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量化分析研究

作者:曹锦阳  2019-11-08 16:45  新传播    【字号: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产业之一。通过对粤港澳三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进行实证定性分析,并利用区位熵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着力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程度与相关影响因子进行研究,探讨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定位,构建并彰显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重在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创新融合,真正发挥引领创新、聚集辐射的核心功能。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产业之一。通过对粤港澳三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进行实证定性分析,并利用区位熵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着力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程度与相关影响因子进行研究,探讨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定位,构建并彰显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重在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创新融合,真正发挥引领创新、聚集辐射的核心功能。在加强区域合作、加强资本支持、增加税收倾斜、开发人才资源、拓展文化园区、推动升级创新、驱动跨界融合等方面,持续聚集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使之创新融入国家战略发展大局。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实证分析区位熵灰色关联[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575(2019)01-0027-10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型的经济产业,具备引爆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潜力。近年来我国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产业之一。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既是粤港澳区域经济社会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与动力支撑点1。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区域优势,高效驱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实现其经济总量、经济运行质量的提升聚力,则是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优势的关键环节。利用区位熵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着力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程度与相关影响因子进行研究,通过对其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与选择的定位,构建并彰显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重在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创新融合,集聚文化创意产业能量,释放产业集群叠加效应,真正发挥引领创新、聚集辐射的核心功能。

一、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其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概念

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由英国于1998年提出,继后美日韩等许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相应产业发展规划,而中国香港地区长期以来是亚洲的创意中心,香港的文化创意产业借鉴了英国经验,数码娱乐、电影、设计、漫画、出版等文化创意产业在业内均享负盛名,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不同国家或地区鉴于自身优势和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提出不同的理念。如美国主要以版权产业作为总体理念,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主要推出创意产业概念,日本等国则十分重视“内容产业”的提法。从经济形态看,香港已进入创新驱动经济增长阶段,具有知识型、创意型及服务型特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纵观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是在20世纪20年代,是在工业化走向成熟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1。而我国于2010年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不断寻求文化产业发展的国内外市场空间,全国由此出现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局面。文化产业是一个“集合”的概念,它内含了文化、创新、产业集聚等多个要素。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消费需求、生产资源、支撑产业和环境因素四个方面,有关其理论研究需要深度拓展。文化产业需求竞争力和文化产业供给竞争力体现了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具有天然的相关性,因此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可以借用文化产业集群的相关概念范畴,只是在提供的产品内涵上要增添“创意性、知识性”等相关因素。而本文定位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指的是在既定的空间范围内,挖掘、生产、发展、创造文化创意产品的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企业,包括上下游企业、竞争与互助企业、资本支持企业、人才与技术支持企业等一切相关的企业,通过各种相关资源的流通,实现本产业的发展的经济模型。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时代主流,而文化创意产业已形成知识经济时代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国外相关研究

1.竞争力空间视角。波特(2002)提出的“钻石结构模型”,是产业集群研究的经典,他认为,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产业相关配置的支持,企业战略的重新制定等,从宏观上为提高产业竞争力提供了借鉴,同时,区域竞争力的体现更彰显了区域内产业集群的程度、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政策研究、战略布局都提供了借鉴。

2.基于文化创意产业和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坎宁安(2004)在《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理论、产业和政策的涵义》一书中不仅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做出探讨,而且本身也提出了文创产业理论集群,他认为通过文创产业理论的发展,能够使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专业化、多样化。哈维(2003)则认为大量的城市诞生给创意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不仅仅通过人和人的聚集诞生了创意,也因为人和人的集聚给创意以传播的空间,更为创意附加上了经济属性,使其能够作为商品流通。

 

3.交易成本理论视角。斯科特(2003)在《文化产业:地理分布与创意领域》中认为创意产品的生产由于劳动技术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使得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出于对成本和效率的考虑,增加了聚合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从地理上促进了产业转型。这种产业综合体通过信息技术交流及生产商之间的合作,将产生巨大的“高回报效应”。所以,文化创意的产品越来越有往城市聚集的倾向和可能。

