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

作者:夏庆宇 张莉  2019-11-08 16:01  新传播    【字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首次实现了一定程度的、阶段性的繁荣昌盛,这种繁荣昌盛具有里程碑意义和标志性意义,将使中国人彻底摆脱因在近代史上遭受的屈辱而造成的心理阴影,将使中国人树立牢固的民族自信心。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首次实现了一定程度的、阶段性的繁荣昌盛,这种繁荣昌盛具有里程碑意义和标志性意义,将使中国人彻底摆脱因在近代史上遭受的屈辱而造成的心理阴影,将使中国人树立牢固的民族自信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中国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一项巨大成就,是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的标志,标志着“三步走”的奋斗目标胜利完成了“第二步”,将为“第三步”的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将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它将进一步巩固党的领导,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繁荣,为我国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九大中国梦[中图分类号]D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575(2019)01-0012-07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号召。在这一号召的鼓舞下,当前中国全社会正向着这一目标奋力拼搏。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华民族将在历史上首次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尽管“小康”社会距离“大同”社会还很遥远,但“小康”目标的实现将标志着中华民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其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将尝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进行诠释,全社会充分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将促使我国在2020年之后更顺利地转向争取建成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新的伟大实践。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形成过程

(一)“小康”理念源自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共产党历来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 ·大雅 ·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然而与当今的用法不同的是,《诗》只是用“小康”来描述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未将其作为一种描述社会发展状态的概念。

《礼记 ·礼运》则区分了“大同”与“小康”两种社会状态,使这两个概念相映成趣。《礼记》对“大同”的描述,与共产党人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高度相似;“小康”则是次于“大同”的一种社会状态。《礼记》认为,“小康”尽管不如“大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当然,《礼记》对“大同”和“小康”的理解,受到了当时农业社会、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的影响,主要反映了儒家的社会理想,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阶级局限性。

在“小康”作为描述一种社会状态的概念被《礼记》提出之后,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上,时常有人将它作为一种社会理想,例如明成祖朱棣提出“如得斯民小康,朕之愿也” 1,可见朱棣将使人民过上小康生活作为一种目标,但当时的小康的标准与当今社会的小康的标准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清高宗弘历在自己70岁生日之际作《古稀说》一篇,提出“至乎得国之正,扩土之广,臣服之普,民庶之安,虽非大当,可谓小康” ,可见弘历主要是从清帝国对外征服、扩大版图、人民生活安定等角度来认识小康,认为在其统治下已经实现了小康。中国当前所欲实现的小康主要关注的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提高,其内涵远超过古人的认知水平。清末康有为提出“升平者,渐有文教小康也” ,但康有为仅仅是沿用了《礼记 ·礼运》提出的概念,其著作带有明显的空想性,无法变成现实。由上述例子可知,“小康”是中国的传统概念,自提出后被中华民族长期沿用了下来,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小康”主要代表了一种中等水平的社会理想。

(二)改革开放后“小康”目标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同志首先将“小康”作为我党我国的一种奋斗目标。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之际,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将达到“小康”。而后在1987年4月会见西班牙客人时,邓小平同志明确为实现“小康”设定了时间表,也就是“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一步,在80年代末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在21世纪用30到50年的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同年,党的十三大报告采纳了邓小平同志的上述设想,正式将实现小康、“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也就是将“小康”视为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间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人民将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须要指出的是,十三大报告是把“达到小康水平”作为一种经济建设的目标提出来的,此时并未把“小康”作为一种描述社会发展状态的总体性目标。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对“小康”概念的外延作了扩展,将“小康”视为描述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指标,提出要实现我国“人民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在此基础上要“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


(三)从“小康生活”到“小康社会”

到了1997年,中国共产党对“小康”有了新的认识,首次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在21世纪初“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设想。而在此前提的仅仅是“小康生活”“小康水平”。从此之后,“小康”不再仅仅是一个比“温饱”更高级的、描述人民生活水平的概念,也不再仅仅是一种经济发展的目标,而是成了一种社会理想。

到20世纪末,邓小平同志设想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即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已基本实现,因此十五大报告提出到2010年要“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

(四)从“不全面”到“全面”,从“低水平”到“高水平”

