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大家 > 

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东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经济学的原创性贡献

2019-12-02 11:18 来源:读特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三个基本点:稳定经济增长的重点是解决结构问题;解决结构问题必须从供给侧发力;从供给侧解决结构问题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学界一致公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案。而本文将通过比较研究证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中国方案,同时也是全球方案,而且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具有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三个基本点:稳定经济增长的重点是解决结构问题;解决结构问题必须从供给侧发力;从供给侧解决结构问题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学界一致公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案。而本文将通过比较研究证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中国方案,同时也是全球方案,而且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具有原创性贡献。

稳定经济增长的重点是解决结构问题

一个国家要稳定经济增长,前提是供求总量与结构要保持均衡。然而有个现象奇怪,以往大多经济学家只关注总量均衡却忽视结构均衡。萨伊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中,首次提出了“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原理(萨伊定律)。其论证逻辑是,人们卖出自己的商品,目的是为了购买别人的商品,既然大家都为买而卖,有供给就一定会有需求,供求可以自动均衡。显然,萨伊所说的供求均衡,指的是总量均衡。

20世纪30年代,西方世界发生了经济大萧条,普遍的生产过剩和普遍的失业,令萨伊定律不攻自破。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并掀起了一场“凯恩斯革命”。所谓“凯恩斯革命”,其实就是革“萨伊定律”的命,提出国家应该干预经济,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投资与消费。不过,凯恩斯虽然全盘否定“萨伊定律”,但他所关注的同样也是总量均衡。

凯恩斯《通论》出版后,一度被西方国家奉为国策。可惜好景不长,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先后陷入了“滞胀”。于是学界千夫所指,纷纷批评凯恩斯错开了药方。在一片责难声中,以拉弗为代表的供给学派半路杀出,提出政府应该重点减税而不是增加公共支出。供给学派的主张与凯恩斯其实并无实质性不同,两者皆主张刺激投资,区别在于前者主张扩大私人投资;后者主张增加公共投资。

不难看出,从萨伊到凯恩斯、再到供给学派,关注的都是总量均衡。在他们看来,市场均衡的关键在总量而不在结构。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经济学家的看法明显不同,他强调重点是解决“结构性问题”。这一论断既坚持了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又创新了经济学的“市场均衡”理论。

我们知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对市场均衡作过严密论证。得出的结论是:总量均衡并不代表结构均衡。马克思指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要顺利进行,条件是要同时实现“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两个补偿。“价值补偿”指总量平衡;“实物补偿”指结构平衡。若只有总量均衡没有结构均衡,最终供求总量也会失衡。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便是例证。表面看,那次经济大萧条是总量失衡,而深层则是结构失衡。

事实上,总量均衡与结构均衡的确不是一回事。举个例子:假定一定时期总供给为1000万元,总需求也是1000万元,此时供求总量(价值补偿)是平衡的。但从实物补偿看,假定市场供给1000吨钢材、2500吨粮食;而市场需要的却是800吨钢材、3000吨粮食,于是钢材过剩200吨,粮食却短缺500吨,供求结构并不平衡。

问题就在这里,如果结构失衡问题不解决,社会再生产便无法进行,长此总量也会失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总量均衡是由无数个“局部均衡”加总起来的均衡。经济学说,一个经济体内部市场要出清,前提是人们想卖的商品都能卖得出,而想买的商品也都能买得到。若非如此则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库存增加;二是需求外溢。无论出现哪种结果,总量都会失衡。

有个现象值得反思,前些年我国产能严重过剩,真的是国内缺乏购买力吗?我认为不是。真实的原因是国内供给不适应需求。人们经常用“马桶盖”作例证。前几年国内消费者舍近求远从国外购买马桶盖,说明并不是国内缺乏需求,而是马桶盖质量不高导致了供求结构失衡;而结构失衡导致了需求外溢;需求外溢才导致了总量失衡。

问题还在于,一旦结构失衡造成了总量失衡,若不解决结构问题,刺激需求只会适得其反。凯恩斯当年主张政府通过赤字预算刺激投资,目的是要实现总量均衡。事实表明,这种办法只能短期管用,长期却是饮鸩止渴。道理很简单,如果某种产品库存增加,说明生产已经过剩,此时应减少生产才对。但若政府刺激需求,企业会继续生产,这对结构失衡无异于雪上加霜。