(三)国内相关研究

1.空间集聚的角度。李蕾蕾(2009)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发展与政策的制定之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一方面政策的制定会影响产业集群的落实,产业集群的发展潜力也会对政策制定做出影响。对于集群的相关参与方要看作一个复杂的生态集体,构建了一个复杂的集群生态,如创意团队与个人、文化艺术公司、项目生产公司及消费方等,其参与使得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与相关园区得以运作,主要的落脚点是以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主,从而做出产业园的发展路径。华正伟(2011)提出,区域经济空间是内涵经济关系要素的整体,这种关系的基础是地理共同性以及经济结构的相似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则正是这种内在经济要素的外在表现形式。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文化创意产业在空间上新的区位表达,也是目前文化创意产业能达到优化的最佳组织模式,具有规模大、成本低、品牌响、互补强、效率高、发展快等空间经济效应。而对于粤港澳一类的核心产业尚未破土而出的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往集群思路上的发展势必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2.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证性研究。钟德友(2010)认为重庆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创意人才市场短缺、科技应用不够,法律法规对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地理环境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造成阻碍等,他认为,需要全方位进行改革与提升,如优化市场环境、进一步完善激励和引导政策、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金融支持同时也要重视产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储备。朱慧和王垚鑫(2010)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良好势头,时刻会迸发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因素无非是政策、市场需求、文化潜力和人力资源,并且它通过对上海、广州、杭州、重庆与北京等5个城市做实证性研究,用来论证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造成影响的因素。这些在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粤港澳三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一)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广东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呈现三大特点:(1)广告业集群发展较快。集群形成的重点地区在广州和深圳。比如2013年以来广东全省广告经营单位80%集中在广州和深圳1。从发展速度分析,广告业集群的特点,一是个体、私营企业和集体事业单位增长迅速,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略有下降1%-2%之间。其他类型的广告户约占25%左右。二是各种媒体广告业都有较大增长。比如2013年以来广东全省专业广告公司比上年增长速度约有20%。(2)印刷复制业集群发展迅猛。比如2017年广东全省有各类印刷企业总数约占全国14%,在全国排名第一;年工业总产值约占全省GDP的4%,约占全国印刷企业总产值的20%。从产业集群分析,广东的印刷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东莞3市。(3)动漫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广州网络游戏开发和运营能力、动画制作和发行能力,漫画杂志发行量以及衍生物的生产能力和交易量在全国都名列前茅。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在广州这些区域已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可见,广东省内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有一定的自然集聚反应,主要表现在广告业、精品印刷业、动漫产业。最大的两个问题是广东省内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主要聚集的只是两个点,即广州和深圳,即文化创意产业只在点内集群,并未形成大面积的“马赛克”产业分布。由此将成为驱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建设的内在需求。

(二)澳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澳门博彩业长期一类产业独大,“一业独大”有其自身固有特殊性,但不是澳门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郭永中(2011)提出澳门如何实现产业适度多元化,不仅仅是澳门的重大课题,从澳门发展战略规划上深度分析,更是国家整体发展战略问题。纪春礼、曾忠禄(2015)采用岭回归分析法,分析澳门产业多元化,及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问题。其结论是:产业相关多元化,在整体经济运行中,呈现对经济增长的正相关作用;如产业无关多元化,而在整体经济运行过程中,则显示为负影响作用。在今后产业发展中,澳门产业适度采取多元化,可以有效解决产业单一等问题,比如不平衡问题,或者不充分的问题,这才是澳门可持续发展的常态。澳门具有深厚的历史资源,文化旅游业给澳门带来经济活力和发挥空间,这将有利于发挥澳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集聚作用。目前,澳门文化创意产业虽然没能动摇博彩业“一业独大”的产业格局,但与博彩和世界遗产地紧密结合的文化旅游业不断壮大,众多演艺产品市场火爆,呈现出巨大的产业潜力。

