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宝玉追求“自由”的成本

2020-01-15 15:27 来源:深圳特区报
在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在康雍乾时代,有像贾宝玉这样的殉道者,他们为了自己向往的“自由、平等”的新生活,把旧有的一切都抛弃了、砸烂了。

在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在康雍乾时代,有像贾宝玉这样的殉道者,他们为了自己向往的“自由、平等”的新生活,把旧有的一切都抛弃了、砸烂了。

■张麒

过去大户人家的子女为了追求“民主、富强、平等”的生活,放弃原有的那个阶级,冲破“家世”的牢笼,撒尽钱财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像贾宝玉放弃到手的“举人”功名,丢下新婚妻子,抛弃官宦世家的“宝二爷”身份的例子算是十分典型的了,这正是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精彩和过人之处。过去的研究学者不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红楼梦》,得出宝玉离家出走,是去做和尚抑或道士,其实是牵强和附会的。但《红楼梦》成书近三百年来,读者似乎对此说不持二议。

美国经济学家曼昆先生在《经济学原理》书中披露出一条“原理”,即某些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一些大学里的运动员如果退学转而从事职业运动,就能每年赚上几百万美元。他们深深认识到,他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极高。贾宝玉离家出走的机会成本也是极其昂贵的:别人梦寐以求的功名、新婚燕尔的妻子、吃穿不愁(贾府即使破败了,但像宝二爷这样的主子生计还是不愁的),还有名门望族的人脉和声誉,等等。那他为何要走这一步?这就得从经济角度去剖析贾宝玉这个人以及他所处的时代,尤其是贾府这个行将崩溃的名门望族。

贾宝玉所处的时代,是封建专制十分严酷森严的时代,但却时现“悲音异兆”。不单贾府,当时所有豪门大户和统治阶层,都笼罩在经济不举、阶级争斗,外部势力兴盛、新兴资产阶级崛起的巨大氛围里面。贾府经济越来越式微:地租逐年减少,放贷不畅,大观园田地荒芜,千余人的家族吃穿用度拮据……;而内部自行“抄检”之后又被朝廷“查抄”,人口接二连三丧歿,抢盗四起,革官罢职……这一切,贾宝玉都亲历了,见证了。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内心五味杂陈,他一刻也没停止思索!都说贾宝玉是个呆呆的、木鹅似的人,人们哪里知道他内心的酸楚和激荡?

贾宝玉在书中被描写成一个女性化的男儿,这确有其事。但大家看没看出他有对女子尤其是下人爱怜、悲悯和同情的地方?这是一以贯之的,贯穿于书中的各个章节。除了“祿蠧”和“功利小人”他厌恶,看不起,疏而远之,而对其他女子他是一概亲近的,总是拿出他侠热的心肠。

贾宝玉对贾府的经济现状是担忧的、焦虑的,但他自己又改变不了这种现状(自己年纪尚小,还没有掌权执事),因而经常郁郁寡欢,或放纵骇浪,给人以“长不大”、“不老成”的赤子形象,这是世人对他的误判。他亲近农桑之事,体贴稼穑之人(集中体现在他在秦可卿丧歿后出现在铁槛寺周围的农家),书中都有记载。尤其是他看到他姐姐贾探春承包经营大观园后的变化和收获后,是满心的喜欢和赞佩。书第六十二回写道: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人站在大观园的一棵花树之下,先是黛玉说起探春揽人承包大观园,经营调度有方,好生敬佩。宝玉接过话说:“你不知道呢,你病着时,她干了好几件事,这园子也分了人管,如今多掐一草也不能了。”还说:“又蠲了几件事,单拿我和凤姐姐作筏子禁别人,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人……”。这话出自宝玉之口,就有万钧之力。他是贾府最受年高位重的贾母宠爱的人,也是贾府年轻一辈中最有话语权的主子,他身上寄托着贾府全部的希望啊。那宝玉所激赏的,正是他的追求和向往:发展经济,盘活人力;开源节流,参与商品的世界流动。

宝玉所处的世界经济格局是商品经济蓬勃,资本主义奋起的时代。而国内的资本主义萌芽也是“石压笋斜出”,搬开这些石头和羁绊,就是要输入“民主、公平”的思想,让人们自由地追求“富足、安乐”的生活。宝玉作为在“府邸经济”里成长的人,接受到现代的启蒙,心中有一种民本、自由的思想,他的结局,他对结果的选择,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料,他的离家出走,披着一件大红猩猩斗篷对其父纳头便拜,然后消失的一幕。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那就是:在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在康雍乾时代,有像贾宝玉这样的殉道者,他们为了自己向往的“自由、平等”的新生活,把旧有的一切都抛弃了、砸烂了。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如此素朴,它总是从经济深处去剖析人的行为,而这些行为不能仅仅以空洞的、主观色彩很重的教义来分析和推测。

(作者系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