对号入座的规则成了一纸空文,火车上岂非是谁的胳膊粗谁说了算?

遗憾的是,回溯整个事件的起承转合,有两个边界始终未曾风清气朗:一是法治和德治的边界;二是铁路工作人员作为与不作为的边界。明明涉嫌违法的问题,偏偏要指望道德教化来纠偏;明明是乘警等强制力能解决的问题,却放任“座霸”调戏和霸权。如果刚性的规则和法律不能长牙齿、秀肌肉,这一趟说走就走的旅程,岂非处处充满着不能依法庇佑权益与自由的风险?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恐怕不仅要旗帜鲜明将“霸座事件”归于法治层面去解决,更要给予相关铁路工作人员敢于“作为”的权力保障。另外一点,“放弃劝说”和“为女乘客安排了商务座”是解决“座霸”乱象的合规之举吗?

该讲法律的时候,他跟你用道德抒情;该刚性作为的时候,他跟你拿人性绣花——世间的事情,所谓阴差阳错,大抵就是这般“胡搅蛮缠”。

无独有偶的是:8月22日,乘客高女士和同学在乘坐T398次列车济宁段时,也遭一女子强行占座。该女子购买的是无座票,现场协调十几分钟无果,列车员称该女子同前一位被占座乘客也发生过争吵。女子称“长途车就是这样的,没有对号入座”,并反问“怎么老是来找我呢?”从凌晨四点到六点,被强占座位的女孩在车厢站了两个小时。对于这种“车匪路霸”般的“座霸”,如果不能被“禁票十年”等高规格处理,合规乘客的合法权益岂不是成了唐僧肉?

不客气地说,对不文明、不守法行为的骄纵,无异于另一种“座霸”式的违法犯罪。(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邓海建)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