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优化人才评价机制建设人才强国

2019-06-18 08:09 来源:深圳特区报
改革传统行政主导的人才评价模式,对各种行政主导的人才评价与人才称号予以最大限度的瘦身,让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各类劳动者从各种人才评聘和表格填写及申报程序中脱身,潜心钻研,将时间和精力真正用到干事创业中。

提要

人才的最终价值应该体现在价值创造和知识创造,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能够并且可以做出贡献。

改革传统行政主导的人才评价模式,对各种行政主导的人才评价与人才称号予以最大限度的瘦身,让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各类劳动者从各种人才评聘和表格填写及申报程序中脱身,潜心钻研,将时间和精力真正用到干事创业中。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是治国之基础,事业成败之关键。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明确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如果不走创新驱动的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人才难得,轻视不得,耽误不得”,为我国的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可以说,“人才,迎来了最好的时代”,人才工作成效显著。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进一步调动人才尤其是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激发人才的创造性,为人才干事创业营造更加优越的条件,让各行各业发展更具活力、更具竞争力,激励人才更加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中,是当前人才和知识分子工作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进一步优化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是题中之义。

A.

现行人才评价体制机制下的“四唯”引发“四化”难题

人才是在竞争中成长的,人才也是在比较和使用中发现的,人才的成长与使用需要有适宜的评价机制;各级各类用人单位要通过评价选拔、培养发展自身所需要的人才,一个国家也要以科学的评价引导人才的成长,为经济社会发展准备人力基础;人才也可以通过评价考核证明自己的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给予的发展机会,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但是,相当长时期以来,人才评价一直是一个需要不断打开的“黑箱”,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各持一端,基于定量评价的易操作性和“客观性”,往往更容易得到各方的青睐和采纳,导致人才评价中的“四唯”(即“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仍存,引发人才发展中的“四化”难题,影响人才的成长和干事创业。

第一,各地政府推动的人才争夺助燃“人才竞争恶化”。面对新时代愈益剧烈的市场竞争,“得人才者得市场,有人才才有未来”已经成为共识,各级各地政府乃至相关单位竞相出台了一系列颇具“竞争性”和“诱惑力”的人才引进、培育和激励政策。让人们看到了这些地方党委政府以及相关单位领导的魄力和胆识,其求才若渴之心、见贤思齐之情昭然纸上,让人才迎来了好时代,也确实激发了许多人成才的雄心和壮志,不少地方或用人单位通过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等多种方式方法也引来了“金凤凰”,给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或用人单位也可能争取到了不少资源。但是,这种人才竞争基本上还是按照“帽子”“学历”“职称”“论文”“获奖”等谈待遇、说年薪,结果就是人才总量没有明显增加,人才成本却不断攀升,引进来的人才继续发论文、做课题、争奖项,陷入“恶性竞争的循环轨道”。

第二,各类政府主导的人才工程助推“人才唯帽子化”。这些年来,为了激励各类人才的快速成长,给特别优秀的人才以特别的激励,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各级各类“人才工程”五花八门。有人说,全国各地所有的名山大川、江河湖泊,甚至不是那么知名的山川河流,都已经被冠以人才之名。不少长期默默奉献、潜心于学术和事业的人才确实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激励,让知识分子和各类人才扬眉吐气,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也由此让知识分子人群似乎成了“江湖”。开始要按山川河流论资排辈,按山高河美谈薪论价,部分人才一旦获得了这些人才称号,事实上也就终身享用,即使不再出成果或不再有好的产出,也被各地各用人单位争相高价竞聘,甚至以高薪到多家单位“兼职挂名”。因为各类学科、基地和单位评估中,“人才”指标或多或少都占有相当的权重,而评估结果又直接影响资源分配和社会声誉。由此,评估需要人才,人才有利评估,评估影响投入,循环往复,如泥牛入海。

