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中国”的来历

2021-03-09 15:17 来源:深圳特区报
儒者的思想,经常是以“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来开头的,以历史为据,而非以公理为前提,是儒者的思维方式,孔子以仁确立了中国精神。

■李冬君

儒者的思想,经常是以“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来开头的,以历史为据,而非以公理为前提,是儒者的思维方式,孔子以仁确立了中国精神。

寻常称谓,往往有深意,我们太熟悉了,反而忽视。

例如“中国”,谁人不知?可猛然一问,就发现自己无知。

还是请教专家吧。于省吾老先生,早就写了《释中国》一文,他告诉我们,“中国”一词,至迟西周初年就已出现,他提到了一件物证。

1963年,陕西宝鸡贾村出土一口“何尊”,“尊”为酒器,用青铜制成,铸有铭文12行122字,有三字残毁。铭文记载了成王五年在成周(今河南洛阳)建都一事,是成王对宗族小子何的训诰。其中提到,武王克商以后,曾告于上天:“余其宅兹中或,自之乂民。”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我已经据有中国,统治这些百姓了。”“或”是地域,用城墙围起来——“口”,就成为“国”了。所以,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汉代的《说文解字》就说,“国”字,“从口,从或”,意思和“邦”字一样。

从金文中找到“中国”的来历,同时,于老先生还指出,《尚书》“梓材”篇,也提到了先王和“中国民”,说皇天将“中国民”和疆土都托付给周武王了。按照王国维的“两重证法”,基本上就可以确认,“何尊”和《尚书》都提到周武王时,已经有了“中国”名称。

胡厚宣《论五方观念及“中国”称谓之起源》一文,则以甲骨文为据,考释出商自称“中商国”,因而断言,此为“中国称谓的起源。”

然而,商虽有中心意识,但中国观念尚未形成。因为中国的原型与都城有关,而商朝老是迁都,所以,商的中心意识很难上升为中国观念。

中国观念的形成,与封建制并行。西周初年,行分封,授民授疆土,要有一个中央国的存在为前提,而王权所在地,通常就是这样一个中央国。《诗》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曰:“中国,京师也。”

中国绥服四方,靠什么呢?靠分封制,又叫封建制,封邦建国的意思。周以封建制,使天下中国化,将中国逐步做大。周公之时,中国之地最狭,被蛮戎夷狄包围。那时,吴、越、闽、楚为蛮,秦为戎,齐、鲁虽为封建之地,但周边都是夷,用夷礼。到了东周时期,吴、越、楚、秦、燕等蛮戎之国,都中国化了,加上西周封建的鲁、齐、晋、宋、蔡、陈、卫诸国,一个封建制的中国化的天下观版图就初具规模了。

周礼,是一种制度性文化,是以宗法为内核、分封为外壳的封建制政治文化,当封建制用“五服”之礼来表达时,“绥服”是关键。甸服、侯服都是中国化了的,而绥服是华夷之辨的前线,所以说,绥者,使之绥安边境而守卫中国也。绥服五百里,分为两部分,其内三百里,因为接近侯服,而行文教,使之中国化;其外二百里,则近于要服、荒服,故行武卫,奋武以卫天子也。

有了中国意识和中国化制度,然后就是做中国人的问题,这个使命就落到先知先觉的孔子身上。孔子说“吾从周”,他周游列国,就走了一条“吾从周”的路线。首先,他去投奔的国家,都是早已中国化了的宗周懿亲之国,如鲁、卫、齐、晋、宋、蔡、陈诸国,而非秦、楚、吴、越等蛮戎之邦;其次,在周初封建的各国中,他待的时间最长的是用周礼的鲁、卫两国,而非用戎法而强的齐和晋。

不过,他对于齐和晋的霸业,还是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尊敬,他曾说过“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管仲是他的前辈,帮助齐桓公尊王攘夷,成就霸业,一度成为他的榜样。所以,他说,如果没有管仲,我大概就要光着一只膀子穿衣,披头散发做人了。这样做人,当然不是做中国人,而是做夷狄之人了。

在孔子看来,当时最大的问题,是做什么人。为此,他建立了一套关于人的观念体系,其中有等级和名分,有仁义和亲情,但不管有什么,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做什么人,是做中国人,还是做夷狄之人?这就是华夷之辨,如果连中国人都做不成了,还谈什么礼啊仁!

于是,他为周礼注入一种新思想和新精神,建立了一个从尧、舜到周公的道统,这道统是文化中国的命脉,自始至终维系着中国,用周法不行了,可周道还在;王朝中国垮了,可文化中国还在。

从孔子开始,中国文化第一次有了历史意识,孔子去世以后,留下一部《春秋》,为中国立史。钱穆说,中国人以历史为宗教,有道理。如果修正一下,说儒者以历史为宗教,那就更为合适。儒者的思想,经常是以“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来开头的,以历史为据,而非以公理为前提,是儒者的思维方式,孔子以仁确立了中国精神。

不过把“中国”作为正式的国号,那是辛亥革命以后的事儿了。(作者系历史学者)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