(三)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经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香港地区进行了新的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把具有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的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发展重点。目前,香港已进入创新驱动经济增长阶段,文化创意产业也有了高位发展,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对香港地区GDP的贡献比重已超过15%1,使创新驱动有了动力源泉,促进了香港知识型经济转型。香港设有18个行政区域。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原因,香港文化创意产业亦早已自行形成各自的集聚区,如IT、动画、广告集中在港岛的中西部,有2/3的设计公司设于湾仔、中环或西区等地。印刷、影视主要分布在东部,出版、广告和媒体公司多位于铜锣湾、鱼则鱼角及北角;影视、会展业等产业,多集中在铜锣湾、尖沙角、荃湾区;新界沙田汇聚了体育、博彩等娱乐场馆与机构;世界著名的香港迪士尼乐园、香港海洋公园等休闲娱乐场所,分别建在离岛大屿山和南区黄竹坑谷地;文化科技资源影响甚远,现已汇聚微软、惠普、雅虎等上百家本地和海外资讯科技公司以及过万名专业人才,成为亚太区域领先的资讯科技枢纽。而香港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不仅仅收获了经济效益,也为香港作为亚洲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带来了资源。但土地资源严重限制了香港的文化创意产业。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多元发展,有望驱动形成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三、区位熵及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层次研究与实证分析

(一)区位熵研究

区位熵分析通常用在测评指定区域内某产业的空间集群水平,本文利用区位熵这一分析工具,对粤港澳大湾区内11个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水平进行评价,通过得出数据,以定量的角度反映粤港澳大湾区内11个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的提出提供依据。

区位熵指数公式1

LQ=(Eij/Ei)/(Ekj/Ek)

(其中,Eij指的是i地区中J产业的就业,Ei指的是i地区的总就业,E指国家k产业j的总就业,Ek指国家k的总就业。)

根据公式,本文从广东省统计信息网及各地市的统计局官方网站上摘选出粤港澳大湾区11个地区在2016年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就业人数总量及总就业量。其统计数据如表1:

同时,为尽量减小仅选4项指标所造成的误差,考虑到广东省地市

表1粤港澳大湾区行政区域内文化创意产业就业人数指标

区域面积

行政区域

(平方公里)

香港

1106.34

澳门

32.80

广州

7434

深圳

1996.85

佛山

3875

东莞

2465

中山

1783.67

珠海

1711.67

江门

9503.94

肇庆

15000

惠州

11599

总量合计

56508.27

注:澳门大湾区数据包括珠三角9个城市,以及香港和澳门。数据来源:WIND资讯、GFCI21、BCG、福布斯。

辖区面积差异巨大,直接依照数量来测度聚集程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表明产业聚集的密度大小,所以采用各区域面积的倒数作为权重来对区位熵进行修正。从下表看出,经过修正之后的区位熵指数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地的实际情况差别较小。

当有限总体无放回抽样时统计量的方差小于无限总体抽样时的方差,需要乘上—个系数1-n/N,通常称为有限总体的修正系数。设X1,X2,...,Xn是无限总体X的随机样本,样本平均数为X,若已知总体X的数学期望EX)=μ,方差DX)=σ2,容易推出X的抽样分布的方差是σx2n1σ2

因此,当总体为有限时,X的方差要乘上一个修正系数NN--1n,即σx2σn2NN--1n

同理X的标准差为:σxσ

表2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区位熵指数及修正指数续表

通过上述区位熵的实证性分析,并经过权重指数修正后的区位熵指数不难看出,深圳、广州、香港、澳门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较高,这得益于三地对外交流程度高,区域政府的重视力度大,产业政策上有较多的倾斜,同时特别是香港、澳门两地的文化创意产业较为发达,这里具有拓展文化创意产业汇聚的办展理念,打造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博览会,形成了产业市场、产业经济的浓厚氛围。同时由于地价高昂,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集聚现象。比如佛山、珠海、中山等地由于区域的战略定位不同,中山、珠海的地产业在近年随着港珠澳大桥的修建而变得比较抢手,所以使得这些地方即使有了一定的历史文化资源,也具备一定的创意产业园区的聚集,但是还是会因为地价、人才、区位等原因,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相对于“第一梯队”略微逊色;剩下的城市:包括江门、东莞、惠州、肇庆由于经济基础相对于前两组城市稍弱,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处于边缘地带,甚至在肇庆的不少地区还以第一产业为主,主要从事经济作物的耕种。加之政府层面的引导政策及财税政策还不是很完善,缺乏相应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由于创新发展、人才匮乏,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高素质人才与产业需求不匹配,自然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能力上弱势比较明显。

