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五四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坚

2019-05-28 09:13 来源:深圳特区报
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源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历史动力。

提要

五四运动是内涵丰富的划时代历史事件。约略观之,五四运动至少展现出文学革命、思想启蒙、政治革命、社会改造等复杂面相。在多元面相背后,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内涵的五四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坚,是新时代激励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

A.

五四运动具有复杂、丰富的历史特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

历史上,学者们对五四运动的研究认为,五四运动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五四,指的是1919年5月4日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而引发的北京学生爱国游行示威活动以及后来以上海“六三”运动为代表的全国范围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其侧重点是政治运动。广义五四从时间上看大约是从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到1923年底,它包括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和社会政治运动,内涵丰富而多元。学者周策纵在他的名作《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中指出,“五四运动是一个复杂现象,它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运动,以及新知识分子所提倡的各种政治和社会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中强调,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就表明,广义的五四运动具有复杂、丰富的历史特性,展现出多元的历史面相。

B.

五四运动的四种历史面相

其一,文学革命的五四。文学革命是思想革命的先声,是从形式上变文言文为白话文、内容上改旧文学为新文学着手的。1917年,《新青年》杂志先后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从形式到内容对旧文学进行全面变革,由此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随后,鲁迅发表《狂人日记》,胡适出版白话诗集《尝试集》和白话文集《胡适文存》,郭沫若出版诗集《女神》。1922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中小学国语课本改用白话文,文学革命取得重大进展。文学革命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文字变革,它促使白话文战胜了文言文,为民众的思想解放和教育普及提供了工具,推动了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民主观念和科学精神的传播,对促进政治变革、社会变革意义重大。由此,文学革命成为促使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之强有力催化剂。

其二,思想启蒙的五四。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五四运动知识分子为中国思想界引进了“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费小姐”(自由)和“穆姑娘”(道德)等西方现代性价值观念,以此猛烈抨击以“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掀起了思想革命的风暴。陈独秀写道:“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科学和民主)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五四运动用民主思想,唤醒了人们的民主意识,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事的关心;用科学精神,荡涤着人们头脑中的愚昧无知,点燃了人民追求真理的火焰;五四运动对封建旧思想、旧礼教、旧观念猛烈、尖锐、彻底的抨击,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摧陷廓清、振聋发聩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扫清了道路,为即将到来的人民革命风暴奠定了强大的思想基础。

其三,政治革命的五四。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毛泽东明确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毛泽东还从政治革命的角度阐述了五四运动与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国民革命的密切联系。他指出,“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的系列论述奠定了五四政治革命和爱国运动的基调,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面相日渐深入人心。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中再次予以明确:“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其四,社会变革的五四。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的社会改造和社会变革运动。无论是倡导的个性解放,还是全国规模群众性的爱国运动,以及后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其根本意旨均落在社会变革上。周策纵认为,新文化运动,或广义上的“五四运动”是一场旨在“通过思想和社会改造建立一个新中国的广泛的现代化运动”。可以认为,社会关注和社会变革从一开始就是五四运动的题中之义。青年毛泽东在长沙创立新民学会,其宗旨即是“改造中国与世界”。毛泽东在《民众大联合》中豪情满怀地说:“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五四时期,各种主义、思潮广泛传播,一场又一场思想论争接续上演,新式社团纷纷成立,新村主义与工读互助团的实验方兴未艾,所有这些都是,五四时期人们对中国社会变革的积极探索。正是从社会变革的立足点出发,才催生出思想激荡、文化繁荣的五四时代,才孕育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才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和历史的进步。

C.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五四精神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爱国主义

五四运动的多元面相必然导致五四精神的多样解读。百余年来,伴随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进程,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内涵的五四精神在岁月的淘洗中日益凸显,历久弥坚,最终成为主流观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源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历史动力。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创造了不朽的丰功伟绩。进步精神在五四运动中着重表现为解放思想、追求真理、探索创建美好的人类社会、推动文明发展前进等内涵,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思想与中国无产阶级相结合,确立了近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催生了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变革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民主和科学是五四运动的旗帜。五四运动是一场争取人民民主、反对封建思想、封建专制,抵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真正广泛的人民民主运动。五四时期提倡科学,反对落后愚昧和迷信盲从,倡导追求科学真理,将近代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推进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指导的新阶段。科学与民主共同构成五四精神的两翼,使五四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特征,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百余年来,五四精神之火生生不息。五四运动是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它“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以全民族的搏击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抵御外侮、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强大精神支柱,是建设社会主义、推动文明前进的力量源泉,更是新时代激励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

(作者系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