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海外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及特征

2019-08-27 10:50 来源:深圳特区报
海外志愿服务依附于国家对外援助的发展框架,是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促进“一带一路”倡议新的推手。

提要

海外志愿服务依附于国家对外援助的发展框架,是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促进“一带一路”倡议新的推手。厘清国际上海外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把握海外志愿服务的活动特征是更新海外志愿服务发展理念的重要前提。

一海外志愿服务的缘起

海外志愿服务属于国家对外援助的方式之一。上世纪60年代前后,众多发展中国家刚刚摆脱西方殖民统治,虽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但社会经济却千疮百孔,绝对贫困人口众多,在世界各国经济愈发相互依存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尤其是对待病毒、难民、毒品、环保、恐怖袭击等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于是国际经合组织(OECD)于1961年创立了发展援助委员会(DAC),专门负责协调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官方发展援助,海外志愿服务依托于国家间的对外援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发端,众多发达国家纷纷成立了本国的海外志愿服务团体并开始实施派遣。

二海外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

由政府出资派遣具有国家背景的海外志愿服务活动团体最早于1950年创建于澳大利亚,1961年美国创建了至今为止最具影响的海外志愿者团体——美国和平队,接下来欧洲各国及加拿大、日本等国政府也纷纷效仿美国创建了本国的海外志愿服务团体并实施了派遣。海外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受到了联合国的重视与支持,197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并组建了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UNV),负责管理与国际志愿者事业相关的各类事物,组织鼓励志愿者为本国和国际间的发展和平尽其所能,努力促进国家经济与社会进步并使之得到持续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海外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愈加迅速,发达国家志愿者组织逐渐将活动空间和工作内容由国内扩大至国外,海外志愿服务的参与途径和项目类型也变得更加多样化,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及民间机构也参与其中,包括各类学校和企业等纷纷组织各种长短期海外志愿服务活动来增加民众的参与。

1997年联合国通过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23个国家提交的52/17号提案,决定把2001年确定为国际志愿者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形成和现代志愿精神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海外志愿服务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重视与瞩目。

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提出了“千年发展目标”(MDGs),力求在15年内完成极端贫穷人口比例减半、遏止艾滋病的蔓延以及普及小学教育等重大目标。截至2015年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圆满完成,海外志愿服务团体在完成目标过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海外志愿服务活动正逐渐成长为参与全球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海外志愿服务隶属于国家间对外援助的组成部分,其工作重心依托于对外援助大环境的发展趋势,2005年巴黎援助会议签订了《巴黎宣言》,在对之前援助有效性进行反思之后,首度提出了在尊重受援国主体性的前提下,以提升受援国的能力建设来提高对外援助的效率,因此能力建设、能力开发随之成为新世纪海外志愿者重点的工作方向。与此同时国际志愿服务年会论坛也相继展开,各国政府派遣机构及非政府组织相互分享发展经验、摸索提高方案,为国际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了交流平台。

三海外志愿服务的活动特征

我国的海外志愿服务自2002年起发端于团中央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并以老挝为对象国实现了首次派遣。海外志愿服务的发展,代表了一个国家发展壮大之后的方向,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服务本身,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吸引力的重要体现。时至今日,我国已从单纯的受援国发展成为援助国,从传统意义上单纯的经济、物质援助发展成为志愿服务援助,同时海外志愿服务也是我国促进“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民心相通”的重要手段,而当前我国海外志愿服务的发展理念已不能匹配国家新的发展形势,而其发展理念的滞后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对海外志愿服务认知的不全面,很多机构及个人对于国内志愿服务有一定的了解,对于海外志愿服务仍是一头雾水或持疑惑态度。因此,厘清海外志愿服务与国内志愿服务的关联及异同,把握海外志愿服务活动特征的论述和研究作为更新海外志愿服务发展理念的基本前提就显得尤为重要。

海外志愿服务和国内志愿服务的基本共同点都是以志愿服务作为其工作核心,都具有志愿服务活动的基本属性。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这种形式去改善社会条件及解决社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精神满足及个人成长。这种工作活动具有自愿性、公益性、无偿性、组织性的特点,虽然会有基本的补助金额,但相比于金钱与物质,志愿者本身更侧重其他方面的回馈。海外志愿服务有别于国内志愿服务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民间外交官角色

