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式现代化

2021-07-20 10:55 来源:深圳特区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放眼全球,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现代化事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倪晓锋

提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应对世界格局变化,结合中国发展实践探索出来的现代化道路,必然会随着世界格局变动和我国发展实际变化而不断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应对世界格局变化,结合中国发展实践探索出来的现代化道路,必然会随着世界格局变动和我国发展实际变化而不断完善。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主要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确理解百年大变局的内涵与特点,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第四次科技革命催发新的发展格局

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极大改变了人类命运,重塑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目前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智能机器人、新能源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蓄势待发,激发新科技、新产业、新经济、新社会形态,也给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求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机遇,改变我国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

(二)国际体系深刻调整

进入21世纪以来,新兴国家强势崛起,欧盟、东盟、非盟、阿盟等一些区域合作组织和国家联盟影响力逐步扩大,世界多极化发展格局愈加清晰,发展中国家群体成为影响国家政治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

(三)国际经济中心转移

长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占据明显优势甚至垄断地位,富裕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进入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等金砖国家迅速崛起,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增长。自从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多年保持领先。

(四)全球化遇到新挑战

全球化可以推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健康发展,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符合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利益。然而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因为制造业转移、产业出现空心化等问题,造成国家就业不足、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突出等问题,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思潮抬头,反全球化的声音越来越多,全球贸易体系受到严重冲击。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更是成为影响全球化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变量。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发展阶段

放眼全球,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现代化事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

一百年来,我国社会矛盾发生了几次大的转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准确认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作出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的正确判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党的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新时代我们的工作重点在于解决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如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不平衡问题、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平衡问题等,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二)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阶段意味着我们要摆脱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模式,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加快人力资本积累,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和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提高。高质量发展阶段意味着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标准,广大人民群众在一般消费得到满足基础上,必然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旅游健身等方面的消费要求更高,精神需求更旺盛,这也是进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三)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向世界庄重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经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多年奋斗,我们居民的收入取得飞跃式提升,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生根本性改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比如如何破解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从绝对贫困向共同富裕转变。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可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裕的地区和人可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和其他的人实现共同富裕。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基础上,还需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迈向更高发展阶段,意味着要实现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提高整体居民素质。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式现代化

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前所未有,当前更是处于“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要推动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

(一)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代化,保证了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同时也为现代化发展创造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国际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通过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现代化目标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而不是建立在对外殖民掠夺基础上的现代化。

(二)走全面系统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准,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要建设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充分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和平等发展的权利;要建设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提高全体中国人民素质水准,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让中国精神、中国文化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让居民普遍拥有较高的收入和相对富裕的生活,享有更加幸福安康、更加公平正义的生活;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除此之外,全面系统的现代化还意味着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现代化软实力层面的重要保障。

(三)走并联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并联式的现代化既是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不同领域的现代化并联发展,也意味着多个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并联发展,中国并不是等一次现代化(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结束后,才开始二次现代化(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而是多次现代化阶段的并联发展。同时,并联式现代化还是中国传统与现代化的统一和并联发展。

(四)走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贫富差距,这也是造成国际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关键因素。而中国式现代化所遵循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就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在消除绝对贫困基础上实现更高质量的共同富裕。

(五)走超大规模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刻指出,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其影响将是世界性的。面对如此高难度的超大规模现代化格局,必须要全面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全要素资源利用为重点,加快提升系统化、科学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准,走出一条中国式超大规模现代化新道路。

(六)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并不是封闭的现代化,而是要积极吸纳人类文明创造的一切有利于中国发展的优秀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华民族拥有在5000多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灿烂文明,中国共产党拥有百年奋斗实践和70多年执政兴国经验,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马克思主义作为发源于西方国家的思想,一直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中国还积极吸纳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以及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有益文明成果。未来,中国将会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

(作者系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所副研究员)

编辑: 战旗