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美学理论看英汉儿童文学翻译—肖毛和任溶溶《夏洛的网》汉译本的翻译比较

作者:范 静  2020-04-15 17:01  新传播    【字号:  

儿童文学翻译作品的主要读者是儿童,相对于成人有不同的阅读水平、接受能力以及特殊的审美需求。接受美学注重读者的作用,认为文学作品只有被读者理解和接受,才能实现其美学价值和社会功能。其基本观点对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

[摘 要]儿童文学翻译作品的主要读者是儿童,相对于成人有不同的阅读水平、接受能力以及特殊的审美需求。接受美学注重读者的作用,认为文学作品只有被读者理解和接受,才能实现其美学价值和社会功能。其基本观点对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该文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角度对童话《夏洛的网》的两个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指出不同译本在翻译过程中,因为对儿童读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关照,而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导致儿童对译文接受和喜爱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只有以儿童为中心的翻译,既实现了译者与原作的交流,也实现了译文读者与译作交流的译本才能满足孩子的期待视野,让他们乐于接受。

[关键词]儿童文学翻译 接受美学 期待视野 视野融合 《夏洛的网》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3575(2019)02-0124-09

《夏洛的网》是美国著名作家E·B·怀特(1899-1985)所作,自从发布以来,一直傲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首位。这是一部盛行于世50年,发行上千万册的童话作品。这部童话在被拍成电影的今天仍然受到大小读者的喜爱和追捧。本文结合接受美学理论和儿童文学作品《夏洛的网》,理论联系实际,从审美、反思和文化三个角度对比分析了《夏洛的网》两个汉译本—肖毛译本和任溶溶译本,总结出运用于儿童文学翻译的原则和策略。

一、接受美学理论及其对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启示

(一)接受美学理论简述接受美学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它以现象学和阐释学为理论基础,以读者的接受为研究中心,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人物。姚斯认为在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形之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姚斯尤为重视读者的中心地位,强调其主体性。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认为,文学本文只有在被读者阅读的时候,才能产生一种响应,这种响应的关键即是阅读,而文学阅读的过程就是本文与读者之间能动的相互作用,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才能实现本文的意义。

根据姚斯和伊瑟尔的理论总结出接受美学的三个要素。第一、读者为中心。读者阅读作品时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创造。第二、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姚斯提出的另一概念,包含了三层意义,首先,一部先前鲜为人知的作品,文学体验也需要一种“体验自身因素的先在知识。在此基础上,我们遇到的所有新东西才能为经验所接受,即在经验背景中具有可读性”。简单讲,在新作品被阅读之前,读者只有拥有先在经验才能建立期待视野。其次,一部文学作品,即便它以崭新面目出现,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新的姿态展示自身。但它却可以预先为读者提供一种特殊的接受。它唤醒以往阅读的记忆,将读者带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中,随之开始唤起“中间与终结”的期待。最后,读者的期待视野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第三、空白和未定性。本文无法自发地响应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指示和提问,因此产生了调节本文与读者间交流的空白,本文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本文的意义,从而赋予了读者参与本文意义的权利。

(二)接受美学理论对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启示接受美学认为源文本只有在译者主动、创造性的工作中才能转换为文学作品;译作只有在目标读者的主动参与下才能实现其意义。儿童文学翻译的最终读者是具有有限认知能力和不同审美角度的特殊读者群体,尽管他们还小,他们的大脑并不完全空白,他们在阅读时也有自己的期待视野(世界观、社会经历和审美倾向等),他们趋向于选择符合他们的审美情趣的作品。而儿童文学的成人译者与儿童读者不同,他们有着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理和审美能力,对于文学又有不同的接受力。根据接受美学以读者为导向的主要思想和期待视野融合的重要概念,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应充分考虑儿童的特征: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历有限,首先是儿童的理解能力,尽量使译作的语言生动活泼;译作应充满娱乐性。儿童文学的翻译应有趣,能够引起儿童读者的兴趣;译作应有音乐感。儿童对充满节奏和乐感的文字感兴趣,因为它能给予他们美的享受和鼓舞他们的情绪;由于儿童还没有明确的是非观,他们仍需要成人的正确引导。译作的内容也应健康、生动和美好;翻译是跨文化的交流活动。这就要求译者思考应该怎样运用恰当的表达将国外的文化转换成易于儿童理解的内容。

