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救急与救穷

2019-10-10 10:30 来源:深圳特区报
赡族首先要救急,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救穷。但在宋代范仲淹看来,对于家族中的贫困亲人,只要有能力,不仅要救急,还得救贫救穷。稍加考察,不难发现,绍兴师爷的真正兴起也是家族精英救穷的产物。

■刘云生

赡族首先要救急,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救穷。怎么救?最重要的措施就两项:读书和学艺。

人们常说,救急不救穷;或者说,救得了急,救不了穷。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每个人的力量都有限,对他人的急难只能量力而行。如果朋友买房急需,你可以帮忙凑首付或者送上红包;但如果朋友终生贫困,你就可能一筹莫展,有心无力。

但在宋代范仲淹看来,对于家族中的贫困亲人,只要有能力,不仅要救急,还得救贫救穷。

范仲淹是君子,说到做到;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还要求后代子孙凛遵无违,实现了范氏家风的传承。谁家老人去世了,没钱安葬,丧葬费、墓地费,他来承担;谁家孩子该娶媳妇了,没钱办理婚礼,他来承担;谁家女儿大了,没有嫁妆,他来承担。

但范仲淹很快发现,救急救不了穷。对于家族中的贫寒家庭,钱粮救济只能缓解一时急困。如何让族人走出贫困,奔向小康才是赡族的根本。于是,他在苏州设立了义学,希望家族子弟通过学习知识改变命运。

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范氏义学,也就是后来的苏州府学。一千多年来,为家族、为国家培育了大量的可造之才。

范仲淹的义行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很多家族精英都意识到,赡族首先要救急,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救穷。怎么救?最重要的措施就两项:读书和学艺。

为彻底解决贫寒子弟的后顾之忧,宋代一般家族都设有义学。义学办学资本从哪来?很多都来自于家族精英,特别是在外做官的家族子弟捐助的俸银或土地,聘请塾师教授族中子弟常用典籍。学习优良者可以参加科考,为官为宦,彻底改变身份和命运;即便学习一般,也能识文断字,明了忠孝节义,作一介良民。

江西义门陈氏同居共财数百年,宋真宗赞誉老陈家“聚居三千口,人间第一;合炊四百年,天下无双。”陈家为什么能够保证家族几百年繁盛不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普及了族人的基本教育。

捐资助学是陈氏家族最重大事务。早在唐昭宗大顺元年(公元890年),老陈家就创办了东佳书院,家族子弟免费入学,后来还推恩至外族乡邻子弟,以至于江南名士尽出陈家。

更可贵的是,老陈家还根据学生素养、资质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学优品良者修习举业,参加科考,步入仕途,为家族争光,为国家出力;中等资质者,则学习特定的技艺,比如算学、经商,成为行业性管理人员;即便最差的子弟,后来从事农业生产,也能能够识文断字,知理达义。

如此办学的效果怎么样?到十一世纪中期,老陈家就有三十多人步入官场,四十多人受朝廷封赠,中举人数达到120余人,官至宰相一级者两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家族创办义学,其本旨固在为家族培育人才,以便跻身仕途,提升宗族竞争力。但科考路途太过艰难,有些家族则改弦更张,专门传授子弟职业性技能,代代相传,加上姻亲戚谊,最终形成地域性、宗族性极强的社会化组织。

这就是我们今天还特别火爆的职业教育。典型者如绍兴师爷。这些师爷从明末开始就是一股相当强劲的家族性、地域性社会力量。

稍加考察,不难发现,绍兴师爷的真正兴起也是家族精英救穷的产物。

明代万历年间,绍兴籍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朱赓持续引进家乡落榜子弟担任不入流胥吏,相当于没有正规编制的合同制人员。这类人虽然是合同工、办事员,没编制,没身份,但因为掌握了具体实施政策、法律的权力,还拥有丰富、灵通的政务信息来源,日子过得顺风顺水,有滋有味。几年后就脱贫,要么辞职参加科考;要么就用钱捐个官位,实现从吏胥到官员的身份转换。

最终,政坛上兴起了绍兴籍职业性、地域性秘书帮。到了清代中期,有句话不胫而走:“无绍不成衙”,绍兴籍师爷遍布中央各大衙门,远达荒江大漠,形成了庞大有力的社会势力。雍正朝河南巡抚田文镜的师爷叫邬思道,江湖人称“邬先生”。这人自小家贫,读书刻苦,后来科考不如意,决意游幕,所学刑名、钱粮、文牍,样样胜人一筹,终成一代名幕。所著《抚豫宣化录》以东家田文镜之名刊刻发行,成为习幕子弟的枕中鸿宝。

邬先生的影响力有多大?据说,雍正皇帝在写给田巡抚的专门折帖中,偶尔还会来上一句:邬先生近来可好!

(作者系广州大学法学院教授不动产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