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认为小康社会必须在全方位、各领域取得实质性发展,这样才是真正的“小康社会”,因此首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为我国的小康社会做了明确定性,即“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在21世纪初,我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地认识到当时的小康依然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因此党中央提出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进步、全面发展,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各项制度建设,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问题,建成真正高标准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显示出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之后开始着手解决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

(五)从“建设”到“建成”

“建设”小康社会是进行时,“建成”小康社会则是完成时。从“建设”到“建成”,这是我国不断取得发展进步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我党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概念并制定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双双比2010年翻一番,同时在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都要有一个更有质量的发展,即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正式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由以上梳理可以看出,从1979年至今,自我党我国初步提出“小康”目标和设想以来,这一概念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邓小平同志在最初提出“小康”时,仅仅是指让人民“吃饱穿暖”,他的原话是“就是可以吃饱穿暖,我把这个叫小康” 1。后来随着我国的建设成就越来越突出,我党对“小康”所寄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从仅用来描述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到用来描述一种社会状态;从单方面关注经济指标,发展到力求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全方位发展。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发生升华。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一)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

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体内涵包括: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围绕这一目标,报告还提出了许多具体目标,例如基本实现工业化、城镇人口的比例较大幅度提高等。

2.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3.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围绕这一目标,报告还提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形成学习型社会等具体目标。4.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为实现上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路径是重点做好八方面工作: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2.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3.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4.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5.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6.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7.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8.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全社会各项事业的进一步推进和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角度提出了衡量“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指标,本文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对衡量“全面小康社会”的各项主要指标进行了如下汇总:

1经济建设的目标:(1)增强发展协调性;(2)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3)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4)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5)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政治建设的目标:(1)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2)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3.文化建设的目标:(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

(2)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3)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4.社会建设的目标:(1)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2)社会就业更加充分;(3)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4)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5)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6)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5.生态建设的目标:(1)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2)主要污染物

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比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更加完备化,更加高标准化。十九大继续坚持了十六大提出的一些目标,例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等;此外,由于十六大提出的一些目标例如“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已经基本完成,十九大已不再提及;十九大提出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等目标则是十六大报告未曾提出过的,属于新的更高层次的目标。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要求

(一)从201年党的十九大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

从20世纪80年代末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开始为实现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奋斗,到2020年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30年的时间。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已经为实现小康做出了巨大的持续不懈的努力,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尽管如此,当前我国社会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然存在的某些短板。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在2020年之前应着重做好三方面工作,以补齐短板,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此外,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还将着重实施七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近年来,国际上对中共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非常重视,例如英国《卫报》报道称:“十九大报告传递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和中国未来前景的乐观判断,展示对中国在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自信。”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主席久加诺夫在给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中说:“我们坚信,中共十九大确定的近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一定会实现。”缅甸全国民主联盟主席、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在致习总书记的贺函中说:“中国共产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顺利实现。”1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对中国的此项战略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中等繁荣的)社会、削减极端贫困作为在‘十三五(2016—2020年)’末之前要实现的目标。这一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三中全会的决议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十三五’规划将提出中国实现上述目标的具体措施。”因此可以说,中国能否在2020年之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世界都在关注。

由此可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迫,任务重大,举世瞩目,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我国每个社会成员紧密相关

第一,在2020年之前,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当积极投身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事业。第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将为每个社会成员自身的发展提供更高的平台。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后,我国将变得更加繁荣、富强、兴旺、发达、美丽、和谐,我国的各项事业将达到新的水平,我国的国际地位将显著提高。由此,中国人民将过上更幸福的生活,每个人的事业将拥有更高的平台。

第三,在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后,每个社会成员还应当继续奋斗,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并不意味着应当小富即安、小富即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将面临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国人民还应当向着更辉煌的目标奋斗,中华民族复兴的前景将无限绚烂夺目。因此,我国人民不应当随随便便感到满足,而应当以小康为基础,继续全力拼搏、共兴伟业。

(三)每个公民都应当增强投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自觉性

由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与每个国人紧密相关,因此,我国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形成投身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事业中去的自觉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该使每个社会成员认识到甚至感受到自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业中的一分子而非旁观者,应该使每个社会成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成感情、形成“自身与社会是血肉相连的”的意识。