深入分析,供给学派提出的全面减税也解决不了结构性问题,解决结构性问题只能实行“结构性减税”。有事实为证。1981年里根总统入主白宫,起手就按供给学派的主张削减政府开支,全面调减个人所得税和公司利润税。现在看,此举虽然一度带动了美国经济复苏,但并未解决结构性问题,反而使结构性矛盾愈演愈烈。迫不得已,所以里根执政后期又开始加税。

解决结构性问题应从供给侧发力

凯恩斯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就业通论》之前,经济学家一直是重视供给管理的。19世纪初萨伊提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着力点明显在供给侧。1890年,马歇尔出版《经济学原理》将供给与需求结合起来研究“局部均衡”,重点也不在需求侧。问题是凯恩斯为何要将市场均衡的重点从供给侧转向需求侧呢?大致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1929-1933年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大萧条,萨伊定律破产。为救资本主义于水火,凯恩斯另起炉灶,创立了“需求管理”理论;另一个原因,是供给难以调控而需求易于调控。理论上讲,生产出现过剩,恢复供求均衡既可减少供给,也可增加需求。可在凯恩斯看来,减少供给就得限制生产,限制生产会增加失业;而扩大需求不同,政府用扩张性政策刺激需求易如反掌。

凯恩斯理论曾经挽救过资本主义,可后来却导致西方经济陷入了“滞胀”。究其原因,是因为时代的变化动摇了凯恩斯理论的根基。凯恩斯认为,一个国家生产过剩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并且他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预期资本边际收益递减”、“流动偏好”等三大心理规律对有效需求不足作了论证。平心而论,在凯恩斯所处的时代,他的分析没有错,可时过境迁,上面三大规律今天已有两个不成立。

先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凯恩斯说:由于人们消费增长赶不上收入增长,随着新增消费在新增收入中的比例下降,于是储蓄增加,消费需求会不足。可事实却是,近30年消费信贷悄然兴起,储蓄率不升反降。有数据显示,1940-1980年,美国居民储蓄率保持在7-11%之间;到2001年降至-0.2%;到2005年又降至-2.7%。

再看“流动偏好”。凯恩斯说,人们通常有保持现金的偏好,因此银行利率不能太低;可由于投资边际收益递减,当投资收益率低于银行利率时,企业不会贷款投资。可现在人们的流动偏好也不再存在。今天信用卡结算风靡全球,不要说西方国家,国内消费者也很少有人用现金支付,购物大多是刷卡或者刷手机。

后来凯恩斯的追随者也曾作过修正,但最终皆于事无补。凯恩斯本人提出:从居民与企业两部门看,供给侧国民收入=储蓄+消费;需求侧国民收入=投资+消费。只要将储蓄转化为投资,总供求则可平衡。对此有学者提出质疑:假若生产已经过剩,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生产岂不会更加过剩?

凯恩斯追随者解释说,若将两部门扩展为政府、企业、居民三部门,便可通过扩大政府采购消化过剩。此解释听上去似乎在理,可深想其实似是而非。政府扩大采购需增加收入,而政府增加收入无非是加税或者发债。无论政府加税还是发债,都势必挤占企业投资。政府投资增加而企业投资减少,社会总需求未必增加。

于是其追随者又解释说,可通过扩大出口转移过剩。显然这是将三部门扩展到四部门(增加进出口部门)。不错,国内商品过剩可以出口,但出口却不能扩大需求。一国出口是为了进口,并以此分享国际分工收益。若只出口不进口,不仅不能分享国际分工收益,还会引起贸易摩擦。但若进出口保持平衡,则不可能转移过剩。

由此可见,从需求侧不可能解决结构性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这是说,我国虽然也存在内需不足问题,但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矛盾;要结构性矛盾必须从供给侧发力才能解决。从经济学角度讲,改善供给也是扩需求:改善供给结构可以更好满足需求;改进供给服务可以引导内需;创造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讲:“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一次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一次次生产力提升,不断创造供给能力。社会化大生产的突出特点,就是供给侧一旦实现了成功的颠覆性创新,市场就会以波澜壮阔的交易生成进行回应。”工业革命前,人们出行坐马车,今天不仅坐火车还可以坐飞机。30年前手机尚未问世,人们对手机并无需求。自从“大哥大”出现后,新的需求和产业链被创造出来,智能手机用户已越来越多。

