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要闻 > 

文化活力 以文润城塑造独特城市精神气质

2020-04-14 18:24 来源:南方日报
以文化人,以文化城。文化不仅可以浸润人的心灵,还能涵养一座城市的文明,塑造独特的城市精神气质。建市41年、建立特区40年,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深圳孕育出了独特的文化生态,移民文化、窗口文化、青春文化、现代文化在此汇聚,相互交融。

 4月8日13时18分,由武汉出发的高铁G77停靠在深圳北站。这是76天“封城”解除后,首趟由武汉到深圳的高铁。武汉人张敏心带着妻子、女儿,乘坐这趟车回到深圳。由于核酸检测阴性,且持有湖北、广东、深圳健康码,张敏心可以在第二天返回工作岗位上班。

“回到深圳后,感觉真好。社区工作者、社区医生都非常负责任,对从疫区来的我们亲切有加,让我们很感动。之后,我们会认真听从安排,不给社区添麻烦,同时也避免给不知情的人造成恐慌。”张敏心说。

离汉通道开启后,越来越多的人从武汉返回深圳,许多社区拉起了“欢迎回家”的横幅,并热情地协助武汉返深人员做好防疫,尽快投入到正常生活之中。这显示了一座移民城市的温情。

以文化人,以文化城。文化不仅可以浸润人的心灵,还能涵养一座城市的文明,塑造独特的城市精神气质。建市41年、建立特区40年,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深圳孕育出了独特的文化生态,移民文化、窗口文化、青春文化、现代文化在此汇聚,相互交融。

创建城市文明典范,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赋予深圳的使命。深圳将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成为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引领者。

●南方日报记者夏凡

1举旗帜建设22个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

跺一跺脚,就可以抢答10道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挥一挥手,就能在场景动画中,把不文明的行为一一挑选出来;走过愿景墙,可以看到坪东学校的学生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词绘成一幅幅生动的漫画……

走进位于龙岗区坪地街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验馆,观众可以通过一系列新颖有趣、互动性强的项目,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该体验馆于2017年开馆,占地近200平方米,是全深圳首个“可听、可看、可触摸、可问答”的全数字化交互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验馆。

《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提出,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城市精神体系。其中包括,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环境宣传提升工程,建设50个市级以上示范点、10个主题公园(广场)和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基地,重点打造莲花山改革开放主题公园。

截至目前,深圳共有22个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其中12个为广东省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未含区基地)。

在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已经开展两年,参观者仍络绎不绝。来到这个63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观众仿佛坐上了“时光列车”,全景式目睹了广东改革开放的峥嵘岁月。

展览自开放以来,吸引了来自市内外的大批市民和游客参观。截至2019年10月16日,参观团队数量达3740个、181143人次;普通观众971377人次;总参观人数达到1152514人次。展览已成为深圳一张崭新的文化名片。

红色文化也是深圳重要的精神财富。深圳积极支持红色革命遗址进行升级改造,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扩大红色革命遗址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2019年深圳投入80多万元,对东江纵队纪念馆进行声光电升级改造。该馆集4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5个市级教育基地于一身,年接待量达到16万人次。目前,深圳还在筹划东江纵队纪念馆新馆建设,新馆预计占地10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

宝安一大旧址纪念馆开展统筹规划,建设集红色文化教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发红色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改造后,遗址每年吸引逾5万人次参观学习。

一个个阵地建起来,一场场活动举办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南岭村社区基地把每月第三周周五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日”,通过“6+1”模式开展,服务群众1.2万余人次。全市多场入党入团宣誓仪式,在莲花山、中英街博物馆举行。

2育新人注册文化志愿者突破5万人

王女士在龙岗区南湾街道百合花卉小镇开了一家花店。一次她回老家,将所有的花卉都摆在店面门口,店铺门口贴有花卉价格,顾客可以通过扫描上面的二维码进行付款。让她惊喜的是,一周左右的时间,这个“无人花店”不但没丢一盆花,还收到33笔转账。“深圳人讲诚信,素质就是高!”

