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文化流动视域中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路径

2020-10-15 16:43 来源:深圳特区报
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内的经济活力再次被激发,粤港澳地区不同城市之间的文化流动也变得更加迅速,港澳的回归则使得文化流动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了全面提升。CEPA协议的签订以及之后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则是在粤港澳地区基础上将合作交流扩大到内地其他地区,进一步激发了经济活力。港澳与内地、港澳之间跨境支付的全方位联通以及人群的全方位覆盖将推动大湾区建设成区域智慧共同体,文化间的共享和流动也将更为全面和更加迅速。

■黄玉蓉武智

提要: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族群、科技和媒体等景观流变演化推动文化实现了跨区域流动,而文化的流动也从不同向度促进了上述景观的丰富和发展。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发展,我们需借助金融、族群、科技和媒体等载体为湾区的文化流动打破地域壁垒,推动各文化要素进一步自由而广泛地流动,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实现碰撞、融合、移植和再生,进而实现文化的创新与繁荣。

从文化角度看,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由粤港澳三地组成的文化共同体及文化辐射圈。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创新,既是湾区内外居民与各种文化要素在湾区汇聚、交流与自由发展的结果,又是作为文化共同体的湾区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程度的对外辐射与扩散。本文在文化流动理论视域中考察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阶段、呈现形态与流动轨迹,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创新路径,力求为湾区文化创新破除思想障碍和地域壁垒,为实现国际一流湾区建设愿景提供理论支持。

一、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流动的四重景观

纵观历史上的文化流动轨迹,无一不是在双向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连结与流动过程中,传递复杂的文化经验,呈现多元化的文化景观。文化是如何流动的?文化流动的结果到底是多元文化的同质化和单一化还是更加多元化的文化共融与文化创新?美国政治经济学家赫伯特·席勒认为,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流动结果表现为多元文化的同质化和单一化。而在笔者看来,以同一性为原则的全球化,事实上反倒激发了一种寻求特殊性、地域性和差异性的现象。文化流动不仅具有能动性和多向性,而且结果也并非一定指向同质化。

回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流动的历史阶段与呈现形态,我们发现其文化流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文化借助金融发展、族群迁移、技术创新和媒体传播等过程得以打破地域限制自由流动,同时又反作用于以上载体,其所带来的改变往往是颠覆性的。金融景观的发展在为文化流动提供资金保障的同时促进了文化产品形态的丰富和文化产业的做大做强;族群景观的发展体现了作为文化创造主体的人的自主迁徙,也催化了自由包容的移民文化的诞生,促进了文化价值理念的创新和人们观念意识、行为模式的更新;技术景观的发展带动了先进技术及经验的传播,也推动了先进文化观念的普及、文化服务模式的创新和文化民主的实现;媒体景观则以跨文化的意识形态的扩散改变着文化生产的范式和逻辑,扩大了文化创造主体队伍,促进了文化生产的内容创新。

二、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路径探析

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族群、科技和媒体等景观流变演化推动文化实现了跨区域流动,而文化的流动也从不同向度促进了上述景观的丰富和发展。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发展,我们需借助金融、族群、科技和媒体等载体为湾区的文化流动打破地域壁垒,推动各文化要素进一步自由而广泛地流动,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实现碰撞、融合、移植和再生,进而实现文化的创新与繁荣。

(一)金融保障促进文化经济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景观的发展,表现为在国家政策引导下,金融开放、经济勃兴推动文化创新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快速、自由而广泛地流动,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品形态的丰富和文化产业的做大做强,极大地带动了文化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一改粤港澳地区此前封闭、沉闷的环境,使人们的积极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调动。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内的经济活力再次被激发,粤港澳地区不同城市之间的文化流动也变得更加迅速,港澳的回归则使得文化流动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了全面提升。CEPA协议的签订以及之后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则是在粤港澳地区基础上将合作交流扩大到内地其他地区,进一步激发了经济活力。在这一过程中,金融工具推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科技振兴的经济基础,吸引了各行各业的人才,也为文化流动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因此,在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的新时代征程中,应继续发挥金融服务的助推保障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文化虽然同宗同源,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因此,为推动各城市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增强湾区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大湾区各城市应共同建立大湾区文化发展基金,联合开展跨界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举办各类文化遗产展览、展演活动,保护、宣传、利用好湾区内的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彰显大湾区的独特文化魅力;其次,为便利大湾区内外居民对湾区文化资源的共享,应进一步推动大湾区电子支付系统的互联互通。港澳与内地、港澳之间跨境支付的全方位联通以及人群的全方位覆盖将推动大湾区建设成区域智慧共同体,文化间的共享和流动也将更为全面和更加迅速。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应为当地文化企业搭建国际交易平台,同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通过完善上述经贸服务等举措,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流动将被赋予更大的动力,文化创新也会获得更有力的保障。

