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文化创新发展2020 > 

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

2018-11-08 18:01 来源:深圳市文体旅游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部署,紧密结合深圳实际,以锐意创新的精神、切实可行的举措、系统推进的办法,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努力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相匹配的文化强市,制定《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文化事业不断进步,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文博会、读书月、创意十二月等品牌活动影响日增,“深圳十大观念”广为传播,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设计之都”、“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等一系列荣誉,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但是,与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要求、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深圳的文化发展还不完全适应,有些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精神文明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市民文明素质需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分布不均衡,原特区外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品牌文化节庆和高端体育赛事不多,城市文化形象和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文艺人才和院团整体实力不强,文艺精品创作缺乏厚实基础;专业体育队伍和竞技水平较弱,与城市地位不相匹配;国有文化集团面临严峻挑战,体制机制改革亟需突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不足,学术领军人物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缺乏;文化产业核心层比重偏低,产业转型升级有待加强等。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夯实基础,补齐短板,谋划长远;必须坚持传承、扬弃、创新,把创新摆在文化发展的核心位置;必须坚持以国内外先进城市为标杆,努力体现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文化惠民,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市第六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以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相匹配的文化强市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文化创新为动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打基础、补短板、谋长远,不断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增强城市文化综合实力,促进深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勇当“四个全面”排头兵提供坚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工作目标

在未来五年,逐步将深圳打造成为精神气质鲜明突出、文化创新引领潮流、文艺创作精品迭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设施功能完备、文化服务普惠优质、文化传媒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充满活力、文化形象开放时尚、文化人才群英荟萃的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努力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相匹配的文化强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城市精神得到塑造和弘扬。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意识形态安全,深化新时期“深圳精神”新内涵,培育遵法纪、守诚信、讲道德的文明市民,争创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到2020年全市公共文明指数达到90分以上,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常住人口12%,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

——理论建设和学术创新特色突出,研究水平跻身全国前列。培养和引进一批学术大家,建成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领先地位的优长学科,推出一批深圳特色的学术精品,到2020年建成2至4家国内知名智库,为“深圳学派”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品牌活动和文艺精品精彩纷呈,形成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菜单”。引进、举办一批国际性、国家级品牌文化节庆和体育赛事活动,重点建设3至5家新型文艺院团、1至3家文体院校和3至5支高水准竞技体育队伍,引进、培养一批文化名家和艺术、体育英才。2016至2020年,累计创作生产获国际、国家级奖项文艺精品超过200件(次)。

——主流媒体转型发展,传媒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深圳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出版发行集团分别形成“一主报融媒体多平台”、“双核心矩阵式多元化”和“两核心一平台一重点”的文化传媒新格局。到2020年,三大集团总资产突破200亿元,综合实力位居国内第一方阵。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面建成“十分钟文化服务圈”。建成一批代表国际化城市形象的文化地标,使公共文化设施分布更均衡,缩小原特区内外公共文化服务差距,到2020年全市人均文化设施面积达0.2平方米,人均公共图书馆藏量1.9册,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达到国内城市领先水平。

——文化创意产业优化升级,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桥头堡。内容产业和创意设计、文化信息服务等新型业态占比超过60%,文化创意产业年均增速保持10%以上,产业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持续提高。促进文博会向质量型、内涵式提升,加快深圳文交所转型发展,推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落地运营,核心文化产品年出口额超过40亿美元。

——国际化城市形象更加鲜明,对外文化辐射力不断增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重点推进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友城、创意城市网络、“一带一路”主要城市、世界文化名城之间的交流合作,举办和参与一批国家级、国际化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构建既有“中国味”又有“世界范”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城市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举措

根据形势发展要求,针对我市文化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扎实有效的举措,全力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一)创新思想理论载体,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城市精神体系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持续深入推进《深圳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正确的政治思想方向。创新理论宣传载体,办好“深思网”及微信公众号。完善理论学习平台建设,推进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化,创新“深圳学习讲坛”、“百课下基层”、“市民文化大讲堂”、“社科普及周”等活动。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建成书香社会和高水平的学习型城市。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环境宣传提升工程,建设50个市级以上示范点、10个主题公园(广场)和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基地,重点打造莲花山改革开放主题公园。修订《深圳市公益广告管理办法(暂行)》,推进公益广告管理立法,开展“我的价值我的城”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办好“设计之都(中国深圳)公益广告大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2.丰富“深圳精神”新内涵,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气质。围绕新时期“深圳精神”的新内涵,组织开展市民大讨论和理论研讨,提炼与时俱进的新概括,增强城市凝聚力和影响力。建立城市荣誉体系,举办“深圳年度人物”评选,培育和宣传一批道德模范,树立一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深圳精神的先进典型。探索建立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补偿机制,重点推进南头古城、大鹏所城二期、大万世居等保护工程建设,延续城市文化根脉。