一座高素质的文明城市是怎样炼成的?近年来,深圳实现“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五连冠”,各区各部门以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积极推动全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助力深圳实现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先行示范。

干净整洁的环境,需要人人共同维护。

只需打开手机拍下照片并上传,就可随手举报身边的不文明行为。2019年以来,许多深圳人的手机上都多了一个小程序——文明深圳随手拍曝光台。自上线以来,曝光台已收到一批热心市民的积极报料,相关部门也都一一处理并回应。

到2020年3月,曝光台注册用户已达28.9万余人,市民举报的2万多宗问题,均已通过12345平台进行跟踪处理。

深圳还定期对所辖各街道社区、所属各基层单位开展检查督导。深圳市文明城市创建办巡查督办组围绕市容环境、交通秩序、公益宣传等重点问题,累计巡查了491个城中村、集贸市场、老旧社区等重点区域,督促解决各类问题2400多个。

同时,修订《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强化《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深圳市养犬管理条例》等法规的落实,以法治的刚性力量塑造现代城市文明。

风清气正的氛围,需要人人共同参与。

“知道深圳今年几岁,生日是哪一天吗?”在“市民第一课”上,大鹏新区新市民文明素养主讲讲师爱琳为20名深圳新入户市民,讲述了深圳改革开放历程、创新创业精神、城市特色以及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引导新市民深入认识深圳这个大家园。

听讲师讲述深圳历史,共同签署“深圳市民文明公约”承诺书,参观深圳博物馆、莲花山公园、知名企业等城市地标,深度体验城市精神……仪式感满满的“第一课”,打开新市民认识深圳、了解深圳的大门,增强城市融入感与自豪感。

在深圳,每位新市民都会获赠一份深圳“福袋”。福袋里面装有《深圳市民生活指南》《深圳家书》《市民礼仪知识简明读本》等教育培训材料和主题宣传品,帮助新市民融入城市新生活,引导他们树立家园意识、法治意识和诚信意识。截至2020年3月,深圳“福袋”共发放50余万套,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

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在深圳的机场、车站、大街小巷里,都能看到“红马甲”活跃的身影。他们是护河治水的“河小二”,是博物馆里旁征博引的讲解员,是灾后救援的先锋队……160多万人的志愿者队伍,成为深圳文明的一道亮丽风景。

“深圳的文化义工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早在10多年前,深圳便成为国内率先在公益性文化场馆启用文化义工服务的城市。自2006年以来,深圳博物馆、关山月美术馆、深圳图书馆等文化场馆都陆续组织成立了相对稳定、成形的文化义工队伍。就像我们深圳博物馆,组建志愿者团队已有11年,目前拥有的志愿者常规队伍是本地文化义工队伍当中的佼佼者。”深圳博物馆志愿者刘琨介绍。

目前深圳共有注册文化志愿服务队206支,注册文化志愿者突破5万人,2019年发布开展文化志愿服务项目5290个。他们兼具热情与智慧,为观众讲解展览,或者忙碌地搬运器材、布置会场,活跃在深圳各大文化场所。

3兴文化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名家计划

2019年教师节,广东省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家暨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颁奖大会在广州举行。当选的10位广东省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家中有2位来自深圳,分别是南方科技大学李凤亮和深圳大学陶一桃。

学术研究是文化发展的内核,是城市智慧的沉淀。长期以来,深圳社科哲学存在着一个“悖论”——这里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富矿”,但又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础与力量相对薄弱的城市。

为此,深圳提出营造高端人才培养引进和成长的良好生态,逐步形成深圳知名学者和学术大家群体。持续推出具有理论影响与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与学术力作,打造具有世界影响、中国特色、深圳风格的“深圳学派”。

2018年9月14日,在全国刊博会上,《深圳社会科学》正式创刊出版。《深圳社会科学》是深圳市政府主管、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学术刊物。截至2019年9月,杂志已顺利推出7期,网罗了深圳乃至全国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创办公开出版的《深圳社会科学》,不断壮大特区理论阵地,是深入宣传阐释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创刊词这样写道。

除了学术刊物,深圳还创办了学术网站“深思网”。深思网于2016年底上线,是深圳社科理论研究平台,作为深圳首个集约先进学术理念、展现特区先进思想的重要窗口,聚集了深圳理论界、学术界、文化界最权威的理论和最新的动态。

2019年9月,联合国人居署主办的“深圳故事”第二版成书发布及研讨会于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倪鹏飞教授在会上进行了题为“深圳故事:奇迹中的奇迹”的主题演讲,他将深圳的发展概括为“四个方面的四个奇迹”,向世界推荐深圳的经验。

倪鹏飞是“深圳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名家计划”的入库专家之一。2016年12月,“深圳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名家计划”正式启动,建立“社科人才库”,广纳国内外优秀学者为深圳发展贡献智慧。张树华、谢寿光、迟福林、巴曙松、王珺、俞可平等国内知名专家纷纷加盟。专家们在深圳深入调研,以深圳为案例总结中国城市的发展经验,并为深圳的各项事业建言献策。

“这里有活力,正在迈开文化创新的步子,充满了很多可能性。”不久前,坪山图书馆刚刚迎来开馆周年纪念,该图书馆邀请到知名哲学家周国平担任馆长。他说,深圳人对待阅读的热情感染了他,他希望通过图书馆的努力去回报市民,描绘城市阅读最美的图景。

