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禁止民办幼儿园上市将有效遏制学前教育过度逐利化

2018-11-20 10:48 来源:深圳特区报
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引子:

近年来,部分民办幼儿园过度逐利,幼儿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为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实现幼有所育,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指出,民办幼儿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本期思与辨就该问题进行讨论。

■主持人:赵鑫

■嘉宾:张敬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王军辉(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研究员)

崔盛(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更多体现的是地区发展差异化中的特性化问题

主持人:您认为我国学前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张敬伟:一方面供给严重不足和刚性需求增长的矛盾越来越大,导致“入园难”、“入园贵”。另一方面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形成了难以衔接的政策断层和鸿沟。义务教育的阳光照不到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就打了折扣。学前教育的先天不足,让拥有一定资源和人脉关系的群体通过不当方式获取了教育资源,激发了教育起始阶段的急功近利。当人们认为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而采取消极或积极的博弈和竞争时,就给中国教育埋下了庸俗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基因,并在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体现出来。

王军辉:一是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重视不足。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克曼认为早期教育的投资回报率远远高于后期的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政府和家庭最好是增加早期教育的投入。但很多地方政府、农村家庭和低收入家庭普遍没有意识到早教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投入普遍不足。二是区域性差距较大,体现在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2017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79.6%,但城乡和区域差距较大,乡村幼儿园仍然非常缺乏,尤其是偏远山区。三是公立幼儿园入园机会不公平。机关幼儿园仍然存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工作人员的孩子更容易进入价低质优的公立幼儿园,而弱势家庭子女反而难以进入。四是准入门槛一刀切问题存在,普惠性不足。片面强调提高办学质量,但提高办园成本会降低幼儿园入园机会的可获得性。

崔盛: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更多体现的是地区发展差异化中的特性化问题。首先,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跟老百姓的需求并不匹配,高收费的民办幼儿园四处可见,大城市中的国际园、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的托管园大都存在这类问题。其次,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教师编制得不到落实,教师工资待遇缺乏保障,致使学前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大大降低,队伍也极不稳定。最后,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参差不齐,质量评估体系不尽完善,在《意见》出台之前,整体缺乏系统性的保障机制。

不是打击资本,而是倒逼其兼顾市场和公益的平衡

主持人:《意见》提出,民办幼儿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您怎么看这一措施?这将产生哪些影响?

张敬伟:有些民办园渐变成抢占市场蛋糕的“黑园”,如果继续放任资本占领民办园,由垄断资本控制,幼儿园将失去教育本质。该措施具有纠偏民办园的资本属性、扶正幼儿园教育本质的现实意义。这一措施产生的影响:一是有利于学前教育回归普惠,回归公益本性。《意见》出台,不是打击资本,而是倒逼其兼顾市场和公益的平衡。红黄蓝在美股的“惨跌”,整个资本板块的“走熊”,体现了公共政策的纠偏作用。二是在遏制资本过度逐利的同时,也为更多社会力量办园提供机会。该《意见》不仅是对资本逐利的“禁”,更有对多元办学的“放”。

王军辉:此前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引起社会对资本进入幼教市场的担忧。这一措施有助于遏制资本力量为快速圈地而降低幼教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本对幼教市场垄断的可能性。但也会减缓社会资本进入幼教的规模和速度,从而延缓幼儿园供给的增量增速,幼儿园短缺问题或将延续。

崔盛:主要是阻断了营利性幼儿园通过打包上市或由上市公司购买资产的方式获利的可能。这一政策既不限制社会资本参与学前教育的发展,也不否定民办幼儿园可以适当营利。但回看整个《意见》,“普惠性”是这次《意见》出台的重点,全文共出现了22次。《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将达到80%,彰显了政府扭转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决心。政府强调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更加突出其公益性。

加速学前教育立法,才能让《意见》中的许多“禁止”和“措施”落到实处

主持人:《意见》还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张敬伟:《意见》指出,将研究制定学前教育法。由于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无法可依将导致普惠性不足、公益性不强,以及国民教育体系的“断档”。因此,加速学前教育立法,才能让《意见》中的许多“禁止”和“措施”落到实处,才能实现依法办园和依法治教。通过立法,能够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解决好资源配置的难题。

王军辉:《意见》格外关注幼儿园的可获得性问题,比如把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列入统一规划,有效解决幼儿园的用地问题。要求在农村地区每个乡镇至少办一个公立中心园,在大的村庄办幼儿园,这些都可以有效减缓农村幼儿园的入园问题。

其次,《意见》提出要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来增加幼儿园的供给,如“充分利用腾退搬迁的空置厂房、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等资源,以租赁、租借、划转等形式办公办园”,这样可以降低办园的启动成本,同时实现资源的再利用。最后,《意见》还提出要健全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这表明学前教育不再是只根据领导偏好来决定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而将获得长期稳定的经费保障。

崔盛:首先,针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缺乏,《意见》提出拓宽途径扩大资源供给,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办园,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使用。其次,针对学前教育教师队伍质量不高,《意见》提出大力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依法保障幼儿园教师地位和待遇,同时扩大本专科层次培养规模及学前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招生规模。再次,针对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参差不齐,《意见》提出合理布局空间和设施,改善学前教育办园条件,注重保教结合完善教研体系,健全分级分类评估体系。最后,针对学前教育社会问题频发的现状,《意见》提出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办园行为督导,实行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