3.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培育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制定实施《深圳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纲要(2016-2020)》,着力提升市民思想、道德、法治、科学、文化和健康素养。开展新入户市民培训和承诺工作,引导新市民明确自身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融入深圳生活。建立文明行为联合激励机制和“文明积分”制度,营造“争做好人好事”的社会氛围。深化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系列创建,推广实施“里子工程”,探索建立公共设施文明友好度标准,推进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环境整治工作与社会诚信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深化“关爱之城”、“志愿者之城”建设,持续开展深圳关爱行动,举办“互联网+文明”开发者大会,培育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4.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健康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强对各类新闻媒体、网络媒体、出版物、文艺作品和常设性社科类论坛等的规范管理。强化媒体导向管理的责任意识,改进《深圳特区报》、深圳卫视政务内容建设,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探索建立“舆论引导力评价体系”,量化评估舆论引导的时、度、效,组织媒体有序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坚持“真实准确、分析客观”原则,形成有效的舆论监督机制。完善新闻发布机制,鼓励有条件的部门建立例行新闻发布制度。充实市互联网工作机构,完善区级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体系。提高互联网依法管理水平,规范网上传播秩序。加强网信领域社会组织规范建设,动员社会力量开展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工作,推进网络社会共建共享。全面建成市舆情应对综合协调中心,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做好舆情应对能力政府绩效考核工作。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创新举办网络文化周、网络安全周等活动,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5.建设社科研究和智库平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实施“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名家计划”,建立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名家库,发布重大课题,举行高端学术论坛,编辑《学术名家策论》,培育学术新苗,吸引国内外知名学者开展深圳研究,用“天下之才”弥补学术短板。依托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高校,建设一批优长学科,深化经济特区、粤港澳合作、城市文化形态等特色学术研究。加强社科研究机构建设,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围绕“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研究”等重大课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和实践研究,支持建设一批重点研究基地和平台。创办公开出版的《深圳社会科学》,做强《深圳大学学报(社科版)》、《特区实践与理论》等学术阵地,提升《深圳学派建设丛书》、《深圳改革创新丛书》质量水平,打造“深圳学术年会”等高端平台,推动在深圳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支持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做好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将智库纳入政府决策参考体系,构建智库信息数据平台,完善研究成果评价和应用转化机制。制定《深圳经济特区社会科学普及条例》。

(二)创新城市形象标识,构建以国际先进城市为标杆的文化品牌体系

1.举办系列品牌文化节庆活动,凸显城市文化魅力。不断提升文博会、高交会、读书月、创意12月、深圳国际创客周等重大文化活动的水平,精心打造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深圳国际摄影大展、深圳设计周、中国图片大赛等一系列新的文化品牌活动,建立“城市文化菜单”,形成“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的文化生活新局面。

2.创作“深圳原创”文艺精品,唱响“深圳好声音”。紧扣重大纪念活动庆典时间节点,在文学、音乐、影视、舞台剧、美术、出版等领域创作出一批能在国家和国际级平台亮相的精品力作,使深圳成为重要的文艺精品生产基地,争取有更多的作品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筹拍大型纪录片《创新中国》、《深圳四十年》和电视连续剧《面朝大海》,力争在央视播出。做强影视产业,推动制作一批既叫好又叫座、票房超亿元的电影,创作一至两首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主旋律歌曲,推出一件高水平的交响乐作品,推动一部原创舞台剧在国内外市场巡演,制作一档收视率跻身全国五强的综艺类电视栏目,生产一至两部精品电视剧。推动成立“深圳网络作家协会”,扶持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类型。探索设置文艺孵化机构,通过实行艺术家工作室制、客座制、签约制和招聘制等方式,吸引国内外知名艺术家来深采风创作。

3.深化文艺院团改革,夯实文艺创作基础。探索新机制新模式新方法,深化文艺院团改革,做优深圳交响乐团,扶持深圳粤剧团,筹办深圳歌舞剧院、深圳话剧团,推动民间文艺团体发展。提升深圳大剧院、深圳音乐厅的运营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探索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改进文艺院团治理结构,设立艺委会和艺术总监,开展艺术职务序列改革。积极发展演艺经纪机构,培养深圳“大腕”明星。