海外志愿服务进行活动的场所是在国外,这就涉及到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不同文化和民族之间的接触。每一个走出去的海外志愿者很难仅仅只代表个人,尤其是国家层面派遣的海外志愿者,更是一定程度代表了国家意志与国家形象。海外志愿者是国家对外交流中新的国际名片,同时也被冠以民间外交官的称号,已成为新时代援助国主要外交方式之一。海外志愿者的派遣依附于国家对外援助框架,目前我国对外援助的重心是非洲地区,而我国与非洲人文交流较少,相对比较陌生,因此志愿者在与非洲人民接触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成为非洲人民了解中国的一个鲜活窗口和载体,志愿者们展示中国形象,展现大国善意的附带职能被无形赋予。尤其是某些西方媒体戴着有色眼镜对于我国援非建设进行歪曲报道并在非洲肆意传播的事实确实存在,这就更需要志愿者深入援助国用积极正面阳光的心态去消除误解,阐述事实,为国家正名。

2、以志愿服务为生活重心

海外志愿服务要求志愿者必须是全职参与服务活动,且服务时间一般在两年,而国内的志愿活动多是志愿者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进行的一种社会行为。由于是全职服务,这就要求志愿者必须要以服务工作作为自己生活的重心,工作任务巨大。但作为广大有意参与海外志愿服务的青年来讲,大好年华正是人生发力的关键时期,若选择海外志愿服务就不得不面对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内自身职业发展中断的难题,这是海外志愿者有别于国内志愿者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从海外志愿者参与动机调查来看,一方面是志愿者个人奉献的博爱与情怀,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视此为个人成长的一种社会历练,或者说是一种参与型的国际社会实践。问卷调查显示美国民众对于海外志愿服务的参与动机从最初的“个人牺牲”逐渐向“经历积累”方向转变,韩国关于海外志愿者参与动机调查显示“自身能力的开发与提高”成为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奉献精神。由此可见,短暂的职业中断是为了将来更好的职业发展,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海外志愿者对于归国后个人发展及就业问题的焦虑。因此如何让志愿者的海外服务经历在归国后的求职或工作过程中携有优势,如何将他们的海外经验最大程度回馈社会,这是政府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在美、日、韩等海外志愿服务先进国家,对于归国志愿者的职业发展都有国家层面的归国就业支援保障体系,最大程度上去解决海外志愿者的后顾之忧。

3、国际人才的培养路径

海外志愿服务的对象国一般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普遍比较落后,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往往比较艰苦,部分地区甚至社会治安也不如人意。此外,语言沟通的障碍、跨文化的心理适应以及异国环境的孤独感等不利因素都使得海外志愿者相比国内志愿者会受到更为巨大的挑战,因无法适应国外艰苦环境、亦或出现健康或心理问题而导致工作中断继而提前归国的状况时有发生。但总的来看,绝大多数志愿者都能够克服困难、赢得挑战、顺利完成志愿服务工作。事实上海外志愿活动参与人员在报名派遣之初已经对各种不利状况有所预期,报名海外志愿服务活动这一行为本身已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完成工作决心。因为特殊的工作环境,这使得海外志愿者在人生历练中能力提高的侧重有别于国内志愿者,在2015年韩国世界之友海外志愿团年度满意度调查报告之中对于志愿者个人能力提高的调查内容共涉及了8个选项,分别是:领导能力、跨文化问题解决能力、亲和力与沟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外语学习能力、当地关系网建立能力、多文化理解与国际视野能力、未来发展拓展能力。这8项内容的划分基本反映了在海外志愿服务期间志愿者能力提高的8个方向,其中多文化理解和国际视野能力的提高在众多志愿者当中得到了最高比例的肯定。我国要进一步走向世界并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要有一大批懂外语、肯奉献,同时具有国际视野及专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海外志愿服务作为国际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路径在海外志愿服务先进国家都被寄予了很高的期待。

(作者系山东工商学院韩语系主任 高延君)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