二、接受美学视阈下对《夏洛的网》两个汉译本的对比分析

(一)从审美角度对比分析两个译本的接受度儿童还处于母语的学习中,知识储备,文化水平不能与成人相比,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再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但他们的抽象思维仍带有具体形象性。语言的使用直接决定着儿童的阅读兴趣。一个生僻的词汇,一个含混不清的意象都可能导致儿童失去读下去的兴趣。这就决定了语体是儿童接受译本的决定性因素。所谓语体,就是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领域,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环境,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所形成的习惯用语、常用句式、结构体式等一系列运用语言的特点。本文将语体具体为儿童语言的可读性,包括词汇特征、句式结构和修辞运用。

1.从词汇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相比内容而言,儿童普遍对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语言更感兴趣,他们对作品的韵律和节奏感较成人要求高。译者需熟悉儿童的语言特征,需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对译作斟文酌字,语言上应该力求使用简洁的语言、简单的逻辑关系、适当使用叠词、拟声词等语言形式,尽可能赋予语言韵律感和节奏感。儿童处于语言学习阶段,且他们学习语言的环境更多是父母的教育和周围的日常对话,所以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也要力求语言表达的简短自然,既不要太正式,也不要太过于儿童化,比如像“想家家吗?”这一类表达。比较《夏洛的网》中的两种译文:

例1 Mr. Arable smiled.“Certainly not,”he said, looking down at his daughter with love.“But this is different.A little girl is one thing, a little runty pig is another.”

“I see no difference,”replied Fern, still hanging on to the ax.“This is the most terrible case of injustice I ever heard of.”

肖毛译本:阿拉贝尔先生微笑了。“当然不会了,”他说着,低下头慈爱地望着女儿。“但这是不一样的。一个小女孩是一码事儿,一个小瘦猪是另一码事儿。”

“我看没什么不一样,”芬回答着,仍死抓着斧柄不放,“这是我曾经听到过的最恐怖的案件!”

任溶溶译本:阿拉布尔先生微笑了。“当然不会,”他说着,疼爱地低头看着女儿,“不过这是两码事。女孩小是一回事,落脚猪小又是一回事。”

“我看不出有什么两样,”费恩回答说,仍旧抓住斧头不放,“我听到过那么多不公平的事,这件事是最最不公平的。”

比较两个译本,肖毛的译本侧重直译,任溶溶译本侧重意译,肖毛将“a little runty pig”翻译为“小瘦猪”,任溶溶翻译为“落脚猪”,前者更简洁、更口语化,后者更书面化,不同的译法对于儿童来说可以造成两个效果,“小瘦猪”简单易懂,“落脚猪”可以通过大人的解释,让儿童学到新的知识。另外,任溶溶的译本中采用了叠音词“最最”,更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

2.从句式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孩子们的注意力有限,对生词难句有种先天的拒绝。英语语法中有很多长句和复合句,这并不符合儿童有限的认知水平,那些原本以复杂句式出现的长篇大论的说教可以简化,甚至儿歌化。因此,我们可以适当进行句式结构的转化,将长句、复合句转化为短句,运用反复也是个很好的方式。这样不仅增加了儿童的兴趣,而且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

例2 Tears ran down her cheeks and she took hold of the ax and tried to pull it out of her father's hand.

肖毛译本:泪水流到芬的面颊上。她抓住了斧头柄,想把它从父亲手中抢下来。

任溶溶译本:泪珠滚滚流下她的面颊,她一把抓住斧子,打算把它从爸爸手里抢下来。

例句是一个长的并列句,两个译本都将原句分隔成了短句,更加通俗易懂,易于儿童理解。

3.从修辞的运用进行对比分析。正如前文所述,一部文学作品,即便它以崭新的面目出现,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的姿态展示自己,但它却可以通过预告、公开的或者隐蔽的信号、熟悉的特点,或隐蔽的暗示,预先为读者提供一种特殊的接受。以此唤醒以往阅读的记忆,将读者带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中,随之开始唤起“中间与终结”的期待。考虑到儿童的期待视野,小读者的欣赏情趣和童趣,需要增强翻译过程中的儿童化特色。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拟人、比喻、反复、对比、夸张、拟声等修辞手法来实现儿童文学特有的神和趣。

例3“Let’s see it!”said Avery, setting his gun down.“You call that miserable thing a pig? That’s a fine specimen of a pig--it’s no bigger than a white rat.”