4.汇集“超级赛事和明星队伍群”,建设运动活力都市。将中国杯帆船赛、中国网球大奖赛、深圳国际马拉松赛打造成国际知名赛事,办好WTA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ATP公开赛、2019男篮世界杯赛,力争每年都有多个国家级、国际性顶级赛事在深圳举办。建设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一流体育竞技队伍,支持深圳马可波罗篮球队、八一深圳女子排球队进入全国职业联赛上游,制定并实施《深圳市足球振兴行动计划》,培育高水平的中超足球队,引进网球、乒乓球等职业俱乐部。用好市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推动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跨越式发展。

5.设立高水平文体院校,培育文体基础力量。支持深圳大学做大做强艺术类院系。支持深圳艺术学校提升办学水平,探索组建高等艺术学院,推动创办艺术类、体育类特色学院,为深圳提供职业型、实用型的艺术设计和体育人才。鼓励有条件的中高等院校开展艺术、体育特色教育。探索在深圳交响乐团设立乐队学院,与专业院校联合培训乐手。开办剧本写作培训班,举办影视剧本创意大赛,孵化优秀剧本。

(三)创新媒体运行机制,构建以媒体融合发展为标志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

1.深化国有文化集团改革,打造新型主流文化传媒集团。连续六年、每年各安排1亿元政策性专项资金支持深圳报业集团、广电集团深化改革,推进融合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提升自身“造血”功能,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改革红利”。报业集团要重点将《深圳特区报》办成具有较强国内外影响力的大报,推动《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转型融合,做强深圳新闻网,构建“一主报融媒体多平台”发展新格局,实现新媒体用户大幅增长。广电集团要努力打造以深圳卫视、CUTV为龙头的传播体系,强化地面频道频率差异化发展,实施“两微一端”布局、“电视传播力提升”工程和“百万超清”计划,做精视听内容和文化服务,形成“双核心矩阵式多元化”发展模式,实现深圳卫视排名进入全国前八,深圳本地广播电视市场份额分别达到60%和45%以上,CUTV媒体融合业务用户突破千万,全市电视用户总数达到400万户,超高清电视用户超过100万户。出版发行集团要实施以出版和发行主业为核心、以书城文化综合体为平台、以数字化转型为重点的“两核心一平台一重点”发展战略,海天出版社进入全国城市出版社排名前五,3座书城经营规模进入全国前十,成功输出以中心书城为代表的“文化万象城”模式。三大集团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内部运行机制,坚决关停并转长期亏损企业,实施“瘦身计划”,根治“体型臃肿、开支庞大”弊端。支持三大集团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加快培育深圳新闻网、文博会公司、CUTV、书城投控、弘文公司等新的上市主体,发起或参与3至5支文化类产业投资基金。探索启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和职业经理人制度。在文化创意、园区运营、文化综合体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以多元发展反哺新闻宣传主业。

2.建设媒体融合重点项目,拓展新兴传播平台。报业集团、广电集团要加快建设媒体融合新闻中心和媒体融合重点实验室,构建新型高效、技术先进的融媒体新闻采编平台,建设一批精品专栏和节目,重点打造“读特”、“读创”、“壹深圳”等在全国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新闻客户端,建设CUTV深圳台等具有聚合功能的网络内容服务平台和深圳Zaker、深圳网易等移动新媒体集群。出版发行集团要加快构建数字出版生产流程,建设融媒体阅读创新实验室,将全民阅读APP、掌上书城APP打造成为“互联网+读书”的重点平台。建设技术标准统一的内容、用户、云版权数据库,建立信息内容数据交换机制。积极融入“智慧深圳”布局,推进“互联网+家”项目建设,加快有线广电网络数字化、双向化、宽带化改造升级。

3.实现政务新媒体全覆盖,培育建设“网络深军”。推动政务公开移动化升级,实现政务新媒体对重点民生部门100%覆盖,形成包括网站、论坛、微博微信、APP等在内的“多媒一体化”政务传播格局。鼓励打造本土化、实用型公众账号,推动掌上政务办理等公共服务业务。实施“五个100工程”,建设深评小组、网络名人、新媒体人、网络评论员和网络志愿者队伍。

