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养成守规矩的人文环境

2021-07-12 15:12 来源:深圳特区报
要达成这样的人文环境,需要每个人努力,需要很多年甚至多代人才能养成  写这篇文章,缘起晚上差点与人发生一桩“碰撞”事件。我在新西兰的时候,路遇骑车人从身后超车,他们会高喊,提醒你他从哪边超车,兼顾到自己和路人的安全。

■谢宏

要达成这样的人文环境,需要每个人努力,需要很多年甚至多代人才能养成

写这篇文章,缘起晚上差点与人发生一桩“碰撞”事件。有天,散步回到住宅小区,我靠右边走,一个人高马大的中学生,骑车从对面朝我冲过来。我停住没动,想让他绕过我。他冲到我面前,用脚刹住车,想我给他让路。我对他说,你该靠右边走。他狡辩说,走这边也可以的。我说靠右边走是规矩。我遭遇这样的事不是第一次。遇过比我年纪大的,总为他们过去的“遭遇”给予同情而不说话。但这样的学生让我不爽了,他们出生在好时代,享受好教育,生活在文明现代化的深圳。按我的理解,他们该是有教养守规矩的人。

我在新西兰的时候,路遇骑车人从身后超车,他们会高喊,提醒你他从哪边超车,兼顾到自己和路人的安全。有小孩想摸我家的狗辛巴,他们会先征得我的同意才抚摸辛巴。进出大门自然井然有序。自然更不会有哄抢的场面,一切都有规矩可循。一次我遛狗,按中国的规矩靠右边走。一个老太太见了,以为我不懂那边的规矩,走过来热情地提醒,走路要靠左边走(新西兰靠左边行驶)。一个中年人让人教走路,这让我有点羞愧,因我总把入乡随俗守规矩,当作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当然,单一件事,也不会触动我写作此文。我进出小区后门,刚用钥匙打开门,身后等候的学生几个人就把我挤到一边,一哄而上抢出门去。他们上楼去食堂吃饭,高声喧哗不说,随手在楼道丢弃垃圾,让人侧目。实在看不过去,我说老师家长没教你们规矩吗?他们并不作答,一哄而散。我与其说对他们失望,不如说是对教育失望。

要成为一个讲规矩守规矩的人,必定需要从小培养。我们第一个受到熏陶的环境是学校。老师常教育学生从小要宏大志向,他们给学生布置做不完的作业,却常忽略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不吐痰,不高声喧哗,不乱丢垃圾,走路要靠右边,要谦让别人,使用别人的东西之前要征得他人的同意,等等。这些日常生活应有的行为准则,却常常被我们的教育忽略了。也许大家以为,这些是常识,大家都会知道的,不需要作为教育的内容。我不这么认为。我们常常说,少年强,则国家强。想成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大道理我们都懂,但实际做事时,却容易视而不见。

我们抱怨老人过马路闯红灯,强迫别人让座,广场舞大妈。按理说成年人,老人,应成为社会的模范,但为什么竟成了对立面,成为受到批判的“公害”呢?可以找理由说,他们是在学生年代是受文革教育的后遗症,凡事不讲规矩,自不成方圆,爱做奇葩事。这也说明从小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这代六十年代出生的,相关的教育是有缺失的,自小没人教育我不要吐痰,走路要靠右边走,不要大声喧哗,吃饭咀嚼不能大声,等等,这些都是以后在深圳慢慢学习的。我似乎一生都在学习,我把日常生活中的这些学习,当成是加强自己修养的过程。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方圆,守规矩,这样我们的社会才是有序的,安全的,可预测的,这样的环境才是和谐的。要达成这样的人文环境,需要每个人努力,需要很多年甚至多代人才能养成,要从小注重相关的教育,才能结出有规矩,懂得规矩,遵守规矩的人文环境。

(作者系移居新西兰作家)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