肖毛译本:“让我看看它嘛!”埃弗里说着,放下他的枪。“你说这可怜的小东西是一头猪?这不过是一头猪的小型复制品而已—他还没有一只白老鼠大呢。”

任溶溶译本:“让我看看它,”艾弗里放下枪说,“这么可怜的小东西也能叫做猪?它真是猪呱呱叫的样板—还没有一只白老鼠大。”

原文在这里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作者将pig比喻成fine specimen,任溶溶将其译为呱呱叫的样板,而肖毛则将其译为小型复制品,两个人对fine specimen这个词的理解极其不同,但都领会了原文的比喻修辞,并在译文中有所体现。

4.从语言风格的音乐感进行对比分析。音乐感是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能引起儿童读者内心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使他们感到愉悦。同时,儿童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认知、接受能力以及特殊的阅读和审美需求。儿童文学翻译中的译文语言不仅要浅显有味,活泼有趣,还要具有音乐性和节奏感。这就要求译者能够敏锐地察觉和把握儿童的语言审美倾向,并重现原文的语言特色。用来加强音乐感的翻译策略常有:运用押韵来创造生动有趣的语音效果;采用反复产生强调、清晰的效果来加深读者的印象;使用双关或特殊的句式来创造幽默或严肃的效果。比如:

例4 Sleep, sleep, my love, my only,  

Deep,deep, in the dung and the dark;

Be not afraid and be not lonely!

This is the hour when frogs and thrushes,

Praise the world from the woods and the rushes.

Rest from care, my one and only,

Deep in the dung and the dark!

肖毛译本:

睡吧,睡吧,我的爱,我唯一的宝贝,

深深地,深深地,在粪堆和静夜里安睡;

不知道恐惧也不知道孤单的滋味!

此刻只有那些青蛙和画眉

在树林和灯心草间将世界赞美。

安心地休息吧,我唯一的唯一的宝贝,

深深地,深深地,在粪堆和静夜里安睡!

任溶溶译本:

睡吧,睡吧,我的好宝宝,

在肥料里,在黑暗中,美美地睡觉,

不要害怕,不要觉得孤独苦恼!

就在这时候,青蛙和鸫乌,

在林中,在灯心草丛里,赞美这个世界多么好。

抛开一切心事吧,我的好宝宝,

在肥料里,在黑暗中,美美地睡觉!

原文中的“only,lonely,only;thrushes,rushes”押的尾韵,两个译本在翻译时都注意到了押韵,肖毛译为:“我唯一的宝贝,孤单的滋味,我唯一的宝贝;画眉,将世界赞美”。任溶溶译为:“我的好宝宝,孤独苦恼,我的好宝宝;鸫乌,赞美这个世界多么好”。比较两种翻译,肖毛选择的押韵词比任溶溶版更流畅,更有韵律美。原文中的Sleep,sleep和Deep,deep都是使用反复进行强调,这点肖毛版比任溶溶版更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征。诗歌中常重复一些词句或诗行,用以抒发真挚深沉的情感,或是用以渲染某种气氛,或是用以增强诗的歌唱性。原文中第二句和最后一句做了一个重复,两个译本都注意到了在翻译中保持重复。但就诗句的结构和翻译策略来看,任溶溶采取了意译,充分考虑了儿童的接受能力,将原文的结构用短句表达,使行文更加简洁易懂,也保持了诗句的节奏美和音乐感。而肖毛采取的直译,长句较多,虽体现了原文的押韵,但是结构较任版复杂。

(二)从反思的角度对比分析两个译本的接受度

1.源文本与作者的期待视野是否融合。上文提到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有两次“视野融合”,第一次是译者按照自己的接受经验和审美趣味对原文进行理解,以期自己的“期待视野”与原文的“文本视野”相融合。第二次是译者还需要从目的读者的角度考虑,在翻译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译文的“文本视野”与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相融合。比如:

例5   Wilbur looked through the fence and saw the goose standing there.

“You don’t have to stay in that dirty-little dirty-little dirty-little yard,” said the goose, who talked rather fast.“One of the boards is loose. Push on it, push-push-push on it, and come on out!”

“What?”said Wilbur.“Say it slower!”

“At-at-at, at the risk of repeating myself,”said the goose,“I suggest that you come on out. It’s wonderful out here.”

肖毛译本:威伯往栅栏那边看去,发现一只母鹅就站在那里。

“你不用老呆在那个肮脏的-小肮脏的-小肮脏的-小院子里,”母鹅说得相当的快。“这儿有一块木板松了。推开它,推-推-推开它,就能够出去!”

“什么?”威伯说。“说慢一点儿!”

