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市场经济的魅力有多大

2019-07-25 15:47 来源:深圳特区报
那时没有市场,没有商品交易,唯一的商店是一个大队一个合作社,买些最基本的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现在回到老家,早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家家都盖小楼房,每到过年,大多数人家门前都停有自己的小车。

市场经济是什么?按照主流经济学看法,就是市场经济有一只“无形之手”,超越那种高高在上的计划者,让资源得到最好的配置,给人以最大的自由,让人的创造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获得最大的效益。

市场经济的魅力有多大,看看我们自己与身边的人就知道。

我的老家是湖南一个小村庄,以前一到青黄不接时,父母就要为下一顿吃什么而着急,人们一年四季在田里劳作,收的粮食大都交了公粮,分到的口粮只能在过节时才能有一碗白米饭吃,红薯就成了主食,这种吃了气鼓气胀的食物,吃一顿两顿还可以,可是大半年天天面对它,一见它就心里反胃,别提多厌恶。于是父母想方设法尝试红薯的多种做法,做成红薯丝红薯片,红薯条红薯块,或者将红薯熬成稀饭,做成红薯粉,蒸煮油炸,方法使尽。但是,再怎么样,它还是红薯,吃着吃着照样生厌。小孩子不懂世道艰辛,也不明白为什么父母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可是到头来连口饭都吃不上。大人们除了没日没夜地耕田,也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最现实的大问题是明天吃什么,如何将一家几口人的肚子填饱,有红薯吃已是最大的安慰,可是到了过年后,连红薯都渐渐少了,而田里的禾苗刚种下,下一顿在哪里,真是犯愁死了。有些胆子大的,到大队和公社去开介绍信,外出逃荒。荒唐的是,即使外出讨米,也变成一种特权,不是什么人能得到大队同意。大部分人还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先是到亲戚家借,可大家境况相似,也没多少可借,后来再打听到大山里人少土多,种的红薯吃不完,于是跋山涉水,两天一来回去更深的大山买红薯丝。

那时,所有的资源都由政府统筹管理。田土山水都属于集体所有,所有的劳动力都是统一安排,生产队队长每天清晨就叫喇叭或者吹哨子召集大家起床出工,一年到头没有农忙农闲,天天出工,也不管有没收益,把所有的精力都困在那贫瘠的一亩三分地上,大家的积极性可想而知。按照计划经济的思路,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生产什么,如何生产,都由公家安排,所有的收成也归集体所有,如何分配,分配多少也由公家安排,这应该是理想的生产方式。可是为什么反而生产力低下,天天种田却连饭都吃不饱。

那时没有市场,没有商品交易,唯一的商店是一个大队一个合作社,买些最基本的油盐酱醋,针头线脑。当时能在合作社工作都是最被人羡慕的,没有后台关系,门都摸不清,像我们这样的农家子弟,想都不用想。没有自由市场,但并不能阻止一切交易,在一些政府管不到的地方,农民为了生存,依然会有零碎的交易存在,比如偷偷地到大山里去买红薯丝。这就是市场经济顽强的生命力所在。

后来发生的事情都知道了,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了。那时,上上下下都意识到,这种计划经济的体制如果不改,农民吃饱肚子的最基本愿望也不可能实现。市场经济为什么从农村打开缺口,就是因为人的基本生存权受到威胁。那时许多人并不知道市场经济的理论,只是朴素的要改变现状的想法,要吃饭要活命。

现在回到老家,早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家家都盖小楼房,每到过年,大多数人家门前都停有自己的小车。更别说是解决吃饭问题,许多人家连田都不种了,自家分的田地让给他人种,年轻人都进城打工,平时只剩下老人小孩。人们奇怪的是,为什么是同样的地,同样的人家,以前天天在田里耕种,还吃不饱,现在大都不种田了,反而不愁吃不愁穿的,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普通人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市场经济的魅力。

市场经济是什么?按照主流经济学看法,就是市场经济有一只“无形之手”,超越那种高高在上的计划者,让资源得到最好的配置,给人以最大的自由,让人的创造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获得最大的效益。

市场秩序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奇妙的个人自由,不仅给个人以自由的空间,还会带来社会经济的繁荣。想想看,现在那种半军事化管制的生产队变成自治的村民小组,田地都分到家,再也不用什么人天天叫喇叭召集出工了,也不用天天有事没事困在田里,农民的自由不再受到种种限制。这时才明白,原来种田并不需要天天守在田里,原来人是可以自由支配自己,以前是多么大的浪费呵。突然之间,空出了那么多的劳动力,农民的自由多了,外出也不用再去开介绍信,纷纷到城里打工,劳动力的释放带来生产力的空前释放,市场经济让一塘死水突然变活了。

其实,市场经济的理论早在1776年就出现在亚当·斯密的《关于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125年后的1901年,严复翻译《国富论》,更是把自由视为经济增长的前提:“夫所谓富强云者,质而言之,不外利民云尔。然政欲利民,必自民各能自利始;民各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欲听其皆得自由,尤必自其各能自治始;反是且乱。”200多年后,1978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慢慢意识到市场经济的重要,到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我们总算赶上了世界发展的步伐。

(作者系经济学者)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