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和实践路径

2018-10-18 15:00 来源:深圳特区报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更是我们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支持、保护、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夯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社会基础。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更是我们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深圳勇当尖兵全力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圳特区报记者刘羽洁摄

■丁晋清

提要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着眼于融入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创新发展、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支持、保护、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机遇,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时代发展大势,着眼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经济体系,事关我们能否引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事关我们能否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A

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

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经济体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质基础,可以说,没有国家经济体系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也就更谈不上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只有加快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推动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集中体现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而这恰好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着力点。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步战略目标,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高度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更为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实现更高效益的经济水平、更高质量的增长方式、更加平衡的发展格局、更趋完善的经济体制、更加全面的对外开放和更加健全的产业体系,从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考虑更长远时期的发展要求,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样才能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才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为牢固的基础。

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更加鲜明地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强调没有水分的发展,强调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更加鲜明地强调不断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加鲜明地强调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强调产业间、城乡间、地区间、人与自然、国内与国际、人与人关系的改善,强调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更加鲜明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成发展的强大动力。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必然要求。经济安全位于国家安全之首。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显著提高发展质量,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当前,后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持续,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开始蔓延。只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构筑经济战线的“万里长城”,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更是我们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我们必须以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决心,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把国家经济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B

正确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

要着眼于融入新发展理念。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更加突出发展的创新性,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创新成果重大突破。更加突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更加突出发展的可持续性,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更加突出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更加突出发展的包容性普惠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着眼于坚持问题导向。要敢于触及矛盾、长于解决问题。当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增强问题意识,就是以解决问题为工作导向,化解矛盾、破解难题,抓紧解决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重大问题。

着眼于推动创新发展。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如果动力问题解决不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难以做到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也是一句空话。坚持创新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之策,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着眼于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可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这些风险既包括国内的经济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风险,而且很可能相互交织并形成一个风险综合体。如果发生重大经济风险又扛不住,国家经济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这场攻坚战。要加强经济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的隐患排查,坚持标本兼治,注重以完善体制机制来防范化解风险,有效防范“黑天鹅”事件、“灰犀牛”事件冲击,防止小风险演化成大风险,防止外部风险演化为内部风险,防止经济金融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防止个别或者地区风险演化为系统性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目的。如果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这样的发展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C

明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践路径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只有大力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中国经济地位才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在新常态下,实体经济普遍面临经济增速减缓、产业转型升级困难、发展模式和动力亟待转换等挑战。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多措并举帮助实体经济降本增效。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坚持以科技力量武装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创新突破,鼓励传统优势产业“嫁接”科技翅膀,深入推进“互联网+”产业建设,推进发展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破除无效供给,用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去除低端落后无效产业,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重视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扶持行业龙头企业、百强企业、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大型进出口贸易企业,着力提升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要在创新引领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促进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加快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努力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重大突破和颠覆性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用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倒逼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前布局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引领下一轮产业大发展,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真正提升自主科技实力特别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9月2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彰显中国按照既定改革方向、做好自己的事的定力和决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完善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运用改革手段让中国经济变得更加可持续。加快落实十九大提出的全方位改革目标,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提高整体经济实力与崛起速度,为未来更加严峻的国际形势留出准备空间与预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在过去最难啃的财税、金融、资本市场等领域推进改革,扩大开放,提升中国存量经济的效率,激活可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支持、保护、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夯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社会基础。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是民营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产业链条完备,民营经济实力强大,涌现了一批民营骨干企业,民营经济对广东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超过70%,民营企业税收占比约为47.3%。广东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利用民间资本、发展民营经济、壮大民营企业、稳定经济发展的历史。民营企业已在未来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尽管当前招工难、引留人才难、融资难等问题仍困扰民企发展,但支持、保护、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带有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要警惕“私营经济离场论”等歪理邪说,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以“亲”“清”为标尺,不断深化改革,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新飞跃。细化、量化党关于支持、保护、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破除体制障碍,提供优质服务,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让中央政策的含金量变成企业发展的“推进剂”。营造法治环境,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兴起创新创业的热潮,引导民营企业增强信心,激发民营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增强企业家信心,让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尽显身手。完善人才供给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引进创新人才。

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机遇,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开放发展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条件,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党的十九大把粤港澳大湾区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明确要求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港澳互利合作,为广东对外开放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世界第四大湾区增长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会成为一个强大的辐射动力器,产生很强的经济放大效应。要深化与港澳经济深度合作,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充分利用广东经济特区、自贸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试验区等众多平台所具备的政策叠加优势,推动全面开放,应对“逆全球化”的封闭潮流。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问题,做好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实施相关准备工作,加快跨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湾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便捷有序流动。加快推进珠海横琴新区、广州南沙新区等粤澳合作重点平台建设,为大湾区建设提供实体支撑。发挥“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支点作用,培育大湾区国际合作新优势,合力打造国际商贸展会平台,联合组织赴沿线国家开展经贸推介活动,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携手港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枢纽和航运中心,推动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