“让-让-让,让我冒险重复一遍,”母鹅说,“我的意思是,建议你跑出去。这外面的世界精彩极了。”

任溶溶译本:威尔伯朝栏板外面望去,看到一只母鹅站在那里。

“你用不着待在那脏兮兮脏兮兮脏兮兮的猪栏里,”那母鹅说,“有一块栏板松了。顶顶它,顶顶—顶顶—顶顶它,照我说的做,出来吧!”

“什么?”威尔伯说,“请你说得慢些!”

“我豁出去—豁出去—豁出去再说一遍,”那母鹅说,“我劝你出来。外面棒极了。”

原文的“dirty-little dirty-little dirty-little yard”肖毛译为“肮脏的-小肮脏的-小肮脏的-小院子”,任溶溶译为“脏兮兮脏兮兮脏兮兮的猪栏”,肖毛的翻译虽然和原文一词不漏,但只是满足了译者和原文的第一次视野融合,没有关照儿童的期待视野。因此,就表达的准确看,后者的“脏兮兮”比“肮脏的-小”用词更为恰当,更符合汉语习惯。在中国,我们把猪住的地方称为“猪栏”,比起前者的“小院子”更贴切,符合中国儿童的期待视野。此外,“At-at-at, at the risk of”这个表达,肖毛的翻译“让-让-让,让我冒险”虽然保持了原结构的单字,也更容易体现出说话的结巴,但容易引起歧义,以为是冒着生命危险,在上下文没有明确提示的情况下,小朋友读到这里会犯疑,因此译文的“文本视野”就不能与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相融合。而任溶溶从儿童的期待视野出发,将其意译为“我豁出去—豁出去—豁出去”,不会引起歧义和小朋友的迷惑。

2.源文本精神在译文中的重现。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主要形式,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儿童可以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透视生活,理解生活。所以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需要思考源文本所体现的精神,即是思考源文本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先看看题目Charlotte’s Web的翻译。web就是一个符号象征,既是指夏洛编织的“网”,也是指小猪“威伯”,同时它也有“作品”或“成果”的意思,从这个层面讲,“网”不仅是夏洛辛勤编织出来的,也是指她耗尽生命去帮助威伯,使之健康成长,所以威伯也是夏洛的作品。肖毛和任溶溶都选择了《夏洛的网》做题目,“网”既直接,也是一个双关语,给人更多思考的空间。《夏洛的网》中还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角色,就是小老鼠坦普尔顿。坦普尔顿的出场是“未见其形,先闻其名”,他第一次出场便暴露出他的两个突出特点:贪吃和自私。这种人物形象主要是通过他们的动作和语言展现出来。比如:

例6“I never do those things if I can avoid them,“ replied the rat, sourly.“I prefer to spend my time eating, gnawing, spying, and hiding. I am a glutton but not a merry-maker. Right now I am on my way to your trough to eat your breakfast, since you haven’t got sense enough to eat it yourself.” And Templeton, the rat, crept stealthily along the wall and disappeared into a private tunnel that he had dug between the door and the trough in Wilbur’s yard.

肖毛译本:“我从不愿意在这些事儿上浪费时间。”耗子冷冷的回答。“我宁愿把我的时间用在吃,咬,偷,藏上面。我是一个贪吃的老鼠,不是游戏主义者。我要去吃你食槽里的早餐了,反正现在你也不想去吃。”老鼠坦普尔曼说完,便沿着墙缝爬进他开凿的那条贯穿门和食槽的秘密通道里去了。

任溶溶译本:“只要能避免,这种事我从来不干,”老鼠尖刻地回答说,“我情愿把时间花在吃啊,啃啊,窥探啊,躲藏啊这些上头。我是个大头鬼而不是个寻欢作乐的。这会儿我正要上你的食槽去吃你的早饭,既然你自己不想吃。”一边说着,一边顺着墙角偷偷爬向通向食槽的地道。

比较两个译本,“从不愿意在这些事儿上浪费时间”和“只要能避免,这种事我从来不干”,“冷冷的”和“尖刻地”,“游戏主义者”和“寻欢作乐的”,“反正现在你也不想去吃”和“既然你自己不想吃”,从这些语言的对比可以看出任溶溶笔下的老鼠着实是一只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的耗子,也符合原文作者要塑造的一个十足的,异于夏洛的反面形象。

3.译文对读者的启迪意义是否与源文本相符合。儿童文学是启迪儿童心智的一把金钥匙,孩子们在快乐地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中,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拓展了想象,启迪了心智,发展了语言,丰富了情感,培养了个性,健全了人格。好的儿童文学是一种少长兼喜、雅俗共赏,为儿童与成年人共同喜闻乐见的文学。《夏洛的网》正是这样一本能让少长感动的儿童读物。下面摘取该书中最后一段,也是全文最令人感动的一句话。比如:

例7 Wilbur never forgot Charlotte. Although he loved her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dearly, none of the new spiders ever quite took her place in his heart. She was in a class by herself.