因此,我国当前的宣传工作应当使每个社会成员增强自身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的意识,增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增强每个社会成员对国家的感情。为实现上述目标,应当在宣传工作中重点宣传中华民族在近代初期遭受的百年屈辱,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重点宣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为了洗刷民族屈辱、实现民族复兴而进行的奋斗的一部分,为了避免中华民族继续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不仅要将我国建成小康社会,还要将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重点宣传每一代中国人都是国家的一分子、民族的一分子、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一分子,国家的兴衰将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命运,每个社会成员都不能忘记自身肩负的使命,否则子孙后代有可能再次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压;重点宣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使每个公民受益,与此同时,小康社会的建设需要每名社会成员的努力,坐享其成、冷眼旁观、无视漠视的做法和心态是错误的。总之,就是要使全社会全面接受和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八大意义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从1840年以来中国初步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繁荣昌盛。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一直在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而奋斗;自1949年以来,中国人一直在为实现国家富强而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是中国人为实现国家富强而进行的奋斗得到的第一个重大阶段性成果。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使中国人彻底摆脱因在近代史上遭受的屈辱而造成的心理阴影,将使中国人树立牢固的民族自信心。第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中国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一项巨大成就,是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的标志。第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三步走”的奋斗目标胜利完成了“第二步”,为“第三步”的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提高了全体人民特别是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第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巩固了党的领导,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繁荣。第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为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打下坚实基础。第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成为2020年之前我国宣传工作的重点

当前,我国各级宣传部门在宣传工作中应重点宣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使全体人民增强参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事业的积极性,这项工作既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又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其意义表现在:

第一,讲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是2020年前后的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党我国在2020年之前最突出、最重要的、最核心的战略任务。我国的多数社会成员都处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之中,因此必须使他们增强承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使命的积极性,从而引导每个社会成员自觉投身到有关建设任务中去;当前我国的一部分社会成员(例如学生)尚不能参与小康社会的建设,但宣传工作应向这类群体充分讲清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从而使他们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奋斗历史的认同感、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增强对历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崇敬感、增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接续奋斗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第二,讲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是进一步促使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围绕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的重要途径。当前,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夙兴夜寐、殚精竭虑、努力奋斗,新时代的宣传工作应当使我国全体社会成员了解党中央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的努力。如此一来,我国人民才能更好地理解为何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下的中国共产党要竭尽全力建设小康社会,才能领会党中央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才能理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努力。由此,才能引导我国人民自觉团结、围绕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才能调动和引导人民自觉投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中去,才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形成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奔小康的生动局面。

第三,讲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是巩固意识形态阵地、捍卫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途径。宣传工作的首要目的应当是使每个公民形成对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民的认同感,只有让每个公民增强以上认同感,才能巩固我国的意识形态阵地,才能捍卫我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安全。在宣传工作中,如果能够引导每个公民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任务形成认同感,就能够增强他们对党、对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人民的认同感,就能够巩固我国的意识形态阵地,就能够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就能使我国公民成为对社会现实保有积极认知的公民,进而有效巩固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

第四,讲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讲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能够有效增强民族自信,从而使不健康的民族自卑心理不见踪影,使在少数社会群体中仍然存在的崇洋媚外的心理和行为彻底消失。(夏庆 宇张莉

作者简介:夏庆宇,河南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博士。北京100732 

河南郑州451191;张莉,中  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责任编辑杨中】 

 

1[明]陈治本等编:《皇明宝训 ·大明太宗文皇帝宝训》卷1《勤政》,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第560页。《清实录》第22册,《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112,中华书局,1986年,第874页上栏。康有为:《春秋董氏学》,楼宇烈整理,中华书局,1990年,第28页。

1《邓小平访日“小康”难倒翻译,竟译为身体健康》,《解放日报》,http://history.people.com.cn/n/2014/1215/c372327-26207966.html。访问时间:2018年8月21日。

1《中共十九大: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张士义、王祖强、沈传宝主编:《从一大到十九大: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史》,东方出版社,2018年,第415~420页。Bert Hofman: Reforms to Build a Xiaokang Society in China, http://www.worldbank.org/en/news/opinion/2016/03/04/reforms-to-build-a-xiaokang-society-in-china,访问时间:2018年8月14日。


编辑:战旗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