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文化自信的制度建构

2020-01-06 17:06 来源:深圳特区报
文化制度是国家制度的重要内容与有机组成部分,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正是从根本上、长远上促进文化自觉、保持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石正言

提要

文化制度是国家制度的重要内容与有机组成部分,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正是从根本上、长远上促进文化自觉、保持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一次系统性地描绘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全景,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必将以“中国之制”开辟“中国之治”的新境界。《决定》提出13个方面需要坚持和完善的制度体系,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二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代表了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国家自信、民族自信的源头。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也是国家治理之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文化制度是国家制度的重要内容与有机组成部分,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正是从根本上、长远上促进文化自觉、保持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文化自信的制度建构上,《决定》提出了5个方面的具体制度。

A.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明确提出来。这一根本制度主要着眼于指导思想层面,突出马克思主义对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统摄地位。我们之所有具有“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这一根本制度不动摇。完善学习制度。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发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效应,构建“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百姓讲故事”的全方位宣讲矩阵;加大全媒体理论传播力度,实施“首页首屏头版头条工程”,建好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打通“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深化理论研究,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做大做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点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打造高端新型智库;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建党100周年等为契机,持续推出具有理论引领与实践价值的重大研究成果,鼓励扶持一批特色学科、新兴学科,加快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思政工作。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学校的首要职责,强化以德树人、以文化育人的工作导向和评价体系,在各级各类学校“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完善思政工作的载体和平台,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思政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机制。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各类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研判、协同防控、应急处置等机制,不断提高防范化解风险能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B.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

这一制度主要着眼于观念道德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对文化建设具有价值引领、固本培元的重要作用。注重法治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的各方面,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全过程,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注重常态化。认真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构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突出抓好诚信建设,弘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文化、契约精神,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创新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完善激励褒奖制度,引导人们把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注重文化传承。全面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理念,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不断创新中外人文交流方式。

C.

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

这一制度主要着眼于文化事业层面,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切实解决好文化需求与文化供给之间的不平衡、优质文化资源和消费的不充分问题,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充分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健全文化精品创作生产传播机制。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化作品创作生产传播的生命线,大力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完善文化精品评价激励机制,建立支持文化工作者长期深入生活、扎根基层的长效保障机制,推动创作生产并有效传播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新时代伟大实践的优秀作品。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扩大文化惠民工程的覆盖面,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水平和利用效率,以标准化和均等化为基础、以法治化和数字化为保障、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加快形成覆盖面广、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进公共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加强社会化运作模式创新,大力推广文化志愿服务,鼓励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多种形式参与文化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多元化。

D.

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

这一制度主要着眼于舆论导向层面,事关全国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尤其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对于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起到“风向标”“助推器”的重要作用。

建立落实党管媒体原则的体制机制。坚持党管舆论、党管媒体毫不动摇,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鼓舞士气、成风化人的职责定位,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改进和创新正面宣传,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立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舆论格局,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构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传播体系。

健全舆论引导机制。建立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和权威信息发布,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建立民意调查和舆情收集制度,完善舆论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其建设性作用。

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和创新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内容建设,发展壮大网上舆论阵地,深化网络文明传播、网络公益活动,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大网络立法、执法力度,全面提高依法治网、管网能力,加强网络安全的统筹机制、手段和平台建设,强化互联网企业信息管理的主体责任,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规范网络传播秩序,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E.

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

这一制度主要着眼于文化产业层面,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关系,是新形势下打造文化创新主体、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活跃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体制机制,加快文化立法进程,强化文化法治保障,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和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加快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建立健全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国有大型文化企业,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降低社会资本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合理流动,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建立引导新型文化业态健康发展的机制。强化文化科技支撑,深入推进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型文化业态;完善文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制度,建立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树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共生发展的理念,加强文旅融合发展顶层设计,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文旅市场一体化的培育监管,促进业态、产品和服务的融合,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持续释放大众文化和旅游需求。  (作者系文化学者)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