4.拓展“大外宣”工作格局,塑造国际化城市形象。打造外宣新媒体,建设运营城市英文门户网站和深圳外宣网,构建“城市外宣互联网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提升对外文化交流层次,积极参与国家“丝路书香”工程和“影视桥”工程,承接文化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共建和项目合作,配合做好文化部“欢乐春节”等重要节庆海外活动。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教育、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合作,建立与友城、创意城市网络、“一带一路”主要城市以及其他世界文化名城之间的常态交流机制。推进在友城图书馆开展“阅读深圳工程”,积极参与世界城市文化论坛和“世界博物馆日”相关活动。策划在海外举办“深圳文化周”,在国际重要城市、国际航班、世界著名地标性建筑等平台推广深圳形象。

(四)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构建以市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建设一批标志性重大文化设施,构建城市文化新地标。建成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深圳文学艺术中心,推进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文化馆新馆、深圳图书馆调剂书库的建设,加快深圳歌剧院的研究论证和选址工作。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博物馆、深圳自然博物馆、世界博物馆大厦的规划建设和深圳博物馆老馆维修改造,构建以公立博物馆为主体、民间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博物馆群。发挥市、区两级的积极性,按照有“都市风情、文化内涵、产业特色、市场需求”的要求,对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欢乐海岸文化休闲区、蛇口海上世界、大芬油画村、观澜版画基地、笋岗工艺美术集聚区、南山荷兰花卉小镇、甘坑客家文化小镇、大鹏所城、鹤湖新居、大万世居、中英街等进行提升完善,规划建设华谊兄弟文化城、上合孝德园等新的特色文化项目,打造一批特色文化街区和文化小镇,形成相互呼应的城市文化群落。有效整合和连接各类文化空间,逐步形成2至3处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文化核心区。

2.推动原特区外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全市文化设施均衡化。建成坪山新区文化综合体、龙岗中心区“三馆”、宝安中心区青少年宫和石岩书城文化综合体,加快启动建设光明新区文化艺术中心、布吉文体中心、观澜文体公园和龙华文体中心等一批区级标志性文化设施。加快深圳书城龙岗城、宝安中心城、光明城、龙华城、大鹏城和深圳数字书城(坪山)总部基地等规划建设,支持建设创意特色书吧和社区阅读创新创业平台,基本形成“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格局。

3.建设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形成“十分钟文化服务圈”。各区(新区)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方式推进每个街道基本建成1个街道综合文体中心,推进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完善文化馆联盟机制,深化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基本建成以区级文化馆、图书馆为总馆,街道文化馆(站)、图书馆(室)为分馆的总分馆体制,实现各级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通过项目公示、错峰服务、延长免费开放时间等方式,提升基层文化设施利用率。建设流动文化服务网,重点在原特区外和来深建设者集聚的厂区、生活区开展流动文化服务。实施基层综合文化中心社会化运营试点,通过委托或招投标等方式吸引有实力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管理。制定面向社会力量采购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目录与实施细则,完善政府面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机制,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供给。将文化志愿服务融入社区治理,到2020年文化志愿者人数达2万人。

4.推动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实现文化“一站式”服务。推行“互联网+公共文化”,实现公共文化场所WIFI全覆盖,实施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美术馆、数字博物馆、数字书城工程,推进公共文化机构开展数字化研发应用,鼓励通过社交软件、移动APP等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模式,实现服务方式与内容的数字化、移动化和便捷化。推进全市公共文化大数据平台建设,构建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和网络服务平台,实现全市公共文化“一站式”、“订单式”、“互动式”服务。发行30至50万张“文化深圳”银联信用卡,为市民提供文化消费优惠。

(五)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构建以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为特征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1.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丰富产业文化内涵,加大对优秀原创作品采购、扶持和奖励力度,引导提升网络文化产品的格调品位,提高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价值导向功能,打造文化产业的“深圳质量”。进一步发挥“文化+”的功能,强化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两大支撑”,继续认定和支持奖励“文化+科技”、“文化+互联网”、“文化+创意”、“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新型业态示范企业和优秀项目,使深圳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意文化产业集聚高地。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智能化处理、网络化传播等技术,支持数字创意内容精品生产,加快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打造全球人机互动内容开发和创意应用的顶级赛事,鼓励数字创意开发和应用。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制造业、金融业、建筑房地产业、软件业等龙头企业跨界融合发展文化创意项目,鼓励传统制造型文化企业提高创意设计和研发环节比重及水平,引导产业创新升级。培育壮大时尚产业,构建时尚品牌群,开展时尚主题活动,扩大引导文化消费。

2.培育文化领军企业,做强做大市场主体。建立挂点联系服务工作机制,重点支持30家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原创品牌、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争取有1至2家企业跻身“世界500强”,有2至3家企业入围全国“文化企业30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以产业投资基金、众筹、P2P等多种形式投资文化创意产业,支持小微创意企业加快成长。培育发展文化类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组织。

