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原创 > 

深圳:打造智慧商事信用监管体系

2021-04-22 17:48 来源:深思网
“法治先行,制度支撑,信息引领,评级防控”,深圳跨领域、跨区域商事信用体系已基本形成,并在多个领域形成了示范引领效应。

2020年底,广东省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完成了对全市213万家企业的风险分级管理,其中B级以上超过85%,体现了深圳市企业整体信用良好。“法治先行,制度支撑,信息引领,评级防控”,深圳跨领域、跨区域商事信用体系已基本形成,并在多个领域形成了示范引领效应。

立法先行,制度创新。2017年,《深圳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对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披露、使用和监督管理活动做了详细规定,是广东省首部宏观层面的综合信用立法。2021年《深圳经济特区社会信用条例》将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对信用信息的确定内涵、信用名单认定的性质、失信惩戒与行政处罚的关系等问题做出有益探索。同时,制度机制的创新营造了良好的信用生态。2021年3月,新修订的《深圳市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创设了除名制度和依职权注销制度,完善对“失联商事主体”和“僵尸商事主体”的退出和惩戒机制;深圳市福田区制定出台“信用审批”制度,强化刚性信用约束,形成政务信用联合奖惩新格局;前海自贸试验区推进税收征管和服务、信用服务实体经济,打造出以信用为核心的监管和服务体系。

信息引领,智能监管。深圳率先打造全国领先的商事综合信用信息系统,归集全市74家单位、502万户商事主体,整合了公共信用信息、商业信用信息、社会信用信息、网络舆情信息等5.2亿条信用信息,集成自动核查信用动态、自动匹配红黑名单、自动嵌入奖惩措施等多项功能,系统对应的移动应用端“深信 APP”可一键查询全市商事主体和近20万条产商品信息。2020年,系统检查事项清单560个,“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年度检查任务完成220余万次,识别出1.7万家疑似“空壳公司”,对辖区商事主体基本实现定向抽查、精准监管。

数据支撑,优化评级。深圳借助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逻辑抽取并完成评级工作。前海试点企业信用评价(企业画像),实现“大数据引领管理、大数据驱动监管、大数据精准扶优”的监管模式,成为了全国“最佳实践案例”。之后,深圳市又持续推动信用画像评价应用于年报抽查、“双随机、一公开”等市场监管环节。目前,深圳完成对全市超过200万家商事主体(不包含个体工商户)数据清洗以及关联法人股东高管和纳税报表,建立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逻辑抽取并完成评级工作。

接下来,深圳必须以信息化为引领,以信用为核心,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全方位、全领域、全业务、全链条、全过程商事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联合惩 戒机制,打造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共治的信用监管体系,为深圳市奋力推动“十四五”规划建设,提供有效助力。

(作者系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邓达奇 )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