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
提要
中国改革开放的整体经验是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带来的启示是发展中国家要想成功实现现代化,必须牢牢坚持国家的独立自主性和能动调整性。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的伟大实践,历经目标探索、框架构建、体制完善和全面深化等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当今面对矛盾多重交织带来的复杂性、利益协调难度加大带来的风险性的巨大挑战下,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必须认真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A
巨大成就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
中国改革开放的整体经验是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理论体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的理论成果。“旗帜”体现了“道路”和“理论体系”的有机统一。改革开放形成的“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最伟大成果,是改革开放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
我国改革开放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展的,这是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实现了经济体制上的重大转变以及经济的迅猛发展,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积累了推进改革开放促进发展建设的重要经验。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
B
在世界各国发展道路中认准中国特色,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在世界各国发展道路中认准中国特色,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基本的经验。作为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中国共产党一直把坚持与完善党的领导与建设作为根本任务,加强自身执政能力与先进性的建设,确保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的外在表现,直接体现党的形象,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和体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必须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使党永远保持先进性。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先导,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改革开放。
在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实践中,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我们党鉴于改革开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实现改革,先从较易推进且能较快取得成效的领域入手,在整体改革方面,先从经济体制改革入手,然后再推进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先从农村起步,进而推进到乡镇企业,再到城市改革;在开放方面,先沿海后内地,先开放四个特区,进而推行沿海十四个城市。因势利导,逐步推进。
在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时点,我们要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坚定改革开放定力,增强改革开放勇气,拿出改革开放智慧,久久为功,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解决好诸多现代化难题。对此,中国探索出了自己的方案,一是以一整套治国理政方案解决“发展”与“稳定”的两难。在经济建设上,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在政治建设上,既汲取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成果,又注重保持“底线思维”和“战略定力”;在文化建设上,既对世界各国文化保持开放的交流态度,又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注重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社会建设上,既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又注重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同时也注重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二是以强大而有活力的基础制度解决“开放”与“自主”的两难。从制度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越有自主性越有开放的勇气和信心,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辩证法。
三是完善新型政党制度。从政治上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其独特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提供了合理有序的民主政治参与渠道,能够相对有效反映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愿望和诉求,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整合力,调动了各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
必须牢牢坚持国家的独立自主性和能动调整性
改革开放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并在这一追赶过程中牢牢坚持了正确的方向、原则。改革开放带来的启示是:发展中国家要想成功实现现代化,必须牢牢坚持国家的独立自主性和能动调整性。
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最有创新能力的时代。众多国外先进科技被引进和消化吸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自主创新能力的逐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建设科技强国。
以社会主义为内在规定性,以满足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正确的方向引领价值。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极大地鼓励发展中国家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尤其对那些盲目采用西方政治经济制度而陷入泥淖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十分有益的启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坚持并发展了一整套制度体系,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中国制度既丰富了世界发展模式和政治制度的多样性,又建立了一套后发国家的追赶型治理制度与发展模式,还保持了能够及时回应变化和挑战的制度弹性与可调适性。
全面深化改革要始终准确、完整地把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根本前提。
全面深化改革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个目标不同于以往的主要限于经济层面上的改革目标,还包括政治、文化和文明,解决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全面深化改革已成为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也为全球治理提供着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信心。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