未来,深圳计划支持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等设立完备的哲学社会科学院系或研究所(中心),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同时,扶持发展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代中国现代化创新实践、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实践、“一带一路”文明互鉴共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为主攻方向,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特色学科。

4展形象文化菜单“国际味”越来越浓

3月15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向“中国兄弟”表示感谢,称收到了第一笔来自国外的防控疫情物资援助。这笔物资,正是由华大基因研发生产、深圳市猛犸公益基金会捐助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

塞尔维亚人民对深圳这座城市并不陌生。2019年11月,深圳国际形象推介走进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一场名为“时空中的蜕变——深圳城市影像展”在此举办。通过跨越国界的影像语言,深圳向塞尔维亚讲述了改革开放的沧桑巨变,以及双方友好交往的温情故事。

“国际化城市形象更加鲜明,对外文化辐射力不断增强。”《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提出,重点推进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友城、创意城市网络、“一带一路”主要城市、世界文化名城之间的交流合作,举办和参与一批国家级、国际化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构建既有“中国味”又有“世界范”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城市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每届展览,只要有机会我都会来看看。2014年蛇口面粉厂穹顶的蔚蓝之眼让我印象深刻。”2009年,还是一名美术生的小戴在深圳市民中心第一次观看了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被城市与公共艺术、设计的交融深深吸引的她,成为了展览的铁杆粉丝。

这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以“城市/城市化”为固定主题的国际双年展。展览于2005年创办,至今已在深圳、香港成功举办八届,主展场、分会场遍布全市各区,成为推动城市活力提升的催化剂。

除了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还着力办好深港设计双城展、文博会澳门精品展、深澳创意周等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交流活动,推动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

如今,深圳市民文化菜单的“国际味”越来越浓。在2019年“城市文化菜单”34个项目中,活动名称中有“国际”两字的就多达14项。大部分活动都是由国际权威和国家级专业机构主办或授权支持,不少活动代表了国内这一领域的最高水准,是代表深圳国际化城市形象的“文化大餐”。

其中,“WTA年终总决赛”是世界女子网球领域的顶级赛事;“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是国内规格最高、最权威的国家级创意设计展览,引领中国设计创新发展趋势;“深圳设计周暨深圳环球设计大奖”瞄准国际顶级创意设计活动定位,致力于打造成为设计界的“奥斯卡”;“高交会”是中国科技第一展,体现了创新科技的最高水平。

每年3月,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的乐曲声飘扬。奥地利维也纳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澳门乐团、深圳交响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等五大名团悉数登台;印度宝莱坞歌舞“乐舞恒河”、“梅兰竹菊”国乐六大家专场尽展东方韵味……

自2017年起,深圳首创了“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国际音乐季。在不到3年时间里,音乐季已经作为荟萃世界顶尖艺术、鼓励各类艺术创作、聚焦传统和现代,凝聚各地人文与创意的重要艺术平台。

在“引进来”的同时,“深圳故事”也在不断走向国际。2016年5月9日,深圳市首个英文门户网站EYESHENZHEN上线,为外籍人士提供有关深圳的英文资讯服务。网站针对海外受众的信息诉求,主动设置国际话题,逐渐探索出一条兼具“全球视角”和“深圳特质”的城市国际传播之路。

近年来,深圳国际形象推介会先后亮相加拿大多伦多市、美国纽约市、德国纽伦堡地区、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等。截至2017年12月31日,深圳市共与55个国家的85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其中包括22个友好城市和63个友好交流城市。

一览深圳城市

文明建设成果

●深圳共有22个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其中12个为广东省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未含区基地)。

●“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总参观人数突破115万人次,团队数量超过3700个。

●文明深圳随手拍曝光台注册用户达28.9万余人,接受市民举报问题2万多宗,均已通过12345平台跟踪处理。

●深圳志愿者总人数达160多万人;其中注册文化志愿服务队206支,注册文化志愿者突破5万人,2019年开展文化志愿服务项目5290个。

●深圳市文明城市创建办累计巡查了491个城中村、集贸市场、老旧社区等重点区域,督促解决各类问题2400多个。

●深圳向每名新市民发放“福袋”,共发放50余万套,内含《深圳市民生活指南》《深圳家书》《市民礼仪知识简明读本》。

●10位广东省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家中有2位来自深圳。

●2018年9月14日,《深圳社会科学》创刊;2016年底,深思网上线;2016年5月9日,深圳市首个英文门户网站EYESHENZHEN上线。

●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累计举办三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累计举办八届;“创意十二月”累计举办十五届。

●深圳引进、创办“WTA年终总决赛”、“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深圳设计周暨深圳环球设计大奖”、“文博会”、“高交会”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体赛事、展会。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