总之,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十分必要。就区位熵指数来看,三地的空间集聚密度分布不均匀,集聚水平上有高有低,集聚能力上有明显距离,这就导致文化创意产业的输出能力受到限制,文化创意产品的质量同样会受到相应限制。而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在产业资源上更合理的优化配置,拓展渗透文化创意产业及相关产业各个领域,挖掘更大的潜力,形成更强的助力。

(二)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

1.灰色关联分析法说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灰色系统理论,是由华中科技大学(武汉)教授邓聚龙在1980年前后提出,以“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控制论的视角介入到系统的研究中,在我们对于系统信息的正常化研究中,多以概率统计的方法着手,但前提是研究的目标的数据是完全已知的,或者说极少量未知,而对于半数及以上数据未知的时候,概率论的方法就无法进行有效评估了。灰色理论认为,系统内的数据虽然是杂乱的,但具有整体和系统的联系,通过对于已知数据的开发,有可能去揭示系统内部的规律,从而找到整体的数据,去把握系统的面貌。本文对于选择“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原因是出于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内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因素无法完全、系统的把握,通过该方法的运用能够通过对已知信息的研究,进一步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整体的发展态势,并结合区位熵的结果,对集群程度的了解,以便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2.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步骤1。第一步:确定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从指标分析上透视,而两种数列呈现的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各有其内在的特点:

参考数列:反应目标系统内部行为特征的数列,记为:x0={x0(k),k=1,2,...,n}={x0(1),x0(2),...,x0(n)},比较数列:影响系统行为的因素的数列,记为:xi={xi(k),k=1,2,…,n}={xi(1),xi(2),…,xi(n)},i=1,2,..., m.第二步:对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目标系统中的数据是无序数据,并非两两相关,因此,对于数据的量纲无法统一。无纲化的处理方法有初值法、极大值法、均值法三种常用方法,本文选用初值法,即每一组数列的每一个数据,都除以这个数列的第一个数,从而得到一个完整的新的数列: x’i,i=xi /xi(1) =(x’i1, x’i2,…, x’i n),i=0,1,…m第三步:求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的灰色关联系数ξ(Xi),称$为x1’与x0'在k点的关联系数。p1为分辨系数,取值在0~1之间,学术惯例上取0.5。第四步:计算最大差、最小差以及序列差。最大差/最小差:M=max maxΔi(k),m=min minΔi(k)

ik ik差序列:Δi(k)=

x0'(k)-x'i(k)

,Δi=(Δi(1),Δi(2),…Δi(n)),i=1,2…,m第五步:计算灰色关联系数。

γ0i(k)=m+ρMρ∈(0,1),k=1,2,…,n;i=1,2,…, m

Δi(k)+ρM

3.灰色关联模型的建立。第一,比较数列和参考数列的选取。根据相关灰色关联模型研究经验和数据查找难度,本文选取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作为参考变量;选取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总收入、科研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文化事业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人均文化消费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人均文化创意产品消费比重、文化创意机构数目等的数值作为比较数列,并分别设这8个数

据为X0~X7。搜集并整理得表3。第二,计算结果匹配分析。初值法对比较数字序列及参考数字序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以下初始化结果表4。第三,计算比较数字序列和参考数字序列的差序列、最大值和最小值:首先通过公式计算差序列,再运用公式计算最大值和最小值,得出,最大值 △max=2.1693,△min=0.0000。结果如表5。第四,计算关系数。首先,根据学术惯例,取得分辨系数即百花值为0.5,根据公式计算参考数字序列和比较数

表32014年-201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表

相关因子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亿)x0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人)x1财政总收入(亿元)x2科研经费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x3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x4文化事业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不含文物、基建经费)(%)x5人均文化创意产品消费比重(%)x6文化创意机构数目(个)x7

201

4256.63

24.093123420.16840.213

0.105

17.104215

字序列之间的关联系数,结果如表6。数据来源:TIME ECONOMICS;广东省统计信息网;深圳其次,根据公式计算参考序列和比较市统计局;深圳维度统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澳门统计暨普查序列的关联度。结果如表7。局;香港政府统计处;国家统计局移动门户。

表42014-201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表参考数字序列和比较数字序列的差序列

