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城市网络外宣的积极探索

2019-01-16 08:47 来源:深圳特区报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通过讲好城市故事来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值得广大地方外宣工作者深入思考的课题。本文以深圳市委英文门户网站“爱深圳”为例,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城市网络外宣的路径和方法。

■董海涛邓含能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通过讲好城市故事来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值得广大地方外宣工作者深入思考的课题。本文以深圳市委英文门户网站“爱深圳”为例,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城市网络外宣的路径和方法。

“爱深圳”网站由深圳市委宣传部主办、英文《深圳日报》承办,2016年5月9日正式上线,是深圳市《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首个完成的重大项目,也是华南地区首个城市对外英文门户网站。上线两年多以来,网站不断发展壮大,发表原创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稿件共两万多条,影响力逐步提升。根据国际权威第三方平台SimilarWeb(相似网络)的统计,2018年月平均访问量超过5万人次,稳居国内城市英文网站前列。伴随网站两周年全新改版上线,“爱深圳”正在努力探索一条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国际传播之路。

●以网络为载体,打造城市品牌

地处江海交汇,雄踞南国要冲,深圳正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国际化城市的核心是国际影响力,这虽以城市的经济、科技等实力为基础,但直接的推动力源自一个城市的国际化资讯服务和国际传播体系的建构。

“爱深圳”的创立,正是深圳提供国际化资讯服务、打造国际传播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事实上,网站的名称本身就是对深圳城市精神的传递。“爱深圳”的英文名称为“EYESHENZHEN”,直译为“聚焦深圳”“观察深圳”。“EYE”由Equality(平等)、Youth(年轻)、Excellence(卓越)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成,寓意深圳的城市特质和价值追求。

围绕“平等”“年轻”“卓越”的深圳主题,“爱深圳”在页面设计、栏目设计等方面都独辟蹊径。设计方面,“爱深圳”的主色调摒弃了传统政府网站喜欢用的红色、蓝色,选用深圳市花簕杜鹃的颜色,明快热烈,洋溢着亚热带风情,令人眼前一亮。从标志到富有冲击力的首页大图再到各种指示图标,网站设计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视觉体系。这套体系应用于网站及相关的社交媒体矩阵,集中打造“爱深圳”品牌。栏目设置方面,网站设置了新闻报道、涉外服务、文化艺术、多彩深圳、经贸投资、创新深圳、旅游天堂等七大频道,同时针对不同用户需求,设置了来深游客、来深投资者、在深外国人等三个不同的登录入口,为用户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对每年到访深圳的近800万人次访客、居住超过半年的近百万名外籍人士,以及来自131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企业、191家世界500强企业,网站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信息,比如教育、旅游、医疗、居留、签证等。网站同时开设栏目大力弘扬“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来了就是深圳人”等“深圳十大观念”。这些发端于深圳的观念充分体现了这座滨海城市良好的市政服务、人文情怀和海纳百川、英雄不问出身的包容精神。

●以柔性为包装,传播刚性内核

中西方民众在思维模式、教育背景、文化理念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对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要善于换位思考,用外国人的思维和话语方式服务于对外传播。因此,我们在内容创作方式上注重将“刚性内核”与“柔性包装”相结合,一方面牢牢把握稿件的导向和立场,另一方面在内容呈现方式上用外国读者更为喜闻乐见的方式,力图改变过去“传而不通”或“通而不受”的尴尬局面。

网站在稿件题材的选择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体现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现深圳“改革开放窗口”“创新之城”“设计之都”的城市形象。同时积极配合深圳市的重大活动,对“深圳文化菜单”中的每场重要活动都做了大量报道,引导国际社会关注深圳,给深圳点赞。

在“视频为王”的时代,网站重视视频内容的创作,特别是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等柔性手段来提升国家和城市的对外传播效果。网站成立了专门的视频团队,该团队每周创作1-2个中英双语视频,使“爱深圳”网站成为以深圳为主题的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原创双语视频来源。2018年4月,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的开幕音乐会视频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班德林的大力夸赞。视频团队拍摄的深圳非遗系列双语短视频,如“客家凉帽”“麒麟舞”“咏春拳”“大万世居”等,推出后都深受读者欢迎。

