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要闻 > 

开放永不止步

2018-12-11 08:42 来源:深圳特区报
从贫穷落后的边陲农业县,茁壮成长为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深圳的异军突起昭告人们: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关键一招。

放眼世界,2018年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回首往昔,40年改革开放的风云激荡与辉煌成就,已启示我们该坚定什么样的信念,做出怎样的选择。

从贫穷落后的边陲农业县,茁壮成长为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深圳的异军突起昭告人们: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关键一招。

从封闭半封闭的积弱国度,快速发展成全方位开放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开放已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既发展了自己,又造福了世界。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国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他强调,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打开国门的第一把钥匙

深圳是一个因开放而诞生的城市。

40年前,国家率先派出20多个高级代表团出访,考察国外发展情况。巨大的反差,人民的期盼,促使中央毅然决定:实行对外开放,从国外引进技术和资本。交通部所属招商局提出落地项目:在内地沿海建立一个出口加工基地,来利用国外资本、技术和原材料。

与此同时,广东省委的领导们也在为解决逃港问题殚精竭虑。面对香港的繁荣,请示中央支持有条件的广东先走一步。经济发展了,逃到香港的人自然会回来。如何发展?划出一些经济区域,搞特殊政策,办出口加工区。

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一致,促成了蛇口工业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诞生,进而延伸出后来的沿海开放战略和中国全境开放。

在美国历史学教授莫里斯·迈斯纳眼中,深圳是“打开中国国门的第一把钥匙”。向外商投资全方位开放,不仅让一个边陲农业县迅速变成现代经济活动中心,而且成了全中国的“城市改革先锋”。

开放就是改革,寓改革于开放之中。从打破“铁饭碗”,到实行奖金制;从引进工程招标制度,到实施土地拍卖;从建立劳动保障制度,到推行劳动合同制;从推行企业股份制、集团化,到设立证券交易所、金融市场化;从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到恪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香港和国外的经验,成了深圳改革的借鉴之镜、创新之源。最终,深圳冲破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闯”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成为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创举之一。

改写“开放”的世界规则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全方位开放迅猛发展,向深圳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区如何继续“特”下去?深圳回答是进行更大规模的开放。以先进城市为坐标,以世界前沿为参照,更新产业结构,向高新技术领域挺进。

已经举办20届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是深圳扩大开放的平台之一,不仅打通国内外市场,而且实现了产学研的大跨界。华为把来自全球各地的客商一车一车地拉到深圳郊外的基地参观洽谈;资金紧缺的腾讯找到了企业壮大的风险投资;无数中小企业和新技术发明者得到亮相机会,拓展成拥有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批接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企业家、科学家汇聚深圳,把最佳产品和新兴产业推向国际市场,与世界顶级水平对标。

“三来一补”的世界工厂,迅速蝶变为高科技公司扎堆的创新之都。联合国发布的《2016世界城市状况报告》说,过去20年全球发展最快的十大城市,全在中国。深圳一马当先,与传统名城北京、上海、广州并驾齐驱,引人注目且具有世界意义。

数据显示,2017年深圳GDP为2.24万亿元人民币,居全国前列;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0.04万亿元,仅次于北京;深圳在研发上的支出占GDP比重达4.35%,与走在世界前列的以色列、韩国相当;深圳企业拥有高质量的国际专利,占据中国专利总量的近一半,超过法国和英国两个发达国家之和。

就连旅游,深圳也跻身世界前十。全球市场调研公司欧睿国际发布的2017年全球旅游城市100排行榜上,深圳位于第九,来访者高达1260万人次。“与排名第八的纽约一样,开放的氛围、活跃的商务、丰富的购物、多姿的公园,成为深圳吸引全球访客的突出亮点。”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认为,全球4300个“经济特区”,惟深圳经济特区“最成功”。这座城市改写了“开放”的世界规则,容纳了整个世界。全球80多个国家的2万家企业落户深圳,投资总额近千亿美元。很多跨国公司都在深圳开设了“观察哨”,密切关注和接近“未来中国”发生的最新趋势。