肖毛译本:威伯从来没有忘记过夏洛。尽管他是那么的爱她的孩子们和孙女们,但没有一只新来的蜘蛛能代替夏洛在他心中的位置。她是独一无二的。

任溶溶译本:威尔伯永远忘不了夏洛。它虽然热爱它的子女,孙子女,曾孙子女,可是这些新蜘蛛没有一只能取代夏洛在它心中的位置。夏洛是无可比拟的。

比较两个译本的用词“从来没有忘记过”和“永远忘不了”,后者比前者更能体现小猪威伯对朋友的深刻思念,更能打动读者。原文中的“her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肖毛是直译为孩子们和孙女们,任溶溶添加了曾孙子女,更贴切地表达了威伯对朋友的爱的无限延伸。

(三)从文化角度对比分析两个译本的接受度

1.从《夏洛的网》体现的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还是两种文化的转换。文化的差异对于儿童文学的译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译者要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将童话故事中神奇的意象转换为目的语,即是儿童语言;怎样让译本能够展现真实的原文还要引起儿童读者的兴趣,采用归化还是异化。比如:

例8 They grew quite rapidly. Soon each was as big as a BB shot. They made tiny webs near the sac.

肖毛译文:他们长得很快。不久就都像弹丸那么大了。他们在卵囊附近还织了很多小网。

任溶溶译文:它们长得很快。没多久,每一只都有BB猎枪弹那么大了。它们在袋子附近结出些一丁点儿大的网。

原文中有一个词“BB shot”,两个译本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肖毛采用的归化,翻译为“弹丸”,任溶溶采用的异化,翻译为“BB猎枪弹”。很明显,这里肖毛的翻译略胜一筹,弹丸符合汉语的习惯表达,而BB猎枪弹可能会让儿童读者不知所谓,超出了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

2.两个译本体现的价值观。在国际交流中,价值观是影响相互理解的主要障碍。甚至有时价值观被视为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夏洛的网》中的两个主角,一只猪和一只蜘蛛。在中国人的眼里,猪是懒惰、愚蠢、肮脏的动物,如果文章中出现一只猪这样的动物,很容易让中国人联想到懒惰、愚蠢的人。而在西方人眼里,猪却是可爱、憨厚的动物,就像威伯和故事《三只小猪》里的小猪一样。同样地,蜘蛛也是中国人眼里代表恐怖和邪恶的动物,一提到蜘蛛,人们就会联想到废弃的房子或鬼屋。但在西方人眼里,蜘蛛也可以被视为英雄,如同夏洛和蜘蛛侠一般聪明勇敢。威伯的可爱,夏洛的勇敢在肖毛和任溶溶的译文中均有体现。

3.两个译本体现的宗教精神。中国和西方国家不同,宗教意识并不强烈,当代很多人都没有执著的宗教信仰,即使有,也是大杂烩,什么教都有信,但不成系统。客观事实决定了中国的很多文学作品,尤其是现代文学作品,很少能体现出集中的宗教文化。而西方则不同,尤其是欧美国家,大部分信仰基督教,这在他们的文化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圣经》可以指亚伯拉罕诸教(包括基督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等各宗教)的宗教经典。《圣经》对欧美文学的影响巨大,可谓是欧美文学的源泉。因此文学作品中或多或少会有宗教精神的体现,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作品时,注意到展现原文的宗教精神,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和语言体现原文精神,给儿童以新的视角和文化熏陶。比如:

例9“Charlotte?”he said.

“Yes?”said the spider.

“Were you serious when you promised you would keep them from killing me?”

“I was never more serious in my life. I am not going to let you die, Wilbur.”

“How are you going to save me?”asked Wilbur, whose curiosity was very strong on this point.

“Well,” said Charlotte, vaguely,“I don’t really know. But I’m working on a plan.”

“夏洛?”他说。

“嗯?”蜘蛛说。

“你曾承诺过不让他们杀我,你是认真的吗?”