3.实施“大项目驱动”行动,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按照“一区一项目”的原则,市、区联动推进价值工厂、国际艺展、大芬油画产业基地、华强文化创意园、深圳电影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着力发展文化产业总部经济。统一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文博会分会场标识,提高园区软硬件建设标准,鼓励园区围绕“一带一路”、创业创新等国家战略培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新建20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新增2至3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或基地。

4.创新文博会办展办会机制,打造国际知名展会品牌。突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突出质量型、内涵式发展,突出社会效益,每年重点办好1至2个特色主题展馆,更好地承担加快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责任。着力提升文博会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水平,健全更具竞争力、影响力和充满活力的市场运作模式,完善文博会质量管理服务体系,探索设立文博会海外分会场。完善“1+N”模式,利用好文博会资源举办系列文化创意专业展会。实行文博会分会场考核末位淘汰制,提升分会场的文化内涵和产业发展质量。支持文博会公司与国内外品牌会展机构开展合作。推动规划建设文博会产业园区。

5.完善国家级产业服务平台,集聚盘活文化市场要素资源。推动深圳文交所搭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内容版权以及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登记和交易平台,积极开展市场化业务,拓宽文化投融资服务领域。完善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服务机制,建设文化科技产业“硅谷”。建成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深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一带一路”专业服务平台,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建成广东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深圳园区,形成国内领先的数字出版产业链。积极争取设立深圳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构建版权登记、保护和交易平台,制定鼓励版权输出的扶持措施。推动在前海设立首家文化银行,建设国家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推动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新增投资支持3家以上深圳文化创意企业。积极办好中国设计大展、深圳创意设计新锐奖、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港设计双年展等国际性、国家级创意设计展会活动,提升深圳“设计之都”的国际影响力。

三、组织和政策保障

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相匹配的文化强市,是一项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必须以全新的视野,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政策措施,建立高效机制,形成共建合力,确保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充分发挥市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作用,建立健全宣传文化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支持参与的文化管理协作机制,协调发展改革、规划国土、经贸信息、科技创新、财税金融、市场和质量监管、人力资源保障、国资等部门更大力度地支持文化创新发展,形成强大共建合力。制定目标责任书,明确各项任务措施的责任单位、时间进度和工作要求。成立督导组,建立督查工作制度,狠抓工作落实,追求工作实效。

(二)加强土地空间保障。在满足城市规划和文化发展规划的前提下,市年度土地使用计划优先安排公共文化重大项目和龙头文化企业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对于符合城市更新政策的文化创意升级改造项目优先纳入城市更新单元计划,对于将总部设于深圳、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效益的文化创意大型企业,以及将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设于深圳的国际大型文化企业,在土地供给上予以优先支持。

(三)加强财政金融保障。根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需要,加大市、区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市宣传文化基金和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的鼓励、引导和杠杆作用,重点支持优秀公益性文化项目和产业项目。加强项目绩效评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及时落实国家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引导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资金进入文化产业,引导担保机构为文化企业提供担保服务,支持商业银行创新文化产业信贷服务,支持开展文化产业保险服务,支持开发版权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文化企业上市融资。

(四)加强文化人才保障。研究制定《深圳市文化人才引进办法》,重点引进文化艺术专才。实施“深圳市文化菁英集聚工程”,力争在党政、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文化艺术、文化经营管理、文化专门技术等领域遴选培养300名左右菁英人才。充分利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优势和对外文化教育交流的区位优势,构建国内一流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鼓励以购买服务或第三方用人等方式,缓解基层文化服务人力资源不足问题。实行“双向挂点”工作,市级和基层单位互派年轻干部到重要岗位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建立柔性人才引进使用机制,以项目聘任、客座邀请、定期服务、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引进和使用文化人才及其团队。利用前海人才特区的相关优惠政策,扩大深港文化人才交流合作,引进港澳和国外高端文化人才。

【备注】本方案中的“文化”是“中文化”范畴,包括核心层、中间层、外围层三个层次,涉及宣传文化工作的方方面面。文化核心层主要涉及价值观和思想道德体系,包括城市精神、意识形态、道德水准、舆论导向、学术思想等,凝聚了城市的文化内核和灵魂。文化中间层主要涉及文化生产、服务与传播,包括品牌文体活动、文艺精品、文化传媒、文化产业、对外文化交流品牌等,体现了城市的文化服务力和影响力。文化外围层主要涉及硬件设施,包括文化基础设施、公共文化空间等,构成了城市文化的基础条件。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