(二)人才互通解放文化生产力

粤港澳地区因其特殊的历史渊源与地理环境,加上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所驱动的人才流动,共同造就了粤港澳地区丰富的族群景观,同时也为粤港澳地区的持续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源源不竭的人力资源。作为文化创造主体的人才的流动和互通,促进了文化价值理念的创新和人们观念、思维和行为模式的更新,同时大大解放了文化生产力。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为实现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的愿景,在人才方面需要建立合理完善的“引”“育”“流”机制。大湾区内各级职能部门在优化人才结构方面应重点完善有关海外人才尤其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政策法规,同时注重人才服务与保障。“育”即建立健全的人才培育模式。相较于世界其他一流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一流教育资源缺乏且分布不均。香港名校众多,基础研究强,国际化水平高;广东高校类型齐全,生源质量高,产业条件好;澳门高校葡语和旅游学科特色鲜明。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学校所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难以对接等问题,高校应积极开展校企协同,充分利用珠三角产业资源优势,主动对接企业创新发展需求,通过与企业联合制定培养方案、联合设置课程、联合培养创造性、复合型人才。此外,大湾区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因此人才分布也不均衡;各城市产业发展侧重点不同,所需人才类型也各不相同,所以需要建立相应的人才“流动”机制。实现人才流动,首先需要尽快建立粤港澳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实现一证通行。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身份证一旦实现,不仅会方便湾区内的广东、香港、澳门用户实现出入境扫码通关,还可以解决此前三地居民跨境业务在线办理缺乏身份信息认证的问题,进而为湾区人才流动提供基础支持。在为大湾区汇聚文化发展创新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大湾区人才储备充裕,而且要让人才能够在大湾区内自由流动,充分发挥人才价值,为实现文化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主体。

(三)科技赋能促进文化生产机制创新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之间已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合作机制,形成了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如何进一步推动湾区各城市技术创新的再升级以及如何利用湾区已有的科技优势促进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成为湾区发展的核心命题。早在2008年,深圳市在寻找“文化出路”时,就基于其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科技优势,率先探索出了“文化+科技”的文化创新路径。科技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由核心驱动转变为赋能升级,文化打破了以往由科技驱动的被动态势,转而发挥自身主动性,成为科技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因此各种文化资源得到了有效开发,文化潜藏的价值得以释放,文化产业发展的地域壁垒也逐渐被打破。

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历史成果与内在要求形塑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它不仅催生了丰富的文化业态,创新了文化服务模式,而且提升了文化参与的广度,促进了文化要素的流动和文化生产机制的创新。因此面对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部署带来的科技与文化在更大范围内融合与创新的挑战,利用已有的科技优势,为大湾区各城市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赋能,仍是大湾区发展的不二选择。面对大湾区内众多的文化资源,如粤语方言区及粤籍华侨聚居地的粤剧、粤曲;佛山的武术、陶艺;江门的曲艺、咏春文化等,应大力发掘其文化价值,通过数字化技术促进其继承、弘扬与创造性转化。大湾区各博物馆可以继续充分利用湾区科技优势,借助高科技企业强大的数字化技术,实现大湾区文化资源的永久性保护和跨地域传播。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要发挥自身主动性,积极拥抱互联网平台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带动更多年轻人投身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行列。总之,我们应积极发挥互联网强大的科技赋能效应,创新湾区文化生产机制,丰富文化创造、传播和交易形式。

(四)媒体融合促进文化生产内容创新

新世纪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媒体的融合和转型以跨文化意识形态的扩散改变着文化生产的范式和逻辑,扩大了文化创造主体队伍,促进了文化生产的内容创新。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不仅是媒体重振辉煌的良机,也是粤文化圈丰富其内涵、激活其潜能、创新其表达的契机。

媒体融合时代,我们可以基于新媒体、融媒体甚至自媒体平台打造更多的湾区文化IP,综合运用游戏、动漫、音乐、影视等流行媒介形式,对大湾区本土文化和故事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表达,进一步扩大其在新生代群体中的影响力。湾区文化企业已在该领域作出了可喜的探索,比如腾讯微视短视频平台在5G时代率先布局数字内容生态,支持用户对社会生活、潮流时尚、民俗名胜等领域进行个性化演绎,为文化创新提供新媒介。线上内容广泛传播催生了系列线下网红商品和热门打卡地,有效地丰富了文化业态,创新了产品形式,带动了文化消费。这些举措将有效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软实力,也将推动大湾区文化生产内容的全面创新。

由创意提供动力的经济将成为未来主要经济形态,而创意需要一个能够对其存在的多种形式进行培育的社会和经济环境,这种环境往往具有流动性、包容性、多样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因此,在为粤港澳大湾区营造创意环境、实现文化的持续创新和持久繁荣的征程中,我们应继续为文化要素的自由流动破除思想障碍和地域壁垒,保持开放、创新和包容的文化品格,经由金融保障、人才互通、科技赋能和媒体融合等路径,持续推动文化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而广泛地流动,在区域文化创新的伟大征程中形成富有实践张力、客观效力和创新活力的万象更新局面。

(黄玉蓉: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教授;武智: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生)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合作与制度创新研究”(GD18XYS38)之阶段性成果】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