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关联系数表

关联系数

201

X0

2.9189

X1

1.7295

X2

2.4487

X3

1.8543

X4

1.2345

X5

1.3568

X6

1.1129

X7

1.2857

数据来源:根据公式通过MATHTYPE计算得来。

表关联系数表

Y/年份201

Y1

0.5374 Y2

1.0865 Y3

0.1873 Y4

0.2864 Y5

0.5638 Y6

1.1726 Y7

0.7653

表2014-201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因素关联排序表

因子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人)x1财政总收入(亿元)x2科研经费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x3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x4文化事业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不含文物、基建经费)(%)x5人均文化创意产品消费比重(%)x6文化创意机构数目(个)x7

关联度

0.60650.60310.55140.5225

0.5431

0.56720.5811

4.灰色关联数分析。根据上述结果,可知:影响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的因素,从大到小是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财政总收入,文化创意机构数目,人均文化创意消费比重,文化事业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科研经费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将此数据分层次探讨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1)第一组是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总收入,二者的关联度都超过0.6,证明这两个因素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最大,这和经济学规则是不谋而合的。当地区的经济水平达到一定的水准时,地区才有精力有动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激情去驱动文化创意产业,毕竟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物质需求是精神需求的前提,只有物质水平丰盈了,精神需求才能上一个台阶。(2)第二组是人均文化创意产品消费比重、文化创意机构数量,这两者的关联度分别是0.5672、0.5811,可以看出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影响。毕竟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特点来看,本身就是“文化输出、经济输入”的经济体,需要的是将内容、创意通过物质载体输出,进而获得经济收益,这就对大众的消费有了要求,对市场有了要求,市场是否对文化创意产品买账,是文化创意产品能否继续存活下去的衡量标准,这是因为我国是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的反馈决定了产品的生存可能性。(3)第三组是科研经费投入比、文化事业经费投入比、教育经费投入比,三者的关联度虽然相对较低,但是绝对影响还是存在的。随着AI技术的成熟,高科技的普及率和结合率也随着上涨,比如随着VR、AR技术的普及,使得大量的文化创意产品的用户体验感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坐拥中国最大的湾区经济体。因此,政府的影响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教育经费的投入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首先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人才,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解读,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决定行业发展深度和广度的内在生命力,所以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来说,如何引进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如何留住人才,都是值得探究的话题。

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策略定位及有效选择

(一)立足“一国两制”,加强区域合作

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自由贸易区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都是粤港澳深化经济合作的战略机遇1。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拓展区域内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讨论空间。首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城市或者区域的经济水平要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水平往往能给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市场,粤港澳大湾区11个地市的经济水平就全国而言,都在前列,在经济上是肯定具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通过梯队排列,使得11个地市以错位发展的方式进行整合,组成一个有“粤港澳logo”的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其次,除了区域经济的水平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来说是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之外,科技的实力也是现代化产业生命周期和质量的关键因素。粤港澳大湾区的第一梯队中的深圳就可以承担科技支持的方面,据官方数据报道,广东省的科技创新贡献率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二,深圳的龙岗区志在打造科技产业创新集群,为将深圳提升到国际级的创新城市而提供动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科技优势就在于此。第三,政策是文化创意发展的规矩,科技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驱动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两大重要内外驱动力,在区域内已经有一定的基础。粤港澳大湾区的主体是以前的珠三角,随着CEPA合作的加深,使得粤港澳大湾区的交流更加广泛,惠及面更全面,因此,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首要遵循之处就是要立足在“一国两制”的视角下,充分利用好政治条件,发挥区域优势,再将各个城市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转化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集聚资源。

(二)加强资本支持,增加税收倾斜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尚处在初级水平,还没形成大规模的“马赛克经济”版图,所以单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最需要的是资金的投入和扶持。根据数据显示,不同地区集群的水平和程度都有差异,影响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因素最主要的也是财政收入、文化创意产业经费投入等一系列的资本、金融类的因素。而资金的输入和输出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资本构建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及产业集群,首先要增强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资金支持,一个是国家直接的支持,要树立和完善一批规模化的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一批有潜力可挖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其次,要拓宽社会融资渠道,通过信托公司、风投公司来进行社会化的融资,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全面提升集群的质量。就粤港澳大湾区实际状况而言,国家在宏观上除了政策支持之外,还需要税收持续支持。一是在税收政策上,分类制定差别税收政策,实行不同的税率。针对新成立的文化创意企业,建议在一定期限内免征所得税,甚至提高增值税的起征点。针对优秀的文化产品和进出口文化创意,企业实施奖励性返还所交部分税款或出口退税。二是成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为符合条件的文化创意公司或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三是发挥税收杠杆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创造良好的税收政策环境,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全面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三)开发人才资源,引爆产业集群

