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视野 > 

谁来收了防疫“神器”的神通

2020-03-11 14:56 来源:东方网
说白了,许多防疫“神器”不过是商家蹭热点炒作。其中,有的是纯忽悠,名为“黑科技”,实为“黑顾客”;有的虽然具有一定科学性,但实际效果非常有限;有的甚至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日本含氯‘消毒卡’,抵御身边活病毒!”、“三价银离子,病毒天敌,长久抑菌抗病毒!”……随着各地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一批号称可以抵御病毒、预防新冠肺炎的商品在网络和实体店热卖,有的打着“高科技”旗号,有的则是人们熟悉的“老面孔”。这些防疫“神器”靠谱吗?(3月10日《新华社》)

随着复工复产潮的到来,人们的活动范围扩大,人际交往增多,对于防疫也有了更高期待。于是,各种打着高科技旗号的防疫产品粉墨登场,立即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新华社记者对其功效的调查,却让人大跌眼镜。

一款网红“消毒卡”号称佩戴在胸前或装在口袋内,可持续散发二氧化氯,随时随地净化空气。对此专家表示,二氧化氯消毒的前提是要达到一定浓度,但这样的话,不仅消毒卡需要很大,而且会对人体的上呼吸道、眼结膜造成损害。同时,一种名为“三价银离子消毒喷雾”的产品也被专家戳穿画皮。据介绍,银离子确实有一定的抑菌、杀菌效果,但杀菌并不等同于杀灭病毒。目前,尚无权威机构证实银离子对新冠病毒的作用。

说白了,许多防疫“神器”不过是商家蹭热点炒作。其中,有的是纯忽悠,名为“黑科技”,实为“黑顾客”;有的虽然具有一定科学性,但实际效果非常有限;有的甚至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广告法》明确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防疫“神器”招摇撞骗,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防疫秩序。倘若有消费者笃信“消毒卡”的功效,而放弃戴口罩、勤洗手等应有的防疫保护,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谁来收了防疫“神器”的神通?首先,电商平台应扮演好“守门人”的角色。眼下,淘宝等电商平台成为防疫“神器”的主要销售渠道。对于平台经营者来说,有义务净化市场秩序,从源头杜绝虚假宣传。根据《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可以依据平台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对平台内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实施警示、暂停或者终止服务等措施。电商平台应加强广告监测,通过设置关键词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和叫停违法广告、防止误导消费者。

其次,有关部门应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提出,在疫情防控期间,违反国家规定,假借疫情防控的名义,利用广告对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致使多人上当受骗,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的规定,以虚假广告罪定罪处罚。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应在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从严查处违法广告,发布典型案例以儆效尤,涉嫌犯罪的还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

此外,更重要的是提高消费者的防忽悠能力。一些防疫“神器”的说法明显违背常识、自相矛盾。比如细菌和病毒是两个概念,消毒、抗菌、抑菌作用不可能出现在同一款产品上,却偏偏有产品自诩具备“消毒抑菌”功能,照样有人上当受骗。对此,公众应主动加强学习,提高科学素养。有关部门和媒体也应创新科普手段,根据消费热点发布权威信息,帮助消费者练就火眼金睛。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