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在《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广东》一书指点迷津。他说,深圳经济特区不像其他国家的特区,那里只是简单的工厂所在地,而深圳是更大的地理区域,有更广泛的政治、文化、教育以及技术功能。这里旨在学习和锤炼新的思维方式,给中国人提供市场经济经验。

全域开放推动特区更特

开放带来进步。开放程度越高,就越能聚人气、集智识、出效益,就能让特区更“特”。

爱尔兰企业家林凯西(Liam Casey)没有读过关于中国的书,也不会说中文,却在深圳创建了一家有5000名员工的公司,还在深圳华强北和旧金山建立起相互联动的硬件“加速器”公司,已把60多家初创公司助推上市。他说,深圳的开放特色在于全域开放,而西方的开放是系统内开放,企业内人人可以共享资源和数据,但对外是相对封闭的。深圳的全域开放,是技术的、社会的、跨界的开放,“你到深圳只要带着一个好想法,就能很快与各类人交流,很快能打出模型,快速地进行测试、制造,然后以比较好的价格投放市场”。

中国企业家有同样的感受。柔宇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办者刘自鸿从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便到深圳创业。他说,即便在美国硅谷,也无法具备深圳开放的“制造商”生态系统。创建短短6年,柔宇科技已成为世界级的明星企业,向全球提供着世上最薄的可折叠全彩色触摸显示屏。

《日本经济新闻》的评论员中山淳史实地探访后,发现了深圳为何成全球创业家的青睐之地:全方位的开放,以及惊人效率。深圳存在一种“方案公司”的行业,对众多生产电子零部件和电路板的工厂了如指掌。创业者提出要求,他们能快速实现资源整合与信息对接。即便创业者自身不拥有工厂或设计、研发部门,但只要有想法,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成品推向市场。

开放的营商环境,与深圳市以国际化眼光制定政策密切关联。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向深圳学习》一书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恐怕是从民营企业家的视角来制定法律和政策,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不贴所有制的标签。

深圳特区建立后不久,就制定了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保护外国公司利益所需的法律框架;后来出台保障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多项政策和法规;最新推出的“营商环境改革20条”,不仅全方位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税费负担,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还努力实现“企业办事不出街、个人办事不跑腿”,助推企业提高效率。

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也是深圳开放的标志。深圳市甘肃商会会长、胜宏科技董事长陈涛说,没有一个地方比深圳更好办事、更容易成事。“来了就是深圳人,这是何等开放的襟怀!”

打造全面开放新高地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视察第一站就来到广东、来到深圳,向世界宣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改革开放40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广东、来到深圳,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市委书记王伟中说,深圳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以制度接轨促进开放,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辐射作用更强的全面开放高地。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正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注册港企8938家,注册资本9129亿元,这里正成为港资、港企、港人寻求更广阔发展空间的追梦之处。

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重大合作平台,促进港深及国际创新资源的有机对接。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已经成立,“一心两翼”的空间蓝图绘就,首个港方科研机构入驻,首家商贸科技合作基地成立,全面开放新高地的轮廓初显。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圳正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太子湾邮轮母港的建立,拉开邮轮旅游产业新序幕;与46个城市开通国际航班,缩短与世界的距离;461家深圳企业和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建厂、承包项目;高交会、文博会、金博会、物博会等国际展会,使深圳成为互联互通的立体化平台。

投身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正携手周边城市共建大湾区核心引擎。加强在科技创新、跨境基础设施建设、高等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合作,研究出台便利港澳居民在深圳学习、就业和生活的政策措施,致力于打通珠三角9个城市和港澳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深圳为携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尽心尽力。

美国《福布斯》杂志说,从深圳的开放热潮中,你就知道旧金山湾区必须和深圳跨时空联姻,共建“加中湾”(Calichina),才能组合出世界最强的高新技术家庭。

四十而不惑。

胸怀世界的深圳人,将以永不止步的开放姿态,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