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说到底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开发。首先是“两个途径”,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都是背靠大陆,对接国际的城市,可以从先进的国家引进人才,比如欧美、日韩,都是可以合作的对象,引进的人才不仅仅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管理水平上比较成熟,在产业的运作方面也相对有经验。第二个途径指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内有大量高校,香港、深圳、广州、澳门还有国际水平的高校,因此可以加强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为适应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进行行业匹配。而“两个阶段”的解读是每个行业都需要面临的问题,留住真正的人才,看的不是地区的经济水平,也不是待遇水平,而是这个产业有没有发展前景,能否为人才提供内外职业双发展的机会。目前看来,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长,产品触角广,这给了人才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对于此类人才的开发和保护,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应该注意的问题。总之,重视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高低的指标之一。

(四)聚焦产业融合,推动升级创新

第一,在数字内容项目上,实现拓展过程协作。首先拓展网游、动漫产业领域的协作。采取的发展模式上,可以探索香港投资、广东原创生产、香港后期加工及营销方式,在统筹和引导的侧重点上,应重点拉动文化市场的拓展。其次,拓展数字影视娱乐产业的合作。在各个文化产业领域力求有新的创意,包括广播影视的栏目和节目,更有利于重振广东影视雄风。其三,联手打造区域数字内容产品链。通过采取授权等方式,在大湾区进行内容衍生产品的制造与加工,形成完整的创意产业链,与广东创意产业园区实现兑接。第二,在制造业升级驱动上,实现拓展深度融合。重在拓展文化创意设计等产业。一方面,融通传统制造业的研发设计环节,拓展国际市场占有率。在粤港澳大湾区驱动文化创意产品升级,需要优化传统生产方式,使香港设计业与广东传统制造业有机融合,开阔国际文化创意市场前景,有效避免贸易争端。另一方面,香港设计业与广东高端制造业合作,重在提升产品的创意价值。广东的高端制造业提升竞争力,可依托设计理论和设计造型,通过香港设计业国际化思维,注入更多的文化创意元素,使之赢得更宽阔的市场。第三,在驱动机制创新上,实现拓展创新合作。既要确定优惠政策,又要完善配套环境,包括提供金融服务等,采取多种复合方式和集成路径,吸引优秀的香港设计企业和人才进驻,切实保障文化企业及原创人员的合法权益,使之有驱动机制、有创新动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创新。服务业是近年三地合作制度安排的主要关注领域1。与旅游休闲、时尚服务等特色产业的融合发展,驱动实现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式效应。

作者简介:曹锦阳,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信阳464000约研究员,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1蔡赤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挑战》,《广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

1范宇鹏:《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比较优势探析》,《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15期。方慧,魏文菁,尚雅楠:《英国文化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14年第1期。江振娜:《基于AHP分析法和聚类分析的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1范宇鹏:《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科技视野》,2014年第29期。范宇鹏:《价值链视角下的广东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研究》,《特区经济》,2014年第8期。张建梅:《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促进广东经济转型升级》,《广东经济》,2014年第12期。曹锦阳:《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策略与探究》,《经济研究导刊》,2018年第33期。

1谭菲,范宇鹏:《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与互动发展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经济视角》,2017年第3期。

1张琳彦:《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第6期。王欢芳:《产业空间集聚水平测度的模型运用与比较》,《统计与决策》,2018年第11期。

1曹明霞:《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1月。

1宋丁:《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推进的背景分析》,《特区经济》,2017年第7期。

1钟韵,胡晓华:《粤港澳大湾区的构建与制度创新:理论基础与实施机制》,《经济学家》,2017年第12期。


编辑:战旗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