从供给侧解决结构问题要用改革的办法

我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结构性矛盾,目前大家对这一判断并无分歧。分歧在于,结构失衡后应该怎样调结构?结构调整的过程其实也是资源配置的过程,亚当.斯密曾说配置资源有两只手:一只是“看得见”的政府有形之手;另一只是“看不见”的市场无形的手。那么调结构我们应选哪只手?或者说调结构应由政府主导还是由市场主导?

早在100前,苏联第一个计划经济体出现后,许多学者为计划经济大唱赞歌,而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1920年发表《论社会主义计算经济》一文,断言资源不可能通过“国家计划”优化配置。此观点后来遭到了兰格等学者的批评。兰格说,政府可以用计算机模拟市场,然后按模拟的“影子价格”进行资源配置。而哈耶克却反对兰格,宣称计划经济是“通向奴役之路”。

1937年,科斯发表了那篇大名的《企业的性质》。科斯分析说:资源配置在企业内部是计划;在企业外部是市场,如果计划一定比市场有效,企业就会扩大成一个国家。相反,若市场一定比计划有效,企业就不可能存在。可事实上企业不仅大量存在,而且地球上并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扩大成一个国家。由此科斯得出结论;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可以并行不悖。两者分工决定于“计划”与“市场”各自产生的交易费用高低。

毋庸讳言,长期以来国内主流观点是政府主导资源配置(调结构),此观点无疑是受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强调要用“改革的办法”调结构。用“改革的办法”,当然不是用传统计划经济的办法,而是要由市场主导调结构。

调结构为何要由市场主导?按理论逻辑分析,政府主导调结构要有三个前提:第一,政府要事先知道未来怎样的结构是好结构:第二,政府人员要比企业(家)更懂市场;第三,行政调节要比市场调节更有效。在真实世界里,以上三个前提至少有两个不成立。政府并无先知先觉,怎可能预知未来怎样的结构是好结构?企业家拿真金白银投资,一旦失败可能倾家荡产;而政府人员决策错了却无关痛痒,政府人员怎会比企业家更懂市场呢?

政府没有先知先觉,主导调结构难免会出错,甚至有时会弄巧成拙。早期的例子。2009年国家颁布《十大重点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旨在支持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等产业。结果到2012年钢铁产能过剩很快扩散为整个制造业过剩。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中,所涉产业几乎都在2009年的振兴范围之内。

另一个近期的例子。2015年中央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可不少地区采取的办法却是政府直接关停企业。结果呢?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快,前些年的长线产业今天却又成了短板。于是有人将责任归结于“三去一降一补”。客观地讲,问题并不出在“三去一降一补”,而是地方政府不该用行政命令调结构。

或许有人问:政府不能主导调结构,难道企业家能主导调结构?企业家也没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也不可能知道未来怎样的结构是好结构,但企业家比政府人员更懂得市场,他们能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随时调整投资,这样所生产的产品能更大程度地符合市场需求,由此形成的供给结构当然是好的结构。可见,所谓企业家调结构,实质是“市场价格”引导企业家调结构。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市场主导调结构,并不是说政府就可以置身事外。相反,政府也要更好地发挥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要明确界定产权并依法保护产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进一步放宽价格管制,推动形成供求决定价格的市场机制;三是打破市场壁垒与行业准入限制,让生产要素充分流动。

结论与启示

总结全文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与启示: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的中国方案。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着结构性问题困扰,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方案同时也是全球方案,对其他国家解决结构性问题皆具有借鉴价值。

2.从经济理论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不同于凯恩斯学派的“需求管理理论”;也不同于萨伊和供给学派的“供给管理理论”;更不同于传统计划经济的结构调整方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对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创新。

3.贯彻中央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必须重点解决“结构问题”。特别是在在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背景下,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从供给侧发力,用改革的办法调结构。用改革的办法调结构,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同时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作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 王东京)

编辑: 林玟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