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深圳地区的解放(1949年)

2021-07-13 11:00 来源:深圳特区报
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已基本被消灭,敌我军事力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而且在数量上也占绝对的优势。”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下辖7个团和2个独立营,司令员蓝造,政委王鲁明,副政委祁烽,参谋长曾建,政治部主任刘宣。

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已基本被消灭,敌我军事力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而且在数量上也占绝对的优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已成定局。在广东,宋子文组织的两期“清剿”相继失败后,再也无力组织较具规模的“清剿”了。宋子文离开广东后,由余汉谋接任广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接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国民党广东当局虽然试图作最后挣扎,但“即使有了枪,也没有钱,有了钱也没有人,有了人也没有时间”。

为了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1949年1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1948年12月27日的批示和香港分局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湘边纵队宣告成立,尹林平任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黄松坚任副司令员,左洪涛任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闽粤赣边、桂滇黔边纵队成立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明确宣布:“本军作战目的,志在解放各地区人民群众,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之独裁统治,配合全国人民解放军,为彻底解放全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国家而奋斗。”“接受中国共产党之领导,服从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之指挥,对于中央之每一主张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的每一命令指示,当具体而坚决执行之”。《宣言》要求全体指战员,“必须人人学会歼灭敌人和唤起民众的两套本领,必须提高战斗力和坚决执行命令,执行政策,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完成配合南下大军解放华南的光荣任务”,号召“全华南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华侨、工商业家、开明士绅、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一致的动员起来,为支援本军的行动而奋斗,为彻底解放全华南、全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而战斗。”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下辖7个团和2个独立营,司令员蓝造,政委王鲁明,副政委祁烽,参谋长曾建,政治部主任刘宣。

1月19日,粤赣湘边区党委发出《关于公布名义的庆祝及展开政治攻势的指示》,要求各地在庆祝粤赣湘边纵队成立的同时,大力开展宣传工作,扩大政治影响,号召人民群众支援部队,展开政治攻势,瓦解敌军,孤立反动势力,争取广泛的拥护和支持。

粤赣湘边纵队的成立和各支队的组建,对于完成建立大块根据地的战略任务,迎接和配合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解放东江和广东全境,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标志着粤赣湘边区人民武装力量已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向正规化发展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从而大大地鼓舞了整个边区军民夺取更大胜利的信心。

国民党广东当局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仍在垂死挣扎。1月9日,驻广九铁路沿线及惠东宝各据点敌军3000余人,分路向驻坪地、渡头仔及白石洞一带的东江第一支队第二、三、八团部分主力和新编独立营包围合击。由于指挥失误,东江部队弹药消耗及人员伤亡甚大,新编独立营被打散,第二团营教导员刁新及第三团连长张尔等人牺牲。此战遭受敌人突然袭击,形势十分被动,但由于部队此前连战皆捷,士气高昂,较为善战,未遭重创。

为了建立海陆惠紫五和新连河龙边两块战略基地,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阴谋,粤赣湘边纵队开展了春季攻势,在东江南北两线同时进攻敌人,“有配合,有策应,有准备,有计划”地打击敌人,夺取据点,占领中小墟镇和广大农村,逐步形成包围城市的态势,取得了重大胜利,使惠东宝游击根据地进一步巩固。人民武装在战斗中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战斗力进一步提高,武器装备也通过缴获而得到改善。6月中旬,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十八周年,东江第一支队第三团发出《告东宝同胞书》,号召东宝人民更紧密地团结起来,为争取全面解放而斗争。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参加广东战役的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抵达集合地点,开始向广东进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二、三、八团在大鹏王母墟会师,升起自制的五星红旗,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10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南进,驻守在宝安的国民党部队从深圳逃往香港,从南头逃往大铲岛、伶仃岛。刘汝琛带领军管会人员和税警向深圳推进,黄永光、周吉率金虎队、税警连和武装民兵连向宝安西路进发。10月15日,新华社发表公告,宣布“广深”全线解放。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圳地区党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带领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进行了长期的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革命的胜利,迎来了人民的彻底翻身和解放。从此,深圳地区人民走上了和平幸福的光明大道。

(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深圳历史大事记(1924-1978)》《中国共产党深圳历史(第一卷)》深圳市史志办公室编栏目整理:王玥)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