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过犹不及”的经济含义

2018-12-04 09:48 来源:深圳特区报
当获取单位资源的好处与代价相等时,个人行事就处于恰当的“度”,达到“中庸”。当单位商品使用价值与生产代价相等时,达到供求均衡,买者与卖者获得最大利益,这就是“中庸”的经济含义。

当获取单位资源的好处与代价相等时,个人行事就处于恰当的“度”,达到“中庸”。大于这个“度”就是“过”,小于这个度就是“不及”。“过”犹“不及”均小于“中庸”状态的利益。这就是“过犹不及”的经济含义。

《论语》记载:“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朱熹《中庸章句》题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即达到恰当的度。

《论语》又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过犹不及”意为事情做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当然,孔子是说两人行为或者超过周礼要求,或者达不到周礼要求。其实,做任何事情都要“中庸”,做到恰如其分,不能“过犹不及”。那么,“中庸”到底是什么含义?“过犹不及”又是什么含义?我们试从经济分析中给出明确的含义。

经济学从利害角度分析个人选择行为,认为每个人都会在约束条件下追求最大利益,简称理性人假定。从市场供求角度看,商品需求代表社会利益,商品供给代表社会代价。

如果使用价值大于市场价格,个人购买商品;如果生产代价小于市场价格,商家供给商品。消费者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之差就是买者剩余,生产者交换价值与生产代价之差就是卖者剩余。

随着购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使用价值下降;随着生产量增加,单位商品生产代价增加。当单位商品的使用价值与生产代价相等时,消费者不再购买,生产者不再供给,此时,买者剩余最大,卖者剩余也最大,社会福利最大。

当单位商品使用价值与生产代价相等时,达到供求均衡,买者与卖者获得最大利益,这就是“中庸”的经济含义。如果供给量小于均衡数量,那么,单位商品的使用价值大于生产代价,多生产能够增加买卖双方的利益,这就是“不及”的含义。如果生产量大于均衡数量,那么,单位商品的使用价值小于生产代价,少生产能够增加买卖双方的利益,这就是“过”的含义。“过”与“不及”均不能实现买者与卖者的最大利益。

市场交换均衡即“恰如其分”的“度”,“过”与“不及”的利益均小于均衡时的利益。这个结论可以一般化:每个人做每件事,当他获得的利益等于放弃的代价时(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这种状态就是恰当的“度”。

以学生复习数学与语文两门功课为例。由于不能同时复习,每小时用在数学上能够提高的分数就是复习语文的代价,反之则反是。如果每小时复习数学能够提高的分数大于语文,那么,就应该多用时间于数学。随着数学复习时间增加,每小时能够提高的分数减少,当每小时复习提高分数与语文一样时,复习功课就达到了恰当的“度”,此时,能够获得的分数最高。如果每小时复习数学能够提高的分数小于语文,则应该多花时间于语文,直到每小时复习两者能够提高分数一样,此时,学生获得分数最高。

如果人为控制均衡价格,比如一张电影票市场价格是50元,人为定在20元,那么,票子的价值会下降。既然不能完全按照价格购买,那么,就得使用其他办法分配,比如排队或者武力等。用在争取票子中的时间、力气对任何人没有好处,是白白的浪费。

在所有准则中,只有价格准则没有浪费(租值消散),其他任何非价格准则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浪费。从这个角度看,在价格准则能够配置资源的地方,要尽量让它发挥使用。

综上所述,当获取单位资源的好处与代价相等时,个人行事就处于恰当的“度”,达到“中庸”。大于这个“度”就是“过”,小于这个度就是“不及”。“过”犹“不及”均小于“中庸”状态的利益。这就是“过犹不及”的经济含义。

(作者系经济学者)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