●以报纸为依托,形成报网互动

“爱深圳”网站背靠英文《深圳日报》,充分利用报纸的采编力量和新闻资源,形成良好的报网互动。英文《深圳日报》创刊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之时,拥有一支英语和采编水平都较高的团队。在新闻写作方式上,网站遵循国际权威主流报纸的新闻写作规范,要求记者就同一事件采访多个消息来源或者引用多家评论以求公正,网站所有稿件与报纸一样都要经过“三审三校”后才能刊发;新闻稿件中尽量避免出现主观色彩和意识形态色彩浓烈的词语,以此保持新闻的客观性。

一般而言,国际受众更加注重人文性、实用性,更易接受真实的情景和典型的案例。因此,网站非常注重讲述真人真事。网站采编团队联合报纸的采访部门共同挖掘了大量的深圳故事。如“外国人在深圳”栏目,采访在深圳各行各业的外籍人士,通过外籍人士之口来传播深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家”栏目,讲述在深企业家和国外创客在本地打拼的励志故事,彰显深圳“创新之城”和“科技之城”的城市名片。“文化人物”栏目,采访大量深圳文化名人,体现深圳的文化软实力。

●以网站为中心,构建外宣矩阵

“酒香也怕巷子深”,互联网上每天产生海量的内容,如何让网站能吸引到读者、留住读者?在深圳市委外宣办的支持下,网站与谷歌公司进行合作,结合深圳品牌活动,向全球两百多万个谷歌合作网站进行推广。在2018年4月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期间,网站通过谷歌及其全球合作网站,累计发布音乐季信息7621万次,网站制作的“一带一路”音乐季专题吸引了国内外24.9万人访问,有效提升了深圳的国际传播能力。

我们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先后开通了微博、微信、今日头条、脸书、推特、优兔等新媒体账号,第一时间分享网站内容。在网站每个页面都有这些账号的分享链接,读者能一键将网站内容分享到这些社交媒体平台。网站团队将社交媒体平台的运营视为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微信为例,“爱深圳”网站上线当天即同步开通了EyeShenzhen双语微信公众账号,主要发布深圳吃喝玩乐、文化演艺资讯等内容。截至2018年11月底,该账号已有2.7万个活跃粉丝,其中大部分是居深外籍人士。一方面,在社交媒体上我们跟用户的互动更为便捷;另一方面,社交媒体能让内容实现“病毒式”传播,这是传统网站难以做到的。比如“All Shenzhen Public Buses Go Electric”(深圳专营公交车辆实现纯电动化)这条新闻,网站首发后,被知名环保机构Climate Reality(气候现实)等多个机构转发,在脸书的阅读量迅速达到49万。

●以活动为抓手,提升网站粘度

网站注重线上线下结合,举办各种涉外活动,调动各行各业外籍人士积极参与。网站举办的“居深外国友人中文演讲暨中华才艺大赛”“外眼看深圳”“酒店行业国际礼仪大赛”“传统节庆外国人摄影大赛”等活动,已经成为本地外籍人士耳熟能详的品牌活动。

“居深外国友人中文演讲暨中华才艺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九年,每年吸引数百名居住在深圳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籍人士报名,上百万人通过线上线下观看比赛。“酒店行业国际礼仪大赛”每年吸引三十多家星级酒店踊跃报名,通过服务行业的技能比拼,有效提升了本地国际化服务水平。而“传统节庆外国人摄影大赛”则通过鼓励外籍人士拿起手机拍摄身边的传统中国节庆活动,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网站常年组织各种体验活动,带领外籍人士深入了解深圳文化。迄今为止已经组织了手打牛肉丸、蹦极运动、蜡染画、太极拳、包粽子、攀岩、无人健身仓、中医针灸、拔火罐等体验活动。这些互动性极强的活动,以小见大,既向外籍人士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也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受到外籍人士的广泛好评。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