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深圳的新使命新定位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已经从“改革试验场”到“创新型城市”,不断提升改革和发展定位。图为深圳湾生态科技园。深圳特区报记者周红声摄
■袁义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深圳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标志着深圳改革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成为深圳新时代新的历史使命和战略定位。
一、新时代国家战略格局中深圳的新使命
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决策。新时代党中央就国家和地区重大发展战略出台过很多文件,但是专门给一个行政区出台这种支持意见,之前只有雄安新区、海南自贸区,如今是深圳经济特区。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也就意味着中央赋予深圳国家战略格局中更重要的使命、更重大的责任。中央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预示着新时代深圳将担负特别重大的新使命。
(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先行示范
《意见》表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首先“有利于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深圳经济特区一直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重要窗口,未来深圳改革开放上不仅要继续探索,还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先行示范区。《意见》要求深圳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前提之下,探索完善产权制度,开展市场准入和监管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意见》支持深圳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创新应用。《意见》支持深圳试点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上先行先试,探索创新跨境金融监管;支持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创新应用,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意见》要求深圳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立足改革创新实践需要,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提升政府依法行政能力。
《意见》的这些要求和支持举措都是在推动深圳向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深化改革开放,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深圳要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先行示范
《意见》表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有利于更好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机遇,增强核心引擎功能,在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先行示范,是新时代深圳最为突出的重要使命。《意见》要求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要成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主阵地。《意见》支持深圳促进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基金)产品互认,进一步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加快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意见》支持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意见》鼓励深圳与香港、澳门联合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加强与港澳数字创意产业合作,推进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增强港澳同胞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意见》支持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创新完善、探索推广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意见》明确在实施机制上,深圳打造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先行示范区,也将置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之下,得到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强有力的指导协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增添新动力,成为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
(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先行示范
《意见》表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还“有利于率先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意见》要求深圳到2025年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本世纪中叶,建设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这意味着深圳要“先行示范”,成为全球城市标杆。为此,深圳需要大力推进现代化、国际化建设,探索发展新路径,提升国际影响力,打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先行示范区。《意见》支持深圳建立全球创新领先城市科技合作组织和平台,探索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设立面向全球的创意设计大奖,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以更加开放姿态吸引国际人才。《意见》支持深圳国际邮轮港建设,进一步增加国际班轮航线,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承办重大主场外交活动,要推动更多国际组织和机构落户深圳。《意见》要求深圳加快构建国际一流的整合型优质医疗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培养、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体系,先行先试国际前沿医疗技术。《意见》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努力成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中国样板。这些都表明《意见》推动深圳更有“国际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先行示范区,努力向着国际标杆城市迈进。
二、从“多面手”到“全能王”的深圳战略定位
《意见》要求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包括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预示着深圳要从一个“多面手”转向“全能王”,实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战略定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已经从“改革试验场”到“创新型城市”,不断提升改革和发展定位。深圳经济特区起初是改革开放的“试验场”“排头兵”“窗口”的战略定位,之后随着全国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从上海浦东新区到邻近的广州,很多城市和地区发展迅速。不过,随着科技产业的迅速崛起,深圳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一面旗帜。现在《意见》对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要求,是第一次作出了覆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要求,也是对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全面肯定,赋予深圳的战略定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圳要继续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真正做到《意见》的要求,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改革开放再出发,在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
(作者系深圳市社科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化城市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