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原创 > 

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做深圳法治城市示范的光荣践行者

2021-02-01 10:31 来源:深思网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使法治成为经济特区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深圳特区40年改革开放实践的一条宝贵的经验。

深思网特约评论员 邓达奇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深圳站在更高起点上不断创新和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从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到第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法治推进深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创新发展、日益成熟完备,雄辩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优越性、科学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使法治成为经济特区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深圳特区40年改革开放实践的一条宝贵的经验。

法治为创新驱动植入强大动能。2019年至今,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组建“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群”,培育5G、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以及相关联动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2020年11月初正式揭牌深圳光明科学城的国际人才服务驿站重点布局大科学装置集群,以更加包容的姿态拥抱全球创新人才,为深圳发力源头创新积蓄能量。迸发的创新活力背后离不开法治的作用。11月1日开始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按照创新全链条、创新要素配置协同等思路,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空间保障、创新环境方面做出了创新性的制度安排,高擎深圳原始创新的“灯塔”;2019年深圳知识产权法院实施最严格、最高效、最平等的知识产权保护,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超过2万件,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16—2019年,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有为”“护航”“雷霆”“剑网”“铁拳”等系列专项行动,查办的知识产权案件从711件增长至1834件,案件数增长了158%,严厉打击侵权行为,让知识产权权利人收获满满安全感。

法治为改革开放保 驾护航。40年来,深圳在法治建设方面有着多个“全国率先”的创举。比如,率先建立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制度,率先出台企业信用地方立法,率先出台知识产权保护地方立法;不久前,《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强调在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基础上,制定深圳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为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应依托于高标准、高质量的制度政策环境,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将于明年1月1日实施的 《深圳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结合深圳实际,参考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重点环节,以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痛点和难点为导向,进一步理顺了营商环节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正是有了立法和改革的良性互动,40年来,法治成为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力抓手,成为最能凝聚生产力的积极要素、最有利于发展的制度保障。

法治为民生幸福树立标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深圳正是以法治方式、法治服务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继续发扬40年来服务和保障特区民生的奋斗精神。《实施方案》提出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取消常住人口中户籍与非户籍人口在社会救助、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上的差别,这是民生领域的重大制度突破,是一项巨大的惠民工程;今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深圳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以调整商品住房限购年限等八项措施,精准调控楼市,保障“住有宜居”;近期深圳也将继续推动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养老人才培养“1+4”文件、高龄津贴无感申办管理办法等,同时将推动发布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工资薪酬指导价,打造“老有颐养”的关爱之城。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