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

2018-09-11 11:24 来源:深圳特区报
国有资源性资产配置主要由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来决定,集体资源性资产配置则由集体决定;经营性资产配置由市场决定;事业性资产由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从总体上讲,在经营性和事业性领域可以放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提要


国有资源性资产配置主要由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来决定,集体资源性资产配置则由集体决定;经营性资产配置由市场决定;事业性资产由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从总体上讲,在经营性和事业性领域可以放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所取得的最大制度性成果之一,就是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积极探索。


A


把共同富裕目标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在将近有14亿人口的国家实现共同富裕,是前无古人的宏伟事业和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为此,首先要大力发展现代化先进生产力,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要按照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做好共同富裕的制度安排。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1997年由党的十五大正式确立的,它的现有内容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对所有制结构的要求,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从社会主义本质和新时代我国推进共同富裕的安排来看,基本经济制度应当有所发展,在现有内容基础上增加共同富裕目标和原则。这样发展后的基本经济制度内容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也可表述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两种表述内容一致,可简称为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基本经济制度,或“两个共同”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完整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原则。共同富裕作为一种发展目标,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生产力达到较高水平、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需要达到比较充分而平衡满足的状态。在基本经济制度中增加共同富裕内容,可以完整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原则。


(二)全面反映现代生产力发展要求。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生产关系基本内容规则化的结果,应当全面反映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求。进入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从过去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按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同时让人民合理分享发展成果,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办法。在基本经济制度增加共同富裕内容,能够全面反映现代生产力对发展目标和手段的基本要求,激励人们更好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共同富裕。


(三)充分涵盖各种具体经济制度。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应当全面反映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力发展要求,统领和涵盖各方面具体经济制度。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现有内容能够涵盖各种所有制结构和形式,但是未能涵盖与共同富裕相关的一些具体制度。实际上,共同富裕制度至少包含七个方面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区域协调发展制度,城乡一体化发展制度,充分就业制度,公平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共同富裕制度可以涵盖所有制,后者却不能涵盖前者。在基本经济制度中增加共同富裕内容,能够使它全面而充分涵盖各方面具体制度,有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经济制度体系。


B


科学认识和全面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我国社会总资产分为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事业性资产三种类型,应当把这三类资产结合起来,从三个维度科学认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是由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水流等资源性资产在不同范围内分别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形成了资源性资产公有制;二是国家、集体拥有一定数量的经营性资产,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公有制企业;三是国家和集体拥有绝大多数事业性资产,公有制事业单位是发展科教文卫事业的主力军。在新时代,应当按照生产力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要求,全面巩固具有三维结构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推动公有制形式创新。


(一)进一步理顺资源性资产的管理体制。资源性资产主要是由自然提供的,不仅是当代全民生存、发展和致富的物质基础,而且是中华民族子孙后代永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实行公有制。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全面规定了资源性资产权属关系,但是有些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细化,真正做到严格执法。为加强资源性资产管理,国家组建了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调整了一些部门的职能。目前由不同部门按资源性资产种类分别管理的体制总体上是可行的,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权责关系,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加强统筹协调和分工合作。


(二)深化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合理配置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农业用地兼有资源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的特点,作为资源性资产应当坚持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作为经营性资产则可以对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使用权进行分解配置,以适应有效利用土地的要求。随着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发展,逐步向一些种田能手集中。通过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使用权的分解和合理配置,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


(三)管好用好城市建设用地。过去城市建设用地管理一度比较混乱,一些地方低价征收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然后高价拍卖,获得的收入很大部分用于楼堂馆所和其他工程建设,形成所谓土地财政,把全民资产收益用于建设供少数人使用和享受的项目。这种偏向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得到了纠正,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城市建设用地管理方式。一般城市建设和工矿企业用地要精打细算,防止过度外延扩张。严格实行农业和生态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实物补偿制度,加强地区之间的土地开发和补偿合作。真正让属于全民所有的土地造福于全民,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造福于集体。


(四)加强对生态环境作为全民所有的资源性资产的保护。在新时代要着重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消除重污染天气,恢复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景象;二是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饮用水安全,消灭城市黑臭水体,重塑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景象;三是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对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的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让鸟语花香和田园风光永驻中华大地。


C


在经营性和事业性领域全面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上述三类资产的配置方式有差异:国有资源性资产配置主要由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来决定,集体资源性资产配置则由集体决定;经营性资产配置由市场决定;事业性资产由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从总体上讲,在经营性和事业性领域可以放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一)让市场决定经营性资产的所有制结构。所谓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实际上是对经营性资产而言,资源性资产和事业性资产都不可能完全由市场来决定配置。国家掌握一定数量的优质经营性资产,以独资、合资和联营等方式配置到企业来实现保值增值,对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与自然资源由宪法和法律规定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不同,经营性资产的所有制结构应当在市场配置资源并实现增值过程中决定。


既然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规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那么在统计工作中就应当随时监测和分析所有制结构变化。目前公有经营性资产一方面由国家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而不断积累,另一方面由公有制企业把盈利转为投资而增值;非公有经营性资产主要来自民间私人投资和外商投资,目前还有很大潜力。既然由市场决定经营性资产配置,那么无论是对公有制经济,还是对非公有制经济,都没有理由实行总量和比例限制,应当在法律约束下让市场充分调节不同经济成份的经营性资产比例,真正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繁荣局面。


(二)在各类事业领域继续发挥公有制单位的主力军作用,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民间投资。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点,科教文卫事业承担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力资源的任务,实际上是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科教文卫事业单位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特征,应当依靠政府、社会和个人多方面投资来发展,合理确定多元投资结构。从理论上讲,不必限制事业性领域的民间投资,但是由于一般事业单位不能像企业那样盈利,私人投资比较有限。以国家投资为主建设和发展这些事业单位,由此形成的资产只要不转让或变卖给私人,就永远是公有资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科教文卫事业中的骨干单位将保持公有制性质,构成我国公有制的重要支柱。在充分发挥公有制事业单位主力军作用的同时,应当设法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办科教文卫事业。


(作者系广东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所教授)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