“在我一生中还从没这么认真过呢。我不会让你死的,威伯。”

“你打算怎么救我呢?”强烈想知道这点的威伯问。

“唔,”夏洛含混地说,“我还不知道呢。但是我正在制订计划。”

在这段话中,夏洛看见威伯受难将死,她便决定制定一个计划拯救他的生命。而在圣经故事中,上帝看到人类受难,他也制定了一个计划来拯救人类的生命。上帝想到的计划是让他自己来到人群中,用他自己的生命去遮盖人类的罪,即赎罪。夏洛的计划是为威伯编织神奇的文字欺骗人类来拯救威伯的命。当她织出所有的文字时,生命已经耗尽,所以夏洛是牺牲自己来拯救这只猪,就如同上帝愿意牺牲自己来替人类赎罪。

三、接受美学指导下儿童文学翻译的原则和策略

(一)注重儿童的心理和需要,达到文学文本与儿童读者的“视野融合”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造的,译者首先要考虑儿童的期待视野,翻译应以儿童为中心。依据上文所述,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有两次“视野融合”。第一次是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与文本产生了第一次直接交流,译者按照自己的接受经验和审美趣味对原文进行理解,以期自己的“期待视野”与原文的“文本视野”相融合。第二次是译者作为译者还需从目的读者的角度考虑,在翻译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译文的“文本视野”与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相融合,做到译文尽量在遣词造句上朗朗上口,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能够重现原文的童趣。正如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和童话作家黄衣青所提到的:“做儿童文学翻译要深入到学校,到孩子中间去,熟悉他们的语言特征,使得文章翻译时做到选词精当,所翻译的作品达到孩子的接受能力。”

(二)照顾儿童的欣赏情趣和童趣,同时保留原文风格翻译儿童文学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儿童的心理变化、知识水平及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还要注意保留原作的风格。而对于儿童文学来说,重要的是展现原文的童趣。“儿童情趣,即童趣,是与儿童心理特点相适应的儿童语言行动的情调趣味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反映,通常是儿童文学中情感色调趣味性的总称”。这是译者通过针对儿童生活的不同特征和心理使用幽默风趣的笔调、生动具体的描述和儿童化的语言来激发儿童的兴趣并引起他们的共鸣。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着眼于目的语和目的读者的特点,仔细阅读原文,感受字里行间中富有感情的语言,传达上下文中最重要的意义,创造出功能对等的译本。

(三)译者作为创造主体,对源文本的“空白”和“未定点”进行填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主体,面对的客体是文本,而文本本身没有意义,文本的意义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是文本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根据伊瑟尔的理论,文本意义产生的空间就存在于文本结构中的“空白”和“未定点”。这些“空白”和“未定点”的作用就在于激发、唤起读者作为接受主体进行审美再创造的欲望,即读者去“填空”,将“未定点”明确化、固定化。因此,译者并不是简单地进行语言转换,而是首先要作为读者在阅读时根据自己的先前经验和审美情趣去填充和完善源文本,然后发挥文学鉴赏和批评的能力对作品进行阐释,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文学价值,最后才是从儿童的角度进行语言转换,再现源文本的思想和童趣。

(四)归化和异化的合理运用由于各国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传统观念以及所接受的教育理念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文化差异的处理。关于文化差异的处理,常用的翻译策略有两个:一是归化,即是要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二是异化,即是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译文追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儿童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认知、接受和审美能力,太多异域文化的介入对于思维尚不成熟、注意力难以集中、意志力较为薄弱的儿童而言,很可能击溃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信心。儿童文学翻译强调的是以儿童的视角透析原文,用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和表达形式去翻译。翻译中,看似矛盾的归化和异化是相辅相成的,可以采取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原则。

四、结束语

两个《夏洛的网》的译本在语言运用、翻译方式和翻译思想上都各有不同,肖毛版采用直译,力图使译文忠于原文,但语言略成人化,说它是一版献给成人的童话译作毫不为过。任溶溶版采用意译,从儿童读者出发,语言诙谐有趣,易理解,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

本文通过对两个译本的比较,指出接受美学在儿童文学发展的新时期仍然适用,对儿童文学翻译具有指导意义。翻译儿童文学应该考虑儿童的心理发育水平、知识经验、文化修养、人生阅历、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等特征,用儿童的观点去透视原文,用童心去鉴赏,以儿童的情趣去体会原文,然后再选用浅显易懂的儿童语言翻译儿童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范静,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讲师,硕士。重庆401520

【责任编辑 杨从从】

编辑:战旗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