第三,各种急功近利的人才考核促使“科研趋短期化”。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一切都是快节奏,成果要快出,人才要快长,帽子要快上,可谓时不我待。为此,各种考核是多并快,人才评选和考核是隔年甚至年年有,为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机会,创造了条件,既激发了人人成才的干劲和动力,特别是年轻人快速成长的激情与豪迈,甚至如李白的诗中所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可谓“一朝成名天下知”。但是,也因此可能带来“科研趋短期化”的问题,为了“成才”,为了应对并满足各种考核与评价的要求,不少人的科研只能朝“短和快”的方向选题和努力。

第四,各种偏国际化的绩效评价激励“论文唯有I化”。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需要与国际交流和对话,因而学术研究必须有“勇立潮头”的志向,要敢于也能够站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我们的成果,为人类的共同发展奉献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但是,一段时期,不少评估和考核过分迷信SSCI/SCI/EI,致使一些人才评价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成了“I”评价,要“成才”,就必须有“I”论文;要“成才”,“论文唯有I化”,失之偏颇。当然,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中央破“四唯”倾向的相关文件精神出台后,这种“论文唯I化”问题已有明显的改观,未来还需要继续努力,通过分类引导、分类评价,以平常心对待“I”与“非I”论文。

B.

以新的“四化”思路进一步优化人才评价体制机制

“治国兴邦,人才为急”。早在2014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的讲话中就明确指出,“要不拘一格、慧眼识才,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他们奋勇创新、脱颖而出提供舞台。”2018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提出多项改革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的具体举措,明确要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使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分类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避免简单以高层次人才数量评价科研事业单位。可以说,大政方针已定,前进方向已明,未来需要做的,就是按照中央的既定方针,将相关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将顶层设计进一步结合部门行业和地方实际加以具体化,使之可操作化。就进一步优化人才评价体制机制而言,就是要坚持市场化、长远化、类别化和科学化的思路,科学施策,以新的“四化”思路优化人才评价体制机制。

第一,以市场化思路优化人才评价体制机制。人才的最终价值应该体现在价值创造和知识创造,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能够并且可以做出贡献。作为最终使用者,用人单位对于人才评价的标准最具发言权,对于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最为清晰,也是人才市场上最后的价格支付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就应该按照“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的原则,改革传统行政主导的人才评价模式,对各种行政主导的人才评价与人才称号予以最大限度的瘦身,让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各类劳动者从各种人才评聘和表格填写及申报程序中脱身,潜心钻研,将时间和精力真正用到干事创业中。要相信市场可以给予真正的人才以合理的评价和回报,而政府的首要职责就是确保市场主体在法制的轨道上有序运行。

第二,以长远化思路优化人才评价体制机制。“学如弓弩,才如箭簇。”厚积薄发,人才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拔苗助长只会给“苗”带来损害,真正的人才都是在长期的磨练和坚守中逐渐成长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才选拔、培养和评价都应该保持忍耐心和平常心,让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和荣誉性本位,避免频繁申报和评价,适当降低各类人才称号评价的密度和频度,以有效措施对各类人才称号获得者的高价争夺予以降温。合理确定拥有人才称号人员在学科评估、科研基地、机构排名等评价中的权重,既要看人才的数量,更要看人才的质量,还要看人才在学科建设、科研进步和机构发展中实际发挥的作用,促使各相关用人单位对人才既要拥有,还要有用,避免既往存在的“不管是否有用,只求是否有名”对用人单位和人才带来的“双重浪费”现象。

第三,以类别化思路优化人才评价机制。不同领域、不同类别、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对人才的要求各不相同。人才成长在遵循共同规律的同时各有特点,这就要求在人才评价和培养中,必须坚持个性培养,分类评价,不拘一格降人才,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真正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第四,以科学化思路优化人才评价机制。重点是要发挥人才评价的导向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坚持专业评价、社会评价和终身评价。同时,人才的评价选拔是为了使用,要正确使用人才评价结果,理性对待各类人才称号,既要力戒“赢者通吃”,也要让人才得到应有的支持和激励,避免“极端化”现象。要理性对待各类人才评价结果,回归人才评价的本位,为人才评价尤其是人才评价结果的后续运用减负,最大限度避免附着在各类人才评价之后的“喧闹”,让各类人才尤其是各类人才称号获得者能够静心钻研,为人才持续健康成长营造更